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亮剑:兵者诡道,老李觉醒小地图 >  第572章 该怎么做?你们自己商量着

李云龙笑眯眯的走到了接待室。

几个洋鬼子看到李云龙走过来了之后,他们一个个站起身来。

“李先生久仰大名,今日一见,真是幸会幸会?”

“李先生,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迈克尔金。”

“李先生,我也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汤姆哈迪,做国际贸易的。”

李云龙现在打出了名气。

他手里面又有的是钱。

李云龙知道自己是栽下了梧桐树,自然而然就引到凤凰来。

他的那30多艘远洋货轮,要不了多久就会全部赶制完毕。

而四大家族之前也有航运公司。

这四大家族的货轮,大大小小的也有200多艘。

这些货轮全都被李云龙给没收了。

现在四大家族的东西就是他李云龙的东西。

“我们华夏远洋航运公司再过十几天就会成立。”李云龙和这几个洋鬼子一一握手,然后坐了下来。

这几个洋鬼子也都坐了下来,他们一个个目不转睛的看着李云龙。

“我们之前和陈先生做过生意,我们希望李先生能够和陈先生一样。”

“我们之前和四大家族都有生意往来,我们希望你们继续提供廉价的矿石木材和各种各样的煤炭资源。”

李云龙听到了之后,冷冷一笑。

“四大家族的人被我灭了个差不多,你觉得我把他们给杀了,我还会按照他们之前的价格和你们做生意吗。”

众人听到了之后,瞬间愣在了那里。

“我们华夏人讲究的一个有钱大家一起赚。这样生意才能够做的长久。”

“恕我直言……我们以后不仅卖这些原材料还会卖一些工业产品。”

李云龙知道。

20世纪**十年代。

华夏的工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这些工业产品基本上都是轻工业产品。

这些商品物美价廉。

各种各样的玩具,衣服鞋帽,瓷器纸张……这些东西远销海外。

等赚到了足够的钱,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之后。

在进行产业升级。

想当年。

华夏的一辆普普通通的小轿车都能够卖20万元。

而这个时候,华夏的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十块钱。

进行各种各样的产业升级之后。

华夏的家电打遍天下无敌手。

华夏的汽车打遍天下无敌手。

在此基础上,华夏也可以生产自己的大飞机。

而这一切,都和国际贸易分不开。

李云龙也知道,现在他们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只是那些原材料和各种各样物美价廉的商品。

只有完成了产业升级之后。

才能够卖出更好的东西。

但是李云龙对华夏的百姓有足够的信心。

华夏的百姓是这世界上最勤劳的百姓,他们勤奋刻苦,踏实认真务实。

他们生产出来的这些各种各样的商品一定会横扫整个世界。

“李先生……我们知道你的能力,我们希望和你长久的合作下去,但是你卖给我们的各种各样的纺织品以及原材料价格不能太高。”

“如果价格太高的话,我们会去寻找其他的人合作。”

面对着这种有些威胁的话。

李云龙知道现在绝悟是硬刚回去的时候。

硬刚回去,虽然看起来很爽,但是对于华夏刚刚起步的远洋贸易,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四大家族虽然有他们自己的航运公司。

但是他们的航运公司基本上都是赔本卖吆喝。

他们把华夏那么好的资源贱卖到国外。

赚到的钱全都收入到了,自己的腰包之中。

李云龙绝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各位,你们也不用威胁我。”李云龙翘起了二郎腿,他点燃了一根香烟抽了起来,“我们会重新定价各种商品的价格。想让我们吃亏绝不行。”

保罗沃克:“就拿煤炭来说,你们在此基础上能够加多少钱。”

“加20%,不能再低了。”李云龙竖起了两根手指头。

保罗沃克汤姆哈迪这些人点了点头。

这是在他们能力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在这个年代。

把各种各样的轻工业产品,原材料卖出去。

然后购买国内急需的东西。

李云龙又吐了一口烟圈:“各位如果你们想长期赚大钱,我给你们指一条明路。”

众人听到了之后全都点了点头,他们一个个全神贯注的看着李云龙。

“我给你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们国内一辆崭新的通用小汽车,至少要卖到5000美金。”

“你们的商品之所以卖的这么贵,就是因为你们那儿的工人成本太高了。”

“如果把相应的工厂开在我们这里,我们这有非常好的原材料,我们这儿有价格低廉的人工成本。”

“我们生产出来的小汽车,在经过海运过去每一辆小汽车的价格不超过2500美金。”

保罗沃克:“据我所知,你们国内还没有汽车加工厂,根本没有办法生产汽车?”

马克哈迪:“你们现在连一辆自行车都造不出来,让你们去造汽车,造出来的汽车,谁敢去开。”

李云龙哈哈一笑:“此言差矣,我就是希望你们在我们这投资建厂,我们负责培训工人,项目前期投入多少由你们决定。”

“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绝对是你们稳赚不赔的买卖。”

“你们生产出来的小汽车不仅可以重新运回到你们国内,也可以在我们国家销售。”

“当然,这只是我举的一个例子你们国内可以投资建厂的机会实在是太多。”

“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五年之内,你们不仅能够全部收回成本,而且还能大赚特赚。”

投资建厂的事。

这些人从来没有考虑过。

李云龙这么一说,马克哈迪几个人全都聚在了一起小声的讨论着。

李云龙很满意。

不管这些洋鬼子在他们这投资建什么样的厂?

只要这些洋鬼子能够带来新技术就行。

早期可以吃一些亏,也可以不赚钱。

但是这些洋鬼子一旦投资建厂,就等于为华夏培养一大批产业工人。

这些产业工人总有一天能够为自己所用。

在这个年代,华夏缺少的就是产业工人。

在这个年代,华夏最不缺的就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