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女帝谢樱传 >  第448章 梨花荡

“臣赞同,咱们已经丢过一次北京城,不能再丢了南京。”

这都是明面上话,关键在于多少高门大户,提前将家人迁移至此,若是南京城破,谢樱还不改政策,那他们只有跳海一条路了。

所以南京城,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保住。

但做亏心事的人比谁都清楚自己干过什么,他们心理自然清楚,不可能依靠当地百姓扩充兵员,但也不愿意拿出家财来组织雇佣兵。

因此眼下能依靠的,只有东南大营和几个省剩下的守军。

地下众人不能直接骂周再勤废物,所以只能想办法让人牵制下这个废物,别真将大殿里这帮人的命给葬送了。

至于江西和湖南可能会被人趁机占领之事,那是周家的天下,又关他们什么事儿?

还是集中所有力量,保卫南京,保卫他们身家性命要紧。

杜怀仁如坐针毡,但此刻也不得不开口:

“皇上,东南大营的优势在于咱们的坚船利炮,贼婆根基尚浅,在湖面上大规模作战根本不是咱们的对手,能否一举击败贼婆皆在此,决不能轻易将两省的兵员全调回来。”

尽管皇帝坚持要用周再勤,但在周景恪和一众大臣的反对和建议之下,折中为调拨江西和湖南守军,三地联军,周再勤作为统帅拥有最高指挥权,但具体每一处的人都由原本的将领指挥。

将在外帅令有所不受。

只要不要让这个废物直接指挥军队,多少也能有几分胜算。

而东南大营剩下的三万兵马,直接调拨一万,由周景恪亲自带领,杜怀仁为副手,拱卫南京。

……

“报——对面守军调走后,还剩四万兵马依靠长江天险据守长沙、九江。”

尽管皇帝怂得要死,但朝廷中多少还有人理智尚存,在湖北和江西两处要紧的渡口都安排了人马。

“咱们是先从洞庭湖出击,进攻湖南,还是直接在鄱阳湖开战?”曹华看向谢樱。

“他们调走了不少兵员,这两处虽说不利于咱们作战,但好处是湖面平静,士兵渡船上岸快,若是找什么不知名的小渡口,几万大军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过江。”

沿江作战,其实不可能将兵马都放在船上,或者一人守一小节的江岸来决一死战,更要紧的是抢占渡口,抓紧时间登陆。

“他们分兵两处,咱们自然要想法子逐个击破,”谢樱看着舆图,“鄱阳湖和洞庭湖之间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若是咱们选择一处主攻,另一处势必会驰援。”

若是一次性攻下来,那便胜利在望,若是久攻不下,等两地援军将她们前后夹击,简直要耗死在此处。

“所以咱们当务之急,就是要快,”曹华接话。

“对,要快,就不能老老实实跟他们正面开打,”谢樱看向舆图摇了摇头,“先打湖南,但咱们不在洞庭湖打。”

“那在何处?”

“在这一处,”谢樱用手点了点地图。

“梨花荡?”

“对,”谢樱点头,“咱们就在梨花荡来打这一仗。”

“我去这一处看过,水道狭窄,两岸芦苇丛生,飘荡起来如同梨花一般,所以得名梨花荡,向来是易守难攻,咱们可以在此处设伏,”谢樱点了点舆图。

“可若是他们不上套怎么办?”曹华有些担忧。

毕竟谢樱佯败诱敌这一招,用过不少次,朝廷的兵员就算再怎么愚蠢,也该有所防备了。

“所以咱们要做的还是,声东击西,”谢樱看向曹华,“传令大军,留下一万人留守武汉,剩下人向鄱阳湖方向进军。”

“走到一半儿,你们便留下五千人,带上稻草人也好,多插旌旗也罢,继续做出急行军的模样向鄱阳湖赶路,剩下人绕道至梨花荡设伏,”谢樱叮嘱。

“提前准备好铁索巨木,在两岸架火炮,准备弩机,还有引火之物,等敌军主力进入水道,便立即封锁入口,打不死也要将他们困死、烧死在这里。”

“鄱阳湖不论是面积还是地理优势,都比洞庭湖好得多,有脑子的都更偏好先攻鄱阳湖,”谢樱点着地图,“叶宇打出了我的旗号,他们会认为我在沂州,而非湖北。”

“是,”曹华拱手,去外头调兵遣将。

……

“报——贼军近来派大批部队向鄱阳湖进军,”军帐内,守军统帅袁文韬听着士卒回报,心下了然。

“还真被王将军料中了贼兵的路子,当初分兵守卫洞庭湖和鄱阳湖,我说在湖南留的战船有些少,王将军却说贼婆兵强马壮,更愿意在鄱阳湖开战,”袁文韬抬头。

“速速派人去江西通知朱宸樾,贼婆大军将至,让他早做准备。”

袁文韬和朱宸樾,原本都属王和进手下心腹大将,但南京告急,王和进只得亲自带兵回援,将两处要紧的地方,交给他二人分兵把守。

“命令各处做好准备,待贼军兵力空虚之时,发动进攻!”袁文韬下达了最后命令,“待贼兵发现湖北遇袭,定然要回兵来救,到时候朱宸樾便可乘胜追击。”

若是谢樱在场听得这一番话,定然会不由得感叹一番。

袁文韬是她遇见过所有朝廷将领中,难得会替战友考虑之人。

袁文韬自认为自己是聪明人,他们二人合作,就算朱宸樾有背景,胜利果实也可两人分享,搞内斗那一套被逐个击破,损人不利己,那才是真正的蠢货。

但是这样简单的道理,许多人是不明白的。

曹华带着大量军队离开,谢樱第一天派出巡逻的船只,比往常少三分之一,第二天再少二分之一,以此类推……

“下令将军营向后挪一挪,给咱们这位袁将军下一记猛药,”谢樱下令,“告诉各火头军,将咱们埋锅做饭的痕迹好好收拾下,告诉袁将军,咱们只剩下六千多人了。”

……

袁文韬很快得到了消息。

“贼兵出来巡逻的船只愈发少了,属下悄悄去看了看,他们留下的锅灶痕迹也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