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便依太后的意思。”
不过是群毫无用处的旧贵族,留着他们也只是为了彰显秦国的仁德,太后能让他们为秦国进行生产活动,反倒是给他解决了个麻烦。
嬴政宿醉刚醒,精神实在不太好,闭着眼睛靠在那里休息。
赵元溪瞧出了他似乎有些不对劲,探了探他额头的温度,“没发烧,这是酒醉还没醒么?”
嬴政惊讶地睁开眼,下意识地往后躲了躲,却见太后已经倒了杯茶水放在他面前。
“先喝点水,等会我让人煮碗醒酒汤过来。”
“太后娘娘,这茶水凉了,奴才给您换一盏。”
赵高捧着新的茶盏进来,将原先那盏茶给换了下去,又给他们重新倒了杯热茶。
赵元溪随意惯了,热茶冷茶只要手边有,那就会倒着喝,平日里没那么多讲究,不过对方是秦王,给人家喝冷茶的确不太合适。
“你再去吩咐膳房去煮碗醒酒汤。”
赵高低着头,手里捧着茶托,俯了俯身,“诺!”
赵元溪见他眉头紧皱,不欲多言的样子,不免有些担心,“你这是哪里不舒服吗?”
嬴政按着太阳穴,见太后看出了他的不适,蹙眉道,“头疼。”
“来人,传太医。”
宿醉的确会让人身体不适,但嬴政身体向来都很好,哪怕是醉酒第二日也照常上朝处理政事,现下反应如此强烈,赵元溪怀疑他可能是生病了。
“太后不必担心,寡人不过是昨晚多喝了几杯。”
“不管怎么样,让太医先来看看。”
有病治病,没病也能换个心安。
冰凉的手指按在嬴政脑袋上,让他身体不由僵住,条件反射似的躲开,却被一股蛮力给拉了回去,“别动,我学过些推拿法,应该能帮你缓解些。”
嬴政睁开的眼睛又闭上,整个人渐渐放松下来,感觉那种钝痛感消失,整个人这才仿佛清醒了过来,“太后为何会学这些?”
“这个啊!技多不压身嘛!我父母去世的早,要想活得好些,那就得做个乖孩子。”赵元溪毫不在意地讲述着自己的过去。
寄人篱下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好过的,尤其是那些家庭还有其他的孩子,她必须足够的乖巧才不会让人讨厌。
“有人苛待您?”
赵元溪轻笑,“那倒没有,我们那里的人还是挺守规矩的,不会虐待小孩,只不过他们并非我的父母,收养我也不是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家中莫名多了一个只知道吃饭的小孩,自然还是有些不情愿的。”
“但不管怎样,是他们将我养大了,我还是感激他们的。”
“所以您办元溪学院也有这个原因?”
“一开始只是想多救些人而已,倒没有想那么多,话这么多,你好些了?”
“嗯。”
太医匆匆赶到,见大王面色并无不妥,还以为是太后病了,又看向一旁的太后。
“瞧我做什么,替大王诊脉。”
她现在一拳能打死一只老虎,哪里是生病的样子?
太医放下背着的药箱,掏出脉枕,嬴政将手放在上面,让其诊脉。
“怎么样?”赵元溪见他惴惴不安的模样,不禁发问。
太医小心看了眼赵太后,又抬眼看着大王,谨慎开口,“臣观大王脉象似是酒毒伤肝胆,又损耗了精元,昨晚您可是饮酒过量,房帷不节……”
噗——原来是喝多了,又纵欲过度导致身体虚弱!
嬴政脸黑了下去,面上闪过一丝羞赧,“说怎么治就行。”
太医垂首恭敬道,“臣开些解酒醒神汤,再为你备了固本培元的药膳,两三日便好,只是最近一月,大王不易再饮酒,房帷之事亦当节制。”
“知道了,出去!”
见大王恼了,他麻溜地拎着自己的药箱起身,急步往外走,可到外面他又犹豫起来,刚刚太后在旁边,他不好直接言明大王服用了热药之事,可若是大王下次再服用,对身体终归还是有损伤的。
赵高见他站在门口,犹犹豫豫,“李太医,你还有什么事吗?”
“无事,下官这就去给大王备药。”太医慌张离开。
赵高微眯着眼,盯着李太医离去的身影,冷哼一声。
太医离开之后,赵元溪就再也控制不住,捂着脸发笑。
嬴政脸黑了又黑,羞恼不已,“寡人从未不曾节制,昨晚只是意外。”
实际上嬴政根本不记得自己有召幸过女子,他询问宫人那女人的来历,都说是他回寝宫遇见了那女子,便召她进了寝宫。
这种不受控制的感觉实在令他心中不快。
赵元溪敷衍地点头。
“您不信我?”
“信信信,喝多了嘛!能理解!”个锤子,赵元溪微笑脸。
嬴政感觉自己的头又开始疼了,这一早上乱七八糟的东西,他感觉自己的脸都丢光了,“不信就算了。”
他这忽然自暴自弃的样子,让赵元溪反而信了几分,对于这个工作狂来说,应当不会为了女人把自己整成这幅样子。
可依照她的常识,男人若是真的醉酒,似乎就不太行欸!难不成他还天赋异禀不成?或者还有什么蹊跷的地方?
太后微妙的眼神让嬴政有些不自在,“寡人要处理政事了,太后若无其他事,便请回吧!”
赶人就赶人,还拿政事当借口,出息!
反正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赵元溪也没有继续留下来的必要,临走之时故意来了一句,“今日朝中上下都休息,大王既然身体欠佳,还是好好休息,不要逞能。”
果不其然看到了嬴政愠怒的脸,赵元溪满足了,出了殿门嘴角还挂着笑,在见到赵高时,笑意淡了几分。
她好奇地问,“大王从不留人在自己寝殿留宿,昨晚那女子是怎么来的?”
赵高将对嬴政的说辞又同赵元溪讲了一遍。
“章台宫至秦王宫这条道,后妃无召不能随意来往,她是怎么会出现在那里?”
“胡少使思慕大王已久,等在那里本只为看大王一眼,未曾想竟被大王瞧见,这才蒙受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