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把三轮车后斗里的东西归置了一下,腾出些空档。

让苏建军把东西放三轮车上,“背着怪累,骑着走。”

苏建军配合的放下东西,咧嘴露出憨厚笑容。

“妈咋样?小琴啥时候放假说了没有?还是过年在人雇主家过呀?”

问起张琴,苏建军有些不好意思。

他心里是希望媳妇回老家过年的,毕竟这么长时间了,跟媳妇之间好像都生疏了。

“跟我们差不多,能回去,到时候一块儿回去。”

苏锦绣看出苏建军的心思,“老家没事儿你住两天,正好店里忙不过来,你给帮忙送送货啥的。”

“二十六那天还要有个抽奖活动,你在更好,能帮衬着看场子,别有捣乱的。”

她把理由都想好了,苏建军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

感激的看着大姐,苏建军“诶”了一声,随后看向三轮车,“姐,你骑着,我推。”

三轮车里东西多,他担心俩人都坐上边再把车子压坏了。

自己又没骑过,就怕给苏锦绣添麻烦。

苏锦绣把三轮车车把手空出来,“这车子能压两头老母猪,你驮着我,还快。”

“我……我行吗?”苏建军搓搓手,有些拘谨。

他之前骑过大队长的自行车,也就那么一回。

后来没好意思再去借过。

这三轮车,他们村里都没有谁家买过,看着就稀罕人。

苏建军抓住车把手,坐上去,脸上透着生涩的紧张。他头一次骑,心里直打鼓。

“车子结实着呢!”苏锦绣拍打着车斗沿上薄薄的雪末,又重新码放了一下最上边的年货。

几块包在牛皮纸里的布往边角上塞了塞,挂历顺头儿贴着三轮车车斗边沿挤在最前边。

还有半扇用旧报纸裹紧的猪肉,沉甸甸压在车板后边。

苏锦绣拢了拢棉袄领子,轻巧地坐在车斗边沿上,腿悬在车外晃悠。

“建军,你只管骑,姐给你压车!”

苏建军深吸一口气,冰凉空气刺进鼻腔。

“行,我试试。”他握紧车把,脚下用力一蹬,车头猛地一晃,他自己先惊得挺直了脊背,呼吸都忘了。

车轮碾过残雪,在石板路上发出沉闷的“咯噔咯噔”声,引得几个缩脖行走的路人侧头观望。

苏锦绣没吭声,随时坐好了跳车子的准备。好在苏建军争气,并没有跟她第一次那样车把不由自主地往左跑偏,更没有在大街上绕一大圈儿再回原点。

老街上,浮着煤烟味和炊烟气息,苏锦绣瞧着路旁斑驳砖墙上的红色标语:

“学雷锋树新风”

“五讲四美三热爱”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感受着社会主义新文明,苏锦绣姐弟俩很快到了老江家院门前。

苏建军刹住车,长舒一口气,脸颊被冷风吹得通红,额角却沁出细汗。

他嘿嘿憨笑两声,“姐,到家了。”

苏锦绣利落地跳下车,跑去把大门打开。

江春梅放了寒假,在家学习。

听见动静,江春梅正要出来瞧瞧,就听见苏锦绣的吆喝声。

“春梅啊,你舅来了,妈给带好吃的回来了。”

“姐,让孩子好好看书就成,我来不来的,就这么回事儿,别耽误孩子。”

苏建军说着话,就见江春梅从屋里出来。

“舅。”江春梅跟这几个舅舅都不太熟悉,见面不知道说啥好。

苏建军也不怎么会跟小女娃沟通。

“诶,好好,春梅是吧,我是你舅。”

江春梅点点头,“舅舅。”

苏锦绣:……

“把三轮车推进来,年货搬屋里去。”苏锦绣吩咐着,那俩人立即行动起来。

布料之类的放炕上,日历挂墙上,等着新年开始,再替换之前那旧的。

半扇猪肉被苏锦绣拎进厨房,挂在房梁铁钩上,等着用来做年夜饭。

全都归置好,苏锦绣拎着一网兜青黑溜圆的冻梨,放入冷水盆里。

冻梨沉入水底,慢慢浮起一层细碎晶莹的冰碴子。

“你爸呢?”

苏锦绣回来就没见着江少行,顺口一问。

“去厂子里了,说是快放年假,要发年货。”江春梅回答,她爸走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苏锦绣一怔,这么长时间没去,咋还给发年货?

想想人家厂长还怪好的,等江少行回来,年底去走动走动,表示感谢。

来年开春,如果江少行不想上班,就办理退休,找点儿别的事儿做。

反正她能赚钱了,老伴儿想干点儿啥就干点儿啥。

冻梨在冷水里化的很快,苏锦绣拿起一个,示意他们两人也吃。

吃冻梨也是有讲究的,牙齿轻轻一磕,从裂开的细缝里吮吸沁凉的梨汁,酸甜口儿的汁水滑入喉咙,苏锦绣眯了眯眼睛,“啊,好吃,这味儿真不错!”

苏建军跟着咬了一口,他吃东西快,三两口一个冻梨进了肚,拔凉拔凉的,可是爽快。

江春梅吃的认真,之前过年这些好东西,都是大哥的,大哥不吃,才轮到他们这些弟弟妹妹。

那会儿她最没用,也就没分得过冻梨。

今儿,妈妈把一盆冻梨都推她面前了。

“春梅啊,你慢慢吃,我带你舅去店里看看。”

“中午要是回不来,你就自己冲麦乳精,吃糟子糕啥的,鸡蛋面也成,你反正会做,想吃啥吃啥。”

苏锦绣交代几句,让苏建军推着三轮出去。

两人重新走进冬日里的街道,从南门里到北门里,相当于横穿半个小城。

苏建军骑的满身汗,半小时后,终于到站。

三轮车暂时停靠在店铺门口的大槐树下,上了锁。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铺子。

刚进门,面粉跟糖的甜蜜气息扑面,苏建军下意识咽了咽口水,狠狠吸了两口。

秦如意在柜台前面熟络地招呼着客人,拿货上称包装收钱,动作一气呵成。

排队的人太多,苏锦绣没打招呼,领着苏建军去了后院。

这里的味道比前面的还要浓郁,毕竟几口锅一起忙着做吃食。

又一锅桃酥出炉,苏锦绣拿了一个递给苏建军,“先吃点儿,垫垫肚子。”

这一路奔波,回家就给吃冻梨,想想她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儿不地道。

好在弟弟们都不会多想,不然指定以为她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