奇书 >  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 >  第163章 顾客这就来了

家常也说的差不多了,王石井进入正题:“王叔、书平哥,我来是有件事跟你们说。许掌柜的东家出了些事,打算关闭‘一丈轩’。云安跟许掌柜一合计,就想合伙重开酒楼。

这酒楼开张,食材也打算重新找人供货,酒楼里有云安的份子,云安就想由咱们村来供应一部分。你们看王氏族人可愿做这事。”

因被喊了一声“王叔”而失落不已的王文和猛地看向王石井,王书平也是一脸的惊讶:“石井,你是说要王氏族人给你们的酒楼供货?”

“嗯。蔬果、鸡鸭、猪肉、蛋,哪怕是咸菜和酱都行,只要东西好,酒楼就收。”

王书平意外极了,怎么白天出去的时候石井没跟他说?

万石井看出了王书平的疑惑,说:“我也是回来后云安才跟我说的。”

王书平激动极了:“这需要多少?咱们怕不够啊。”

王石井:“族人们可以先种、养上,也不是现在要。王氏一族的优先收,若是不够,村里其他人家也收。若是酒楼的生意红火,怕是咱们一个村子的都不够。”

王文和跟儿子一样激动,说:“成!我明日就召族老。你看大概需要多少,我这边也好跟族人合计咱们最多能供应多少,需要买多少鸡苗、鸭苗和猪崽。”

王石井从怀里掏出两张纸,他先把一张递过去,说:“我这里有一份清单和大概所需的数目,您可以让族人们看各家能承受多少,您尽快给我个数,然后我去找赵叔。”

王文和手有点不稳地接过来,王石井把另一张纸递给王书平:“我家的芝麻酱书平哥你也是吃过的。

这是芝麻酱的方子,酒楼日后会需要不少。若是你想惠及全族,我和云安的意思是至少先等衍哥儿拿到童生后再说,不然族里的一些人怕是麻烦。”

王书平和王文和同时一震。

王石井平静地说:“我和云安不会忘了对我们一家有恩的,但也不会忘了那些贪婪之徒。衍哥儿以后肯定是有出息的,书平哥你得早做打算。”

回过神的王书平连连摇头:“不成不成。酒楼优先收族里的出产就已经是帮了我大忙了,我不能再占你和云安这个便宜。”

在门口偷听的婆媳二人一听王书平这么说,顿时着急不已。原本是去倒水的钱氏一个人在外头偷听,后来沈氏坐不住地出来,见婆婆在门口跟做贼似的,她也跟着一道了。

王石井:“衍哥儿日后是要科考的,他要去府学,甚至有可能还要去京城。书平哥你有把握有足够的银两供衍哥儿读书吗?还是再让族人们帮忙出钱?”

王书平卡壳了,王文和沉默了。

出了一个王枝松,王氏族人们绝不会再去托举另一个“别家”的人去科举。王衍如果想要走得顺,最好就是王文和这一家出钱。

可科举的钱,那是一大笔钱,那是买菜、卖鸡鸭给酒楼就能挣回来的。

王石井把写着芝麻酱的制作方法的纸张塞到王书平的手里:“拿着吧。这芝麻酱是辛苦活,这是云安的秘方。有这个在手,书平哥你平日再四处踅摸踅摸,衍哥儿读书的银钱不是问题。”

王书平的喉结浮动了几下,他深吸了口气充满了感激地说:“石井,你和云安的恩情,哥记下了。

以后衍哥儿不管能读到哪一步,他都是你们的半个儿,你们有啥事只管使唤他,有啥需要帮忙的,哪怕哥帮不上什么,也能给你们出把子力气!”

门外偷听地婆媳俩激动地捂嘴笑,又开心地想要哭。

对王石井和邵云安的感激,王书平是真的不知该如何回报。王石井也不需要王书平回报什么,相比王文和,他确实更喜欢王书平。

王文和在一旁抹了下眼角,他以前怎么就跟猪油蒙了心一样呢!

王石井离开后,钱氏进屋对着老头子就是几拳,王文和默默地承受了。王书平和沈氏在一旁乐得看亲爹(公爹)的笑话。

捶完了自家男人,钱氏就迫不及待地说:“书平,你快看看那芝麻酱的方子是个啥,怎么个秘法。”

王书平挑眉:“娘,你怎么知道石井给了咱家芝麻酱的方子?”

钱氏理直气壮地说:“我跟素素在外头偷听了。”

王文和揉着肩膀:“你俩咋能偷听呢!叫石井发现了多丢人。”

钱氏一拳头又捶过去:“丢人丢人,你以前处处向着朱婆子那个糟X玩意儿的时候咋不说丢人!你帮着那一家子糟X玩意儿欺负石井一家的时候咋不说丢人!”

王文和缩缩脖子,再次默默承受了来自婆娘的捶击。

“王青。”

正收拾书的王青动作一顿,脸上浮现无奈。

姓邹名文哲的小胖子嘻皮笑脸地走到他身边,一副哥俩好地说:“吃饭去吧!”胖乎乎的手上捧着他自己的食盒。

王青身后的郭玉又一次忍不住说:“邹文哲,你别总惦记着王青的午饭,嗯,便当。”

邹文哲马上气短地说:“我没有啊,我就是想和王青一起吃饭!”

王青再一次要求:“我不要吃你的便当,你的便当不好吃。”

邹文哲立马苦脸了:“王青……我今天带了大鸡腿儿,特别好吃的大鸡腿儿!”哀求,“你就把你的午饭,嗯,便当,分我点呗。”

全课室的孩子都盯住了王青,王青顿时头皮发麻,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你家的鸡腿儿做的再好吃也没有我小爹做的好吃。我可以分你一块点心,便当不行。”

“王青,我也想吃一块点心。”马上就有同学凑了过来。

“王青,你小叔的点心店什么时候开张啊?”

“王青,你们村的周奶奶什么时候能给我做书包呀?”

王青瞬间又一次被同学们给包围了。

郭玉也再一次为王青解围:“你们不要总追着王青问。点心铺子开了王青肯定会告诉大家。王青也说了做一个书包要费好几天的工夫。大家去吃饭吧,去晚了水凉了。”

王青感激地看了一眼郭玉,随后在郭玉的护送下顺利离开了课室。邹小胖一路追随,还在恳求。没办法,他就是抵挡不住王青家的美食。

来到公厨,王衍和赵丛博已经在了,两人朝王青招手,他们身边是同窗。

王青跑到两人那边,赵丛博把王青手上的便当袋拿过来,取出他的便当盒放进锅里。王青则顺手帮忙把郭玉和邹文哲的食盒放进锅里。

王衍和赵丛博的同窗张嘴就问:“青哥儿,你小爹今天给你做什么好吃的啦?”

短短三天,白月书院的学生们就都知道这位从秀水村来的小兄弟有一位很会做饭的小爹,和一位很会做点心的小叔。

人家每天带来的“便(饭)当(菜)”和点心都特别的好吃。可令人沮丧的是人家不卖!想吃也只能干看着!

康山长已经教训过他们,除非王青自己愿意,否则他们不许强买,不然就回家面壁思过去。被自己的家人知道自己因为一口吃的被山长罚回家面壁,那不是等着挨家法么。

这也是为什么好吃的邹小胖只敢求王青,不敢再像第一天那样不管王青愿不愿意就强买走他的书包、便当盒和两块点心。

王青要回了自己的书包,代价是十块核桃酥,当然不是都给邹小胖,而是分给同窗们。不过他有主动给郭玉留了五块,因为郭玉没有强买他的点心,还帮他教训最贪吃的邹文哲。

邵云安画了一本简单的包包册,也没上色,共10个款式,价钱从2两银到5两银不等。他原本想着是用价钱吓退这些小子,没想到订的人还不少!

每个书包最短都要4天才能坐好,最贵的需要的时间也最多,至少得7天。

“蝶妆阁”也关门了,不过店面是魏弘文的私产,邵云安就让苏册到蝶妆阁去,想要书包的就去蝶妆阁找苏册定制。苏册会根据先来后到安排定做的次序。

书包不算什么,另一本册子上的高档包才是邵云安开包店的大头。邵云安不仅画得精细,还让师兄康瑞给他上了色。不是他自己不会上色,他总不能把空间里的彩铅、马克笔那些的拿出来吧。

邹文哲订了一个和王青一模一样的3两银子的双肩书包,郭玉订了一个2两的。王青课室的学生一半都订了。

最贵的5两银的也有人订,却是书院最高年级“格物班”的学生。定制新书包的凤巢从“启蒙班”传到“进士班”,又从“进士班”传到了“格物班”。

“格物班”有学生家的亲戚或亲人要参加今年的乡试,就觉得这种款式的书包很能装东西。

他们要定制最大最结实的书包,届时把自己最重要的笔墨书籍等物都装在里面,路上不至于丢三落四的。若是能防水就更好了。

当然,这样的书包考试的时候肯定不能带入考场。进考场最保险的就是提个篮子。但这种书包除了考试之外,其他时候都很实用。

邵云安想用价钱劝退学生的计划落空,反而给周婶她们接了30多笔书包订单,把周婶给高兴坏了。

订单这么多,人手肯定就不够用了。邵云安让周婶自己去找合适的人来帮忙。反正抽成不变,周婶请的人多,卖出去的书包多,她抽成就多。即便分出去给别人一些,她也是赚的不少的。

那既然是当真要做卖包的生意了,邵云安跟周婶好好说了说这做包的细节。比如“格物班”订的那几个最贵的书包,那你细节部分就要处理的更精细些。

那么贵的包,人家拿到手得有“物有所值”之感,这样订单才会越来越多,生意才能铺开。周婶不识字,但她会画。她就把邵云安说的详细画下来,牢记在脑子里。

周叔让婆娘专心做包,王宅内的活计他和儿子周天宝会做好。卫氏、叶氏和吉氏因为能分得一成的利,特别感激邵云安这位小家主,做事更加的认真利索,剩下的时间就帮着周婶一起做书包。

在这期间,岑夫人的手拿包也做好了。用毛毡做内衬,令包拿起来有质感,有一定的硬度,不至于软趴趴的。

邵云安去绣坊买了一块上好的绣面,牡丹蜂鸟,底色偏红,缝制在包面上。这里没有拉链,邵云安也没有用锁扣,而是用了磁石。

把磁石固定在内衬里,包包的一侧翻下来一吸,包就扣上了。手拿包里有两层,方便分类手拿,大小又正适合岑夫人拿在手里。

岑夫人拿到这个包后就去换了身衣服,还换了搭配的发饰。站在铜镜前,岑夫人举着包左看右看,明显特别喜欢。

包的底色偏红,对她这个年纪来说可能太艳了,但岑夫人肤白,又是那种极其古典的江南妇人的模样,拿着不仅不觉得艳俗,更衬得她的皮肤都白了几分,特别是显得手指头十分细长好看。

岑夫人喜欢得都舍不得用,邵云安直说会给她做各种包包,让她拿着随便用。女人的包一个怎么能够呢,至少得一面墙的柜子那么多!

岑夫人对这个认来的儿子是一百个满意,第二天就应了一位贵妇的邀约,拿着包去喝茶了,结果可想而知。

在场的太太、媳妇们都问岑夫人的包是哪来的,这包无论是拿着的质感还是那特别的磁石扣都特别令人新奇。

岑夫人带着得意的说是她的小儿子给她定做的,并趁机把他们家要开包店的消息说出去。现在永修县有钱的太太、小媳妇们对邵云安的包店是望眼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