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这一切荒诞的郭父、郭母傻眼,两人完全无法理解王老太的做法,放着这么有钱的儿子为什么要“卖掉”?!
而对于王家的这位男妻,郭父和郭母也不由打了个冷颤。
此人当真是可怕!三言两语就让王老太一家不仅把儿子给卖了,甚至把自己都给卖了却似乎还不自知!
邵云安看向郭父,郭父一个哆嗦。
邵云安露出天使般的笑容:“孙阿爷,麻烦您给这些人看看伤,需要多少诊费您回头找我要。我和井哥得去祠堂。”
孙阿爷摆摆手:“你们去吧,不用管了。”
邵云安朝王石井示意,转头:“老爷子、师兄,你们要不要去?”
两人同时:“去吧。”
都走到这一步了,没有不去的道理。
三份契书,邵云安留下一份,另外两份康瑞分别交给里正和王文和。
王文和收下契书的时候,神色非常抑郁,他是最最不想王石井离开宗族的人。
王老太已经被押走了,其他人也一起前往王氏祠堂。来到王氏祠堂外,远远的就听到王老太的叫骂声。
王书平快走几步,扬声:“把她绑起来,堵住嘴!”
立刻王四婶和另外几个厉害婆子把王老太捆了个结实,嘴也给她堵上了。王大力对此视若无睹,一直看着怀里的匣子。
王文和也不再纠结了,他给祖宗牌位上了香,然后取出族谱,在岑老、康瑞和族老、族人的见证下,用朱笔在王石井的名字旁边写下——
【永明五年正月十七,王石井与其生父王大力、其生母朱氏、其弟王田岩、王枝松,其妹王春秀断亲绝义,迁出王氏宗族,自立门户。
王石井不再是秀水村王氏宗族之人,其死后牌位不入秀水村王氏祠堂,其坟不入秀水村王氏一族祖坟。】
随着王文和的这段话写下,随着那一个个红色的字落在羊皮上,王石井彻彻底底拿回了自己的自由。
从今往后,他看似没有了宗族这个根,却可以真正地掌控自己的人生,不再总是被所谓的亲人以血缘、以族规为由压迫他、逼迫他。
红色的朱笔在“王石井”的名字上画了一条线。
从今往后,王石井不再是王氏一族的族人;从今往后,王氏一族不再有王石井这个人;从今往后,王氏一族的族谱上,也不会再出现王石井的名字。
更从今往后,王氏中任何人也不能再拿王石井是族人去强迫他任何事。王氏的宗族礼法再也压不到王石井的头上。王青与妮子成人后的任何事,也无关王氏一族。
王石井、王青与王璟妍(妮子)都成了真正的自由身。说句丧气的,日后秀水村王氏族人中有人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全族获罪都牵连不到王石井、王青与王璟妍的身上。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没有宗族,就是没有根的浮萍。可对王石井、王青和王璟妍父子女三人来说,没有宗族,他们反而才能活得更好。
王石井不在乎死后不能入祖坟,若干年后,就是帝王的陵寝都会被人打开,他一个小小草民的身后坟埋在哪都一样。他只求眼下,不求身后事。
任王老太在那边呜呜叫,王文和阖上族谱,当着族人的面大声说:“即日起,王石井迁出王氏一族,自立门户!”
族人们有的面无表情,有的却难过得落下了泪,其中就有王四婶等与王石井家关系亲厚的人。
王石井对王文和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邵云安走上前,把手上的另一个金锭放在案头上。丁一林和取了银子回来的丁一森把一共25个银锭也一一摆上。
邵云安:“王族长,这些钱就当井哥与王氏一族好聚好散。井哥即便不再是王氏族人,他也还是秀水村的村民。
以后村里人有需要帮忙的,我与井哥能帮会帮。也谢谢族里的一些人在井哥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相助。这些情意,井哥都记着的。”
王文和不想收,但他知道他必须得收,因为那么多族人看着他呢。
王文和点点头,声音有点沙哑地说:“你和石井,有心了。这笔钱,我代王氏一族收下了。”
接着,他就大声说:“这笔钱,我以族长的身份分为三份!
一份用来买公田,所得营收,谁家出力,谁家分钱;一份用来修缮祠堂,若有盈余则纳入公中;最后一份,族中凡是可去私塾的孩子,每人五两银。
若有人拿了银子却没有送孩子去读书,逐出宗族!”
相比赵氏和孙氏族人挣大钱,王氏族人分得的好处真不算多。但有总比没有强吧。五两银,邻村私塾够一年半的束修了!
家中有男孩儿可以去私塾的都很高兴。没有的就计划着在公田上多出力,多挣些银子。
田地是要交税的,家中就算有劳力的也没法买太多地。在公田帮忙,不仅不用愁税银,还有的赚,何乐而不为。
王文和的决定族人们没有反对的,即便是有不乐意觉得吃了亏的,诸如王本昌、王本胜那两家,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衍可是要去“白月书院”读书的人,现在谁敢惹族长一家。
这笔钱就这么分配了,王老太气得是几乎翻白眼。
而人心就是这样的,王石井脱离本家出了钱,若他脱离宗族却一文不出,那少不得有些搅屎棍站出来搅和。
现在,即便是王氏一族内的搅屎棍也只关心这800两银子里他们能拿到多少,至于王石井的去留,都不重要了。
毕竟王石井家是邵云安当家。万石井在族内,他们占不到邵云安的便宜;王石井离开族内,他们反倒有机会能喝到点汤。
王文和分配好了钱,便对邵云安和王石井说:“接下来我族要处置族人,便不留你等了。”
邵云安一鞠躬:“谢王族长理解。”
随后,他牵住王石井的手,与岑老和康院长以及其他来看热闹的村民们离开了王氏的祠堂。他们身后,祠堂的大门缓缓关闭。
祠堂外,朱文才和朱文华站在那里,他们也不关心王文和要怎么处置自己的妹妹(姐姐)。
两人对岑老和康瑞行礼道歉:“晚辈(学生)惭愧。”
今天的事情处理不好,一定会影响朱家后人的求学之路,这是朱文才和朱文华半点都不敢冒险的。
岑老心知他们所想,却也只是淡淡道:“石井迁出宗族,脱离本家,与你们也是陌路。日后还望你二人能多加管束族人,莫要再来找石井一家的麻烦。”
说罢,他看向邵云安和王石井,“家去吧。”
“学正大人!”
岑老没有理会二人,越过他们走了。王石井也没理两位舅舅,邵云安就更不会理他们了。
看着他们走远,朱文才的额头上全是汗:“这可如何是好?这下子我们朱氏一族算是得罪了学正大人了!
都是你那姐姐!瞒着我们这么大的事!我要早知道学正大人就在秀水村,绝不会让你过来!”
朱文华也是着急不已:“我们已经得罪了,后悔也晚了。这里是秀水村,你我也不便行事。
我们且先回去,把此事跟族老们商议一番。待学正大人回县上,你我亲自登门谢罪。怎么也不能因此事影响族人的求学。”
朱文才表情凝重地说:“也只能如此了。你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姐姐!原想把她嫁得远远的,就祸害不到朱家了,没想到她竟给我们惹下这么大的祸事!
早知如此,当初我就不该给她求情,让她被浸了猪笼死了还省心!”
朱文华的脸色很难看,咬牙:“她那时候死了还真是好事!我们先回去吧。郭家那边我们也不管了!王大力不是拿了那么多钱么,让郭家找他要去!”
“走,回村!”
朱文才和朱文华带着族人走了。郭家来的人几乎都被打伤了,郭父郭母不敢再去找王石井的麻烦,但不表示他们不敢找王老太一家的麻烦。
那王石井可是与本家断了亲了,他们不敢惹有靠山的王石井,还不敢惹明显得罪了县令大人和学正大人的王大力一家?
郭父带着剩下的人去王老太家堵人,至于后续怎么发展,就不是邵云安和王石井关心的了。
※
回到大宅,蒋康宁、郭子榆和郭子牧都在正厅等着消息。三人知道邵云安从家里拿了不少钱出去,也从回来过一趟的丁一林嘴里知道岑老和康瑞在帮王石井脱离本家和宗族。
邵云安拿了那么多钱出去为的也是这件事。不过一看几人的表情,蒋康宁、郭子榆和郭子牧就看出事情应该是彻底解决了。
岑老把事情的经过大致跟三人说了一遍,然后问:“安哥儿,你为何要写上那些?朱氏若再抵赖,只要有那份契书,康宁就能判她一个入监,你又何必做那恶人?”
蒋康宁点点头:“她若再不认契书,谁给她求情都没用。”
王石井安静地坐着,脸上是明显的轻松,说:“她若再抵赖,大哥您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邵云安哼道:“反正我对那家人来说已经是恶人了,再恶点也无所谓。我当然不会真让他们当我家的奴婢,他们乐意,我还不敢要呢。
她若真敢来抵赖,有这份契书在,我能把他们一家都送到牢里去!我不要他们给我做奴婢,我要他家的房和田。大哥,这份契书是有效的吧?”
蒋康宁点点头:“他们画了押,自然是有效的。律法不许买卖良民,他们这是自愿自卖自身,且是毁约在前,可依据契书来判。”
邵云安:“所以,我就要加上这条。她不怕死就来!到那个时候,王大力和王田岩会不会想弄死她?王枝松能不能饶得了她?王枝松还想科考?烤蛋去吧!”
岑老&康瑞&蒋康宁&郭子榆:“云安!”
岑老隔空点了点邵云安,无语极了。邵云安嘿嘿笑地拍拍自己一时没把门儿的嘴,继续说:“我就是要恶心恶心他们,要他们拿钱也拿得不痛快。要他们一想起来心里就膈应。
看,王大力都敢打那只母老虎了,王春秀对她娘肯定也寒心了。
凭什么他们欺负井哥,虐待青哥儿和妮子那么多年,说要钱我就大方的给。我要是不加那些附加条件,王老太能被送到祠堂去?
她那个人不给她点颜色看看,您瞧吧,她绝对还不认这份契书。还会说是别人逼的,她不识字,她什么都不知道。”
岑老摇头叹道:“这又是何必。原本是一家人,非要闹到如此地步。她但凡对石井有一点为母的慈善,她一家也不至于如此。她不知她今日这样一闹,王枝松是断没有继续考的希望了。”
岑老和康瑞都不会给王枝松写这份保举信的。
王石井毫无感情地说:“她已经疯了。”
邵云安赞成地点头:“绝对疯了。我觉得她精神上肯定有问题。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泼妇不泼妇的问题了。再泼妇的人,也有怕的;我觉得她是执拗到全然无所顾忌了。”
岑老又摇摇头:“罢了罢了,是不是疯了也与你二人再无关系了。石井、云安,今日也算是解决了你二人一直挂着的这桩麻烦事。你们认亲的事是不是可以考虑了?”
邵云安松开王石井的手,凑上去恬不知耻地问:“老爷子,您今天这么给力的帮忙,是不是就是着急这件事?”
“给力?”
“就是很尽力的意思。”
岑老笑笑,弹了邵云安一个脑门:“是啊,为父急啊,万一你被别人认走怎么办?”
邵云安咧嘴笑:“怎么会呢,我这个儿子哪是那么好收的。我看择日不如撞日,咱们现在就认吧。”
“去去去。”岑老推开邵云安,哭笑不得,“认亲是大事,哪能如此草率。我要先选个黄道吉日,还要广邀宾客,事情多着呐。我去选日子,我想吃面,多给我加一颗茶叶蛋。”
郭子牧站起来:“我去煮。”
几个人都没吃早饭,没心情,大家都决定吃面,加多一颗茶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