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小锦鲤穿到灾年,带全家吃香喝辣 >  第322章 调任前

只花了几个时辰,所有稻种全都卖光了。

百姓们对江家人极其信任,他们说的话准没错。

每个买了稻种的,回到家都把稻种仔细放好,就等着第二年种下去。

十斤稻种大约可以种植一亩土地,对于所有田地稀少的人家而言,一亩土地也不少了。

可大家如今都不靠种植土地过活,家中几乎都有在工坊干活的,而且家家户户每年都要种植好几亩的土豆,光是土豆,就能填饱肚子了。

即便浪费一亩土地种水稻,也不怕什么。

且南州田地少,水稻种植少,产量低,所以稻米格外昂贵。

隔壁的雅山府和望山府水稻产量也不高,稻米价格也便宜不到哪里去,他们即便想要去隔壁买也是枉然。

这稻米最便宜的当属江南一带的鱼米之乡了。

家家户户感慨着,放好稻种。又让家中孩童莫要碰,这才放心。

卖完稻种,江鲤手里多了三两银子。

她用这些银子买了各种好吃的,去了福保堂。

这里 住的是一些孤儿和寡妇。

这里的孩子每日都要去白芷开办的蒙学院里上学。

平时吃喝都由官府拨款下来,所以他们日子过得还算好。

但也仅仅只是吃饱穿暖,想要吃点什么好吃的,都是由好心人士来看望他们时,才会给他们买。

来这里的次数最多的就是江家人。

江鲤,江雨是最常来的。

不过江雨去了京城参加科考,已经快两年没来过的。

江鲤却依旧风雨无阻。

今日,身边跟着二哥和虾崽,有人帮忙拿东西,江鲤买的东西也多。

可能是最后一次来了,江鲤特地买了不少。

给他们带来了几十斤果干慢慢吃,买了不少笔墨纸砚,给小姑娘们买了漂亮的小发带,给男孩子们买了他们喜欢的小玩具,还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糕点和糖。

不过大多数东西都由两个苦力拎着,她只背了个小挎包,包里装着给小姑娘们买的小首饰。

他们来的时候,孩子们都下学了,刚吃完饭。

一看见他们,就全都一窝蜂涌出来。

“鲤鲤姐姐!”

“小风哥哥!”

“小来哥哥!!”

孩子们热情极了,一个个围着三人叽叽喳喳说话,说个没完没了。

三人挨个摸摸脑袋。

“好了好了,你们乖乖啊,今儿给你们买了糕点和糖!”

“你们馋了没?”

“想不想吃?”

“想吃!”

小家伙仰着脑袋看着他们,一双双眼睛充满了光亮和期待。

江鲤:“二哥,虾崽,咱们给他们分吧。”

每个孩子分到了一盒糕点和一油纸袋的糖果。

可给他们高兴坏了。

“你们要慢慢吃,糖吃多了,牙会坏的,自己攒着吃,每日只能吃一颗!糕点就要快点吃了,不然会坏。”

孩子们纷纷点头,“好~”

至于果干,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全都交给了看顾孩子们的两个老奶奶保管。

分完了东西。

小家伙们纷纷坐下来吃糕点。

江风和虾崽给男孩子们分小玩具,江鲤给小姑娘们分小发带,小首饰。

一个个开心坏了!

小姑娘们跟江鲤关系好,还大着胆子撒娇,想让江鲤给他们扎漂亮的小辫子。

江鲤点头答应。

她挨个给他们编了各种不同的小辫子。

江风和虾崽这两个少年也像是变成了孩子,竟陪着孩子们玩起了玩具和游戏。

三人在福保堂待到了孩子们睡觉才走。

回去的路上,虾崽忍不住叹了口气,“我们要是去了京城,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

江鲤:“是啊……我们苍州多好啊。”

虾崽:“我舍不得……”

江风嘴角抽了抽,“江来!我们的生意版图还在这里呢!这儿可是咱们的根据地!即便去了京城,咱们还要回来的!你还想一去不回?你倒是想得美!”

“每年给你那么多的分红是白给的?”

虾崽眨眨眼,很快眼底的酸意没了,他干笑一声,尴尬道:“少爷……瞧我,我给忘了……”

“要你何用,还是我左膀右臂呢,连这都能忘?咱们可是要把生意做到全天下的!到时候咱俩四海为家!”

虾崽:“……”

江鲤:“二哥,我看你是做生意做傻了吧,你还四海为家,爹娘不揍你?你不娶媳妇儿了?家不要了?”

江风摸摸鼻子,“家自然还是要的,但媳妇儿这事儿不着急,我还小呢,也没啥喜欢的姑娘,等我把生意铺满了全天下,再说吧。”

江鲤:“那虾崽呢?人家虾崽不娶媳妇儿了?”

江风:“虾崽跟我是一样的,咱俩可是有大理想的人!”

虾崽:“少爷……那……那万一我……我遇上很喜欢的姑娘,想成亲了咋办?”

江风:“……现在?”

“现在当然没有了!”

“那等那时候再说!”

“成吧。”

还没有喜欢的姑娘,虾崽也就随意了,他如今可是江风的一把手,又有钱,过得又舒坦。

现在这日子,是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

记得第一次遇见少爷小姐和夫人时,他还跟着娘卖海货。

那时候上岸卖海货,要交不少钱,爹也不知所踪,母子俩的海货都是去海边捡来的。

两人卖出海货赚的钱有时还不够交摊位费。

没有钱,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若不是南州气候好,若不是南州临海,能用海货充饥,他和娘恐怕都得冻死饿死。

所以他和爹娘要永远留在江家的。

他知道,夫人已经同娘说过,问娘和爹要跟他们去京城,还是留在苍州。

爹娘都说要跟着夫人,而他也会永远跟着少爷,永远做少爷的左膀右臂。

三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家。

约莫还有十来天就要走,府里一直在收收整整。

府里的下人们有一半就是本地人,家中还有父母,所以只能留下来。

但白芷都给了他们不少银钱。

大家感念夫人老爷,这段时日,都是恋恋不舍,一个个脸上都没笑了。

以至于大家出门时,脸上都带着愁苦。

“七娘,你这是咋的了?这两日怎么一直愁眉不展啊?”

七娘是江府每日负责买菜的,见常见的卖菜阿婆询问,她打起精神,笑了笑,“没什么,阿婆,今日的菜真新鲜,这小青菜给我都称了吧。”

老爷不想让百姓们知道,所以他要调任的事只有府中下人和各个县令知州大人们知晓。

老爷特意叮嘱过,不让他们说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