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回七零,搬空养父母家库房下乡了 >  第422章 让周阮回城

凌司景轻声开口:“权馨。”

权馨抬眼,微微一笑:“凌大哥,你来了,快进来坐。”

风轻轻拂过院子,吹得晾晒的衣服微微晃动,宛如一面面无声的旗帜。

凌司景快步走到权馨身边,关切地问道:“权馨,你没事吧?昨天的事让你受委屈了。”

权馨抬起头,看着凌司景,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她轻轻摇了摇头说:“我没事,凌大哥,这点委屈不算什么,真相总会大白的。”

她拧干手中衣物,水珠顺着指缝滑落,在地面溅起小小的水花。

凌司景坐在权馨对面,看着她秀美恬静的面容,郑重地说:“权馨,你放心,我们已经在调查这件事了。

那两个疯子,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伤害别人,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权馨微微一笑,柔声道:“凌大哥,我相信你。

其实经历这件事,我并未受到任何损失。

人活在这世上,总会遭遇各种困难与误解,但只要我们问心无愧,便无需畏惧。”

凌司景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他说:“权馨,你真的很坚强。

不过你也不能一直憋在心里,若有什么不痛快的,尽管跟我说,别一个人扛着。”

权馨看着凌司景真诚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轻声说:“凌大哥,谢谢你。

有你在我身边,我真的觉得很安心。”

她垂下头,指尖轻轻摩挲着湿漉漉的衣角,声音轻柔如风:“有时候,我觉得这场风波就像一场梦,醒来后才发现,它反而让我更看清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阳光洒在她睫毛上微微颤动,仿佛希望在心底悄然萌芽。

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我想要的生活,不是躲闪和忍耐,而是能堂堂正正地走在阳光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凌司景静静地看着她,心中涌动着敬意与心疼。

他深知,这场风波虽如狂风骤雨,却无法撼动权馨分毫,反而让她如磐石般愈发坚韧。

微风轻拂,院中晾晒的衣物随风轻摆,似在无声吟唱一曲关于尊严与勇气的赞歌。

时间终会证明一切,而权馨,早已踏上那条洒满阳光的通途。

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

凌司景眉心微蹙,起身踱至门边,侧耳细听。

原来是几个村里的人,正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你们说,这周阮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啊?”

“我看八成不是,那李娟和周阮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了回城,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就是啊,还诬陷权馨下毒,她们怎么敢这么说?”

“昨夜人多,要不然,我都想抽周阮和李娟两巴掌了。”

凌司景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稍微松了口气,看来大家还是明事理的。

他转身回到院子里,对权馨说:“权馨,你听,大家都在为你说话呢。”

权馨走到门口,听着外面那些为她打抱不平的村民,心中充满了感动。

她知道,这个世界虽然有黑暗,但也有光明,有善良的人在守护着正义。

权馨凝视着眼前人,目光中渐渐漾开笑意,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他坚毅的侧脸在阳光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宛如一道为她抵御风雨的屏障。

权馨忽然觉得,无论前路多难,只要有他在身旁,便无所畏惧。

这份情愫如春水初涨,静默中蕴着深沉,连掠过的风都染上了温柔。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此刻,窗外的阳光倾洒在大地上,将每一寸土地都照得透亮,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征途。

见权馨心情不错,凌司景叮嘱了权馨两句,便去了大队部。

公社曹书记此时也在大队部等着凌司景的到来。

凌富强和赵队长陪坐在一旁,脸色十分不好看。

他们靠山村这回可真是丢尽了脸面。

一夜的工夫,靠山的丑事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不少外村人都跑来看热闹,把整个靠山村围得水泄不通。

曹书记脸色铁青,手指重重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砰砰的响声:“凌富强同志,这件事你得好好查查,不能让咱们靠山村的名声就这么毁了!”

此事也得好好处理。

事关知青,马虎不得。

凌富强点头:“曹书记,您放心,我已经在调查了。

那两个女人,为了回城不择手段,竟然敢诬陷权馨同志,我们一定不会放过她们!”

曹书记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咱们靠山村虽然穷,但也不能让人这么欺负!”

但凌富强和赵队长很清楚:只要李娟和周阮咬着此事不放,谁都脱不了干系。

看见凌司景过来,曹书记忙站起身,神情很是恭敬:“凌县长,没想到您也来了。”

凌司景扫了他一眼。

要不是因为权馨,他是不会过来的。

凌富强满心不甘地瞪了自己儿子一眼。

明明他是凌司景的老子,看见他过来,自己也不得不站起来对凌司景示意,就像是他们的辈分掉了一个个儿。

几人重新坐定,曹书记道:“凌书记,以我看,还不如让那周知青回城呢。

那个知青我听说她的名子,那可是将整个靠山村搅得鸡犬不宁的人。

别看她装得弱不禁风,体弱多病,依我看,她在使坏上比谁都注意多。”

凌司景修长的手指轻敲桌面,道:“这件事你们定,我不发表意见。”

权馨已经说了,让周阮回城。

他尊重权馨的一切决定。

曹书记见凌司景没有明确反对,便接着说道:“既然凌县长没意见,那咱们就这么定了。

把周阮送走,也算是给村里人一个交代,省得她再兴风作浪。

至于李知青,好好做一下工作。

咱们靠山村现在可不是谁想留就能留下的。

只要她不去上告,村里和公社也会对她做出相应补偿的。”

要是报公安,村里和公社都会受到牵连。

而且李娟做的事根本经不起推敲。

她也是有错一方,最先受到惩罚的,必定是她。

想来,她也该有所顾虑,不会咬着别人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