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技术人员小心提取顶灯缝隙里的血样,经比对确认与8月底失踪的老李DNA吻合。铁证如山,这就是那辆"带血"的斯柯达!

审讯室里,黄老六突然想起什么,急忙补充:"对了政府,前天那帮孙子又打电话来,说还有辆捷达要出手。"他搓着手交代,虽然上次被坑很恼火,但暴利当前还是约好了次日交易。

专案组立即制定抓捕方案,王铁力盯着黄老六警告:"要是敢耍花样,数罪并罚够你吃枪子儿!"

次日上午,十余名便衣刑警潜伏在车行各个角落。有人扮成修车工摆弄千斤顶,有人假装顾客查看二手车,所有人的手都按在藏在衣内的枪柄上。

11点20分,一辆灰扑扑的捷达缓缓驶入院落。车上下来个身高近一米九的壮汉,穿着褪色的牛仔服,警惕地环视四周。

藏在暗处的黄老六对耳机轻轻说了句:"就是他。"

"不许动!警察!"随着一声暴喝,十多名刑警从四面八方扑出。壮汉条件反射地去摸后腰,但看到十几支黑洞洞的枪口,最终缓缓举起双手。

刑警小刘一个箭步上前,将其双臂反剪按在引擎盖上,从他后腰搜出一把磨得发亮的匕首。

突审立即在隔壁房间展开。这个自称王磊的壮汉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我就是个跑腿的,有人给200块钱让送车。"

他声称在劳务市场等活时,有个戴墨镜的陌生人雇的他。刑警调出档案,这个26岁的惯犯前科累累:18岁抢劫判三年,出狱后强奸又判两年,是个十足的亡命之徒。

物证鉴定科传来捷报:这辆捷达正是7月遇害的梁家龙的出租车。虽然王磊死不开口,但专案组已经掌握关键线索。

王铁力看着审讯记录冷笑:"这小子以为咬死不认就能蒙混过关?”

审讯室里,26岁的王磊瘫坐在铁椅上,手腕上的铐子闪着冷光。这个年纪轻轻的惯犯,却已是"二进宫"的老油条——18岁因抢劫入狱3年,出狱后又因强奸罪吃了2年牢饭。

面对专案组刑警老张的逼问,他像条滑不溜手的泥鳅,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往外吐。

"政府,我这人最老实了..."王磊搓着布满老茧的双手,眼神却不住往墙上的挂钟瞟。

老张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少来这套!人证物证俱在,你那些前科档案都在这儿摆着呢!"

那时候的恶性案件层出不穷,警方可没有这么多耐心和时间陪着你玩,于是大记忆恢复术少不了的。

还没有被折腾两三下,王磊终于撑不住了,他终于交代出自己参与这起系列劫杀出租车的犯罪事实。

据他供述:自己两年前出狱时,正赶上东北下岗潮最严重的时候。

"连厂里的八级技工都蹲劳务市场,谁要我这号人?"他苦笑着回忆,最惨的时候连着三天就靠自来水充饥,不得已又干起老本行,和狱友在暗巷里持刀抢劫。

转折发生在三个月前。那天他在劳务市场蹲活,曾经的狱友李辉忠开着小轿车来找他。

"老李那会儿穿着皮夹克,抽着红塔山,手腕上明晃晃的金表晃得我眼晕。"王磊咽了口唾沫,"他上来就笑话我:'磊子,还穿这破棉袄呢?抢一天不够买包烟吧?'"

李辉忠当时拍着他的肩膀说:"跟着哥干,一票顶你抢半年。"说着撩开衣角,露出别在腰间的54式手枪。

王磊记得那把枪的烤蓝在阳光下泛着幽光,枪柄上的磨损痕迹显示这不是新家伙。

"老李说他们专抢出租车,一车能卖十来万。"王磊在审讯椅上扭了扭身子,"我说出租车司机不好惹,他当场就笑了,掏出手枪比划着后脑勺:'再壮的汉子,这地方挨一枪也得完蛋。'"

专案组刑警注意到,王磊交代这些时,每隔几分钟就要偷瞄一眼挂钟。后来得知,原来李辉忠定下规矩:交接赃车后必须三小时内报平安,超时就意味着出事。

此刻墙上的时钟已经走了四个小时,王磊故意拖时间的心思昭然若揭。

"除了李辉忠,你还认识谁?"老张突然发问。王磊的瞳孔猛地收缩,支吾着说:"就...就认识个毕大海,也是当年一起蹲号子的。"

他声称不知道其他同伙真名,但刑警从他裤兜里搜出的烟盒背面,赫然写着三个电话号码。

情况紧急,专案组立即兵分两路。一路扑向李辉忠在铁西区的出租屋,破门而入时只见满地狼藉——衣柜大开,床垫被掀开,墙角保险箱的门虚掩着,里面空空如也。

刑技人员在马桶里捞出一张烧剩的纸片,隐约可见"黑龙江"三个字。

专案组刑警老刘带着两名年轻警员蹲守在毕大海家楼下的早点摊前。热腾腾的豆浆刚端上桌,突然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拎着鼓鼓囊囊的旅行袋从单元门里闪出来。

老刘眯起眼睛——正是照片上那个看似文弱的毕大海。

"大海!这么早去哪啊?"老刘装作熟人打招呼,故意把豆浆碗碰翻在地。

毕大海闻声一颤,旅行袋"咚"地砸在地上,露出里面成捆的现金。这个身高不足一米七的瘦弱男子突然爆发出惊人的速度,转身就往胡同里窜……(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