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 >  第747章 五零国服第一人47

何二奎不理解了。

“孩子不在家的时候你总念叨,孩子在家,你又跟孩子吵吵。”

崔大妮怅然若失,又有种暂时放下重担似的。

“你一个大男人你不懂,她这把年纪了,什么都没有,可怎么办啊?”

“你一直担心将来虚无缥缈的事情,就会错过眼下的好生活。”

“好什么好?好什么?我都没好意思说,凭啥,凭啥带走我闺女几十年,一把年纪啥也没有就给撒手放回来了?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我闺女给耽误啦,这辈子完啦!”

何二奎扶额,这些话崔大妮经常挂在嘴边,谁天天被人念叨要完了,也受不了。

难怪何天在家待不住呢!

何天的困境不是个例,六万人里,只怕回不去家乡,留不住他乡,不在少数。

何天尚且有个老家可以逃避,那些比何天年长一些的,逃无可逃。

何天把工厂开在平原地区,选中了江苏地块,这里的地理环境好是一方面,距离河南安徽湖北都不远,交通便利是另一方面。

无论是原材料的运进来,还是产品运出去,都好办。

靠近沪市,就能获得最新的国际上的贸易消息。

重要的是营商环境好,没有那些弯弯绕绕。

专门做油烟机,因为在市场上绝无仅有的天然优势,加上手里不缺钱,也不缺人,更不缺人脉关系,厂子很快开起来。

机器哐当哐当的响,歇人不歇机器,没日没夜的生产,排风扇也不用管季节,外壳生产商还是外包给肖哲。

肖哲早就明白了何天说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重要性,直接把工厂从渝地开到湖北和安徽的交界处,当然,还是在湖北境内,只是这里交通方便,本身就有铁路,运输啥的都便捷。

在倭国抽油烟机传入国内之前,何天用六年时间让家家都实现了油烟机这个标配。

哪怕是那种临时搭建的共用厨房,也是人手一台排风扇。

因此又产生的安装和维修清洗的业务,那就继续外包给战友们。

战友们受到何天启发,自己启炉灶,跟何天合作的也不在少数。

厂房很大,用的工人高峰期多达三万人,还养了十几条狗看门。

到了91年,何天开始研究制冷压缩机,也就是空调。

在北方没有人用空调,都用的取暖锅炉,锅炉有大有小,何天想过研究这个,但是到了南方就知道,空调的需求量更大。

也是在这一年,发生一件很滑稽的事情。

老苏面临分家危机,分家之前就要甩卖家当。

当初还债的时候受到的屈辱,如今回忆起来,似乎成了甜头。

于是在鲁苏豫皖这些地方,发生了轰轰烈烈的打狗行动。

18张皮可以做一件大衣,一万件大衣可以换一架最先进的战斗机。

不过几个月,整个平原地区不闻犬吠,然狗肉馆林立。

为了防止有漏网之鱼,晚上就会有人骑着三轮,拉着一群人,边走边嗷嗷叫,看能不能引起犬吠。

何天直接让人把厂里的狗子们都戴上嘴套,统一关到地下仓库去。

当初在军中训犬的基本功还是有人会的,安然躲过去了。

九十年代是个癫狂的年代,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暴富后被人谋杀,也有人被设局失去所有,反正文化素养跟不上,很少有人能真的守住钱财。

只要踩准风口,能够有赚钱运气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掌控钱财,一直富裕下去的,只是很少一拨人。

发家致富是个好愿景,但是财富让人癫狂,相应的法治也在慢慢追上来。

好在何天身边人多力量大,没有不长眼的敢得罪何天。

到了九五年,何天的空调厂成功实现批量生产销售,国家有了完全自主生产的空调。

压缩机原理都是差不多的,有了空调,就能有冰箱。

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何天的空调厂正常运营,又单独开设家电厂。

要分散风险,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将账目混同。

赚钱的还在为何天赚钱,烧钱的项目另外算。

等冰箱也批量生产,洗衣机和电视机,那都是顺手的事情。

战友兄弟们有了工作和收入,何天顺手把大家的养老保险都给缴上,还拿出企业干股,分给员工,给所有人的养老都上多层保障。

等生意做到这一步,何天就开始控制自己的步伐,基本不再扩大摊子,直接做精做强。

时间宽裕了,她也能带着师父到处走走看看,回家乡祭祖,去东北看望崔大妮跟何二奎。

崔大妮知道女儿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养老保障,心态平和了不少。

何二奎说起何天风扇厂那块地皮。

“那地方位置挺好,周围啥都有,就有人看上了,想盖房子,你咋想的?”

何二奎的意思是让何天自己干。

但是在南方做生意这几年,何天对北方的营商环境越发不适应,而且也没有那么多心力两地奔波。

她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地头蛇,亲爹毕竟老了,当初那些一个家属院一起长大的朋友们,都因为东北的工业南迁而离开家乡,她在这里后继无力。

“爹,你帮我看看,要是有合适的买主,就做主帮我出掉,我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两头跑,也不想步子跨那么大!”

何二奎明白何天的意思。

“行,那我就有数了,我跟小周说一声。”

何二奎口中的小周,是现在的书记,算是他当年下属的下属。

千禧年的第二个月,79岁的崔大妮去世。

走的挺突然,下雪天滑一跤,人就没了,没受多少罪,当然,也没什么话留给何天。

这份复杂的母女感情,终究在消耗完毕后,人死债消。

何二奎比崔大妮还大两岁,被何广接回家去了。

何天回去奔丧,看望父亲,然后又离开了。

走的时候何广希望何天把侄子带上,不过被何天拒绝了,何广脸色不是很好。

在所有人眼里,何天没有子女,打下的江山天然就应该是侄子的,但是何天从不跟何广亲近,对弟弟一家子的示好,也只是客气的回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