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集体厂在外头拿不到优惠价,即便想补贴员工,也得等日后盈利再说。

端着饭盒,许大茂坐在李国生对面。

“国生,我拿到了三万份订单,接下来的一个月,你就有的忙了。”

许大茂没有贪心,先试试三万份的订单量。

平均每份订单,他们能赚七分钱。

这不是太复杂的工作,利润自然有限。

这还多亏了他跟轧钢厂的关系,否则这类工作直接会交给修理厂处理。

“咳咳。”

李国生正吃饭,差点被噎到。

三万份可不是小数目,得知利润后,他更惊讶了。

完成这笔订单,他们厂就能赚到两千一百块,相当于所有人一个月的工资。

经营工厂原来如此简单,说出来怕是没人信。

“国生,你的基本工资现在才四十多块,但等我们厂赚到大钱,我就给你买辆摩托车。”

许大茂职位不高,无法提供高薪,不过可以发奖金。

摩托车也能买,大大方方骑出去,这可是工厂的奖励,有什么问题吗?

工厂的财产不过是借给李国生使用,有能力的人理应得到优待。

“头儿,您放心,我一定盯紧,为咱们工厂创造辉煌!”

李国生赶忙吃完饭,得赶紧干活,浪费的不只是时间,还有钱。

这样的订单再来几笔,他们的工厂就会很有成就。

看到李国生这般干劲,许大茂很是满意,没看错人。

“国生,订单的事交给你了,我下午要去大学听课,厂里的事暂时由你负责。”

许大茂吃完饭,洗净饭盒和筷子,轻松地离开了厂子。

做厂长并不难,只要像他一样努力,工厂就能经营好。

厂长通常不会亲自处理事务,都是交给下属去做。

工厂交给了李国生管理,许大茂则去大学听课了,下午有一堂经济课,他很重视。

听完教授的课程后,许大茂顺便和学生们聊了几句,然后返回工厂。

大学生时间宝贵,愿意花时间与他交流是种荣幸,但他不能影响他们的学业,所以交谈结束后便离开了学校。

刚回到工厂不久,在路上遇到了小马添。

远远看见许大茂,马添眼睛一亮,快步追了上去。

这段时间她刚刚卖完电影票,正准备找许大茂拜师学技术。

没想到去电影院一问,才发现许大茂已经去加工部当厂长了。

“哥,我听说你当厂长了,能不能带我一起干?”

马添有些着急,没有户口和工作的她走在路上都得小心翼翼,生怕遇到麻烦。

幸好她装扮得很像新来的女工,没人检查她的身份,否则早就被遣送回乡了。

“我们这儿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上手的,如果你真想干的话,可以从临时工做起。”

许大茂不能随意招人,首先要考虑知青的就业问题。

还有很多知青还没找到工作,要是让马添直接成为正式员工,会引起不必要的议论。

因此,她必须先做临时工,表现合格后再转正。

“没问题,我同意。”

马添也没多想,有个单位证明就行,以后再慢慢适应工作。

只要和许大茂处好关系,就不愁找不到赚钱的方法。

“那行,我带你去厂里,让你先认识一下工友。”

临时工多几个也无所谓,于是许大茂带着马添前往加工部。

路上,马添将电影票的钱——二十块,分文不少地交给了许大茂。

“哥,我表姐可以来厂里吗?”

听许大茂说厂里现在全是男知青,马添顿时感到乏味。

至少得有个人能陪她说说话,不然天天只顾着工作太枯燥了。

“可以啊,明天你带她来厂里,到时候我去保卫科打个招呼。”

许大茂答应了,多两个人吃饭罢了,从空间拿出一点粮食,应该不会有人发现。

工厂虽小,但设施齐全,保卫科只有一名看门人。

没有订单时就负责看门,接到订单后就参与生产。

人手不足的问题,日后会逐步解决。

加工部。

进入车间后,召集所有人。

“这是马添,是我们厂新招的临时工,国生,你等会给她开个证明。”

“大家要和睦相处,同事间切勿产生矛盾。只要认真工作,工厂一定会发放奖金。”

许大茂向大家介绍了马添,无需多言,大家立刻明白。

由厂长亲自介绍的人,关系自然不同,看来这个马添,他们惹不起。

“各位工友好,我是马添。”

马添初次进厂,既兴奋又有些紧张。

之前从未做过正式工作,接的零活大多是保姆类的。

有些人为了省钱,会选择请便宜的保姆,专门找像红梅这样没有户口的女性。

“大家都散了吧,国生,你留下。”

许大茂让其他人回去工作,单独留下了李国生,有话要交代。

“头儿,您有什么指示?”

李国生喜欢研究技术,和这么多年轻人在一起,他也感到很开心。

没过几天,他就收了个大徒弟。

起初李国生不想收徒,但禁不住对方母亲是供销社职员的请求。

仔细考虑后,李国生欣然收下了这个徒弟,他不是傻子。

以后有了这个徒弟,就能轻松搞到好猪肉了。

“马添刚进厂,你稍微指点她一下,另外,她表姐明天也会来,一起带她们两个。”

“我等会要去拉订单,厂里的所有事务暂时都交给你负责。”

许大茂说完就离开了,留下李国生一个人发呆。

教两个女性,肯定不容易,而且厂长无缘无故弄来两个人……

算了,这事跟他没关系,他只是生产主任,何必操那么多心。

“马添,你和我们头儿是什么关系?”

李国生趁没人注意时悄悄问马添。

这个小丫头应该不会撒谎。

“他是我哥!”

马添观察着李国生的表情,猜测到了他的心思。

不能说实话,只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有厂长罩着,厂里谁还会为难她?

"真的假的?"

李国生经验丰富,没有被马添糊弄过去。在他话出口时,就已经大概明白了情况。

"跟我来,今天我先教你如何拆装暖片上的零件。"

李国生板着脸,不再和这个姑娘开玩笑。订单还没完成,得抓紧时间教她,让她自己练习。

不教太复杂的内容,以免她学不会,就从暖片开始,以后肯定用得上。

"哦,是吗?谁吓唬你了?"

待李国生走远,马添在他身后做了个鬼脸。

几秒后,整理好情绪,她不情愿地跟了上去。

进了厂就要干活,她可不想在这里虚度时光,觉得赚不了多少钱。

第二天,红梅也进了厂,李国生无奈地负责培训她们。

许大茂偶尔会回厂看看情况,没问题就出去转悠。

他先去了煤球厂、国棉厂,各个厂里争取订单,大家都给了面子。

特别是国棉厂,非常豪气,直接给了两万份订单,每份订单一毛钱。

煤球厂没那么阔绰,只给了两千份订单,每份五分钱。

虽然少,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许大茂没有嫌弃,同样接下了。

不是哪家工厂都能轻易提供大量订单的。

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些订单。

订单完成后,许大茂立刻去拿回了款项。

加工部。

站在台上,许大茂准备发言。

"大家这一个月辛苦了,加班加点地工作,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咱们厂成功完成了五万两千份订单,总金额四千两百块。"

许大茂充满干劲,这只是开始。

目前大家的技术水平还不够,接不到高价位的订单,等技术提高了。

每个订单都能达到一毛多,那时大家的收入就会更高。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

确实很累,尤其是每天都被李国生催促。

李国生毫不留情,一旦发现有人偷懒,立刻点名批评。

对马添和红梅还算客气,其他人李国生就不太讲究了。这个月大家都恨他,但也感激他,因为没有他,他们不可能完成这么多订单。每完成一单,大家都能拿到奖金,具体数额由许大茂定。

会议结束后,许大茂让所有人回去休息,只留下李国生商讨奖金分配。

奖金发放的前提是利润充足。一个月下来,工资加起来快两千块,加上租金和杂费,总成本约两千二百块,剩下两千块是纯利润。材料不花钱,他们是代加工,本应缴税,但街道向上级申请后免税了,这是为了鼓励安置知青就业,也没人想到许大茂能接这么多订单。

“国生,按理说我们要缴税,还要给街道分成,但今年免了。两千块是纯利润,你觉得该怎么分奖金?”

许大茂想培养人才,不愿事事亲力亲为。

“头儿,我建议五十六人里,正式工每人五块,临时工四块,您觉得如何?五块可以买不少东西。”

李国生倾向于保留更多利润。

“国生,奖金应该多发些,五块太少。根据订单量算,知青平均每天三十四个订单,马添和红梅二十个。我觉得每单奖一分钱,多劳多得,平均每人能得十块二,临时工按八厘计算,可得四块八。”

许大茂打算增加奖金金额,毕竟这笔钱属于集体,该花就得花。马添和红梅的工作最为轻松,给她们多发奖金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老许,这样算下来,奖金总额会超过五百块。"

李国生担忧奖金数额过高,通常奖金和福利都在五到三十块之间,而五百块相当于近四分之一的收入,确实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