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你是谁,为了谁……
电视里传来的旋律带着穿透雨幕的力量,肖承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望着指挥部外奔腾的浊流,喉结忍不住滚动了一下。
1998年的三月,京城的柳梢刚抽出嫩芽,大会堂的穹顶下,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会圆满落幕。
散会的人群中,肖征握着老战友霍正业的手,两人鬓角的白发在顶灯照耀下格外醒目。
"老伙计,该交班咯。"肖征的声音带着释然,"看着这些年轻人顶上来,咱们也能安心遛鸟去了。"
霍正业哈哈一笑:"李成林这小子沉稳,接我的班错不了。倒是肖镇,放着军部的位置不坐,偏要去搞什么战略安全,真是个犟脾气。"
此时的肖镇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窗外的玉兰花刚开得热闹。秘书敲门进来:"肖主任,李成林同志来了。"
"让他进来。"肖镇抬头,看着走进来的李成林,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大哥来了坐。接下来大哥的担子不轻,尤其是南方的防汛,今年得格外上心。"
李成林坐直身子:"放心吧,防总的预案我看了三遍,各地的堤坝加固进度在修建好的基础上也在跟进。"
另一边,渝州的静园小区里,覃晶晶正扶着腰在阳台上晒太阳。听见钥匙转动的声音,她转身笑道:"哥哥回来啦?"
肖承功脱下沾着粉笔灰的外套,快步上前扶住她:"跟你说多少次,别总站在风口。"他伸手摸了摸妻子隆起的肚子,"今天俩小家伙没闹你吧?"
"乖着呢。"覃晶晶靠在他肩上,"下午广场的张阿姨还说,等孩子生了要给做虎头鞋。"
肖承功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那可得提前谢谢张阿姨。对了,妈说这周末就从京城过来,到时候让她给你炖鸡汤。"……
八月的暴雨像是捅破了天,嘉陵江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
肖承功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水,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棚里对着地图比划:"通知下游三个村,今晚必须完成转移!我带第一队去王家沟,那里有几户老人不肯走。"
"肖局,雨太大了,山路滑得很!"随行的老张递过来雨衣,"要不等天亮再说?"
肖承功已经把裤腿卷到膝盖:"等不得!王家沟后山有裂缝,万一泥石流下来就晚了。"他抓起手电筒,"让乡亲们把贵重东西都带上,政府会管到底的!"
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山路上,雨水顺着帽檐往下淌。肖承功听见前方传来争执声,原来是王大娘抱着祖传的泡菜坛子不肯走。
"大娘,这坛子我让战士给您背,咱们先去安置点,那里有热乎饭。"肖承功蹲下身,声音放得柔和,"您孙子还在山下等着呢,咱不能让孩子担心不是?"
王大娘抹了把眼泪:"这坛子陪了我五十年……"
"等水退了,我亲自陪您回来取。"肖承功接过坛子递给身后的战士,"咱们走,我给您拿拐杖。"
就在这时,山下传来惊呼:"有人掉水里了!"
肖承功猛地回头,只见浑浊的河水里有个身影在挣扎。他甩掉雨衣就往河边冲,边跑边喊:"都让开!我会水!"
跃入水中的瞬间,刺骨的寒意让他打了个寒颤。奋力游到近前,抓住对方胳膊时才看清——"蒋齐齐?你怎么在这!"
将人拖上岸,蒋齐齐呛得不住咳嗽。看清眼前的人,她突然抱住肖承功的胳膊哭起来:"我就是想来看看……听说这里有危险……"
"胡闹!"肖承功又气又急,脱下自己的干外套裹在她身上,"老张,先送蒋同志去安置点,找医生看看。"他转头看向蒋齐齐,眼神复杂,"你好好待着,别再乱跑了。"
嘉鱼堤坝上,肖承志的合成旅已经在这里奋战了七天七夜。"旅长,沙袋快不够了!"新兵小李抱着最后一个沙袋跑过来,迷彩服上的泥浆已经结成了硬块。
肖承志咬开一个面包,塞给小李半个:"让炊事班把面粉袋都腾出来,装土!告诉大家伙儿,再撑三个小时,后面的支援就到了!"
"是!"小李刚跑出去没几步,突然大喊,"旅长!东边管涌变大了!"
肖承志扔掉面包就冲过去,浑浊的江水正从堤脚的裂缝里喷涌而出。"党员跟我上!"他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水里,"搭人墙!快!"
三十多名战士立刻跳进水中,用身体组成一道人墙。
肖承志感觉江水像无数只手在拉扯自己,他死死顶住前面的战士,吼道:"都站稳了!身后就是老百姓的家!"
雨越下越大,有个年轻战士体力不支晃了一下,肖承志一把抓住他的衣领:"挺住!想想家里的爹娘!"
直到天快亮时,管涌终于被堵住。肖承志瘫坐在泥地里,看着身边互相靠着打盹的战士,有个十八岁的新兵怀里还紧紧攥着没吃完的压缩饼干。
他轻轻把自己的雨衣盖在新兵身上,掏出怀里的全家福——照片上秦颂歌正抱着铭盛笑得灿烂。
安置点的临时舞台上,覃晶晶正对着镜子整理军装。"晶晶姐,真不用再歇歇?"伴舞的小战士递过来热水,"您刚生了孩子没多久,这么淋雨真不行。"
覃晶晶笑着摇头:"没事,我这身子骨硬朗着呢。"她摸着肚子上还没完全消退的妊娠纹,"你肖大哥他们在前线拼命,我唱首歌算啥。"
音乐响起,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台。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顺着脸颊往下流,她却笑得格外明亮:"这首《为了谁》,送给所有在抗洪一线的同志们!"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当唱到这句时,台下突然响起整齐的合唱。覃晶晶看见前排有个缠着绷带的战士,正用没受伤的左手使劲鼓掌,绷带渗出的血迹在雨水中格外刺眼。
演出结束后,她握着战士们的手,发现每个人的手掌都磨出了血泡。"谢谢你们。"她的声音有些哽咽,"等洪水退了,我给你们做家乡的酸汤鱼。"
"谢谢嫂子!"战士们齐声喊道,震得雨棚都嗡嗡作响。
一个月后,洪水终于退去。肖镇站在新修的堤坝上,看着远处正在重建的村庄:"通知下去,学校和养老院要先建起来,孩子们不能耽误上学。"
身后传来汽车喇叭声,肖承功抱着双胞胎下了车:"爸,您看谁来了?"
覃晶晶笑着走上前,递过来一个保温桶:"妈炖的排骨汤,您趁热喝。"
肖镇接过保温桶,看着两个襁褓中的小家伙,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叫爷爷,爷爷给你们买糖吃。"
不远处,肖承志正带着战士们清理河道。他右臂的绷带刚拆,就抡起了铁锹。
有老乡送来刚煮好的红薯,他掰了一半递给身边的新兵:"尝尝,比压缩饼干强多了。"
夕阳洒在每个人的身上,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歌声:"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肖承功望着这一幕,悄悄握紧了覃晶晶的手,掌心的温度比阳光还要暖。
洪水退去后的第一个清晨,渝州库区的临时板房学校里传来了朗朗读书声。
肖承功踩着满地的碎玻璃碴走过去,看见三十多个孩子正坐在塑料凳上,跟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念课文。
"李老师,您怎么不在安置点休息?"肖承功轻声问。
李老师转过身,手里的粉笔在铁皮黑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娃娃们耽误不起课。你看,这是王二丫的作业本,泡了水还攥在手里呢。"
墙角处,扎着羊角辫的王二丫正用晒干的作业本练字,纸页上的褶皱像她脸上的笑纹。"肖叔叔,我家的牛找到了!"小姑娘举着铅笔跑过来,"爷爷说等房子盖好了,就教我耕地。"
肖承功蹲下来帮她理好作业本:"叔叔给你们盖结实的教学楼,比原来的还漂亮,好不好?"孩子们齐声喊"好",声音脆得像刚剥开的橘子。
不远处,肖承志正带着战士们清理废墟。他右臂的石膏刚拆,就抡起了锤子砸断墙上的钢筋。"旅长,歇会儿吧!"新兵小李递过来水壶,"您这胳膊再使劲该留后遗症了。"
肖承志仰头灌了口凉水,抹了把嘴:"你看那墙根下,张大爷正拾掇他的竹编筐呢。咱多干点,他们就能早一天住新房。"
张大爷听见这话,直起佝偻的腰笑:"肖旅长,等我编好这筐子,给你家那口子买菜用!"
“张大爷,那感情好哈!”承志热情的回应道
九月的京城,工人体育馆灯火通明。"同心抗洪"赈灾义演的横幅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后台化妆间里,蒋齐齐正对着镜子系军装纽扣。
"齐齐,这枚霍去病的仿制金牌真捐啊?"助理捧着锦盒不舍地问。这是电影《霍去病》的道具,剧组特意用足金打造的仿制品。
蒋齐齐点头,指尖划过金牌上的纹路:"比起前线战士用命换来的平安,这点东西算什么。"
她看向窗外,广场上挤满了自发前来捐款的群众,有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递过存折,有穿校服的学生把零花钱塞进捐款箱。
晚会现场,主持人刚报出蒋齐齐的名字,台下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她抱着吉他坐在舞台中央,一束追光打在身上,歌声清亮得像山涧清泉:"《我们走在大路上》送给大家......"
唱到副歌时,她突然举起锦盒:"这枚金牌拍卖,所得全部捐给灾区!"台下立刻有人举牌:"我出五十万!一百万!"最终,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以三百万拍下,他举着金牌说:"这是咱华夏人的骨气!"
后台的捐款热线响个不停。接线员小张对着话筒哽咽:"谢谢您,大爷......什么?您是退休教师?......好好好,我们一定把您的五千块送到孩子们手上......"
轮到覃晶晶上场时,台下突然安静下来。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站在舞台中央:"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因为我们都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
全场观众跟着鼓掌,掌声里混着不少人的抽泣声。
晚会结束时,捐款总额的电子屏定格在十八亿。肖镇站在后台,看着手里的捐赠名单:有企业家捐的建材,有农民捐的粮食,还有海外华人包机送来的药品。
"爸,您看这份清单。"肖承勋递过来一张纸,"蒋齐齐把她那套佘山别墅也捐了,说是要将捐款换成灾区儿童的疗养中心。"
肖镇点点头,望向窗外的万家灯火:"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啊。"
他拿起笔,在名单上添了一行字:"承勋啊凑个整,追加32亿用于灾后产业重建。
低调点,南山、神龙、创业和扬子江用不着宣传,踏实做事!"
此时的渝州安置点,张阿姨正教年轻媳妇们纳鞋底。
"这针脚要密,战士们穿着才结实。"她手里的鞋底已经纳好了三十多双,"等天冷前,得让娃娃们都穿上新棉鞋。"
收废品的老王推着三轮车经过,车斗里装着捡来的塑料瓶:"张大姐,这瓶子卖了钱给孩子们买铅笔!"
三个月后,第一批重建的民居封顶了。王大娘抱着她的泡菜坛子走进新房,摸着墙上雪白的瓷砖掉眼泪:"比我年轻时住的土坯房亮堂十倍!"
学校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上体育课。王二丫跑得最快,羊角辫在风里飞。
李老师站在新教学楼前,看着墙上"感恩"两个鎏金大字,突然对着远方敬了个不标准的礼。
肖承功牵着覃晶晶的手,看着双胞胎在草坪上爬。"你看三哥,"覃晶晶指着不远处,肖承栋正帮老乡调试新买的拖拉机,"三哥还有这手艺活儿?"
肖承功笑了:"随他折腾,他可是港理工正宗的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年轻时还很喜欢钻宝马动力的动力车间的人。"
他低头看向怀里的儿子,小家伙正抓着一片银杏叶往嘴里塞,"等他们长大了,我要告诉他们,1998年的夏天,有无数人用肩膀扛起了这片土地。"
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歌声:"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风穿过新栽的杨树林,沙沙作响,像在应和这跨越山海的约定。
这便是华夏儿女的模样——灾难面前从不低头,废墟之上总能开出新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