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红楼之皇权枯骨 >  第275章 喜从天降五

太子新立,德哥儿也整日在东宫忙碌。

过完初三,王宁远就抱着闺女进了顺天府。

虽然可以肯定贾蓉是死于王子腾之手。

可化成猎人盘踞在燕山里的山匪还是要清理。

五城兵马司中看不中用,好在王宁远在京营还有些人脉。

王家在乡众之中的声望起到了作用。

当然嫉妒心在其中起到多大的作用王宁远就不得而知了。

都是普通的乡民,你们猎户抱团无可厚非。

本来大家都在同一生活线上,突然村里多了几个生人,然后过年期间就跨越等级。

乡民不知他们从哪得了横财,有心人也能猜个**不离十。

密云雾灵山下有吉家营城堡,堡内的守备衙门、演武厅已经重新启用。

这个城堡主要用于屯兵和军士训练。

让他们借训练之名围困和警戒即可,面对如此武力,只要猎户人家惜命,必然束手待擒。

日暮时分,顺天府衙役骑着快马回衙汇报。

几个参与绑架杀害贾蓉的贼人关进吉家营军寨中。

至于口供有得是机会,宁国府果然是欺软怕硬,听到王子腾的名字连最起码的报复都不敢提。

荣国府从年前就没有欢笑,直到灯节前,正和府中卿客喝闷酒的贾政突然被传进东宫。

贾政心中忐忑的进了东宫政殿,除了雍庆帝,最令贾政意外的就是见到了自己女儿。

至于旁边脸色难看的太子让贾政心直接沉入谷底。

风云突变,当贾政离开东宫时如同走在云端,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不真实。

直到出宫坐上自家的轿子贾政这才确认陛下亲口说出封贾元春为贤德妃。

如今贾元春一步登天,在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

想想手握近两万兵马的彭城侯,贾政热血上涌,涨的脸颊通红。

到底是久经宦海,荣国府的轿子刚进宁荣大街,贾政就出声吩咐道。

“暂且先不入府,将轿子停在一个安静处。”

轿子落地,轿外一片安静,贾政这才开始复盘闺女此时封妃的政治意义。

王宁远能察觉到世家和士绅集团的想法,陛下没有理由想不到。

若国朝改名换姓,士绅集团的利益更容易得到保证,勋贵们局面更加复杂。

此时封妃,陛下明显是在拉拢贾史王薛四家。

“来人哪?”

贾政说完,轿子外就传来回应声。

“老爷!”

“找几个机灵的严密注意东华门外的动静,谁家被紧急传召进宫更要格外注意。”

有义忠亲王前事,如今太子的位置可没有那么牢稳。

贾政心里想着,嘴里不由就小声念叨出来。

“陛下在东宫告之封妃之事,莫不是在暗示于我。

伏家真的已经能左右朝局!”

突然封妃,贾政再想当墙头草可就不那么容易喽。

哪怕贾政在如何给北静王解释,南北两王以后也必会提防。

封妃之事已经无法阻挡,可贾政心里却百转千回,一时还真无法做决断。

“不回府,去准备马车,去玄真观!”

荣国府的马车直奔城外玄真观。

只是这次贾政无论让道童如何传话,贾敬都没有见贾政。

回到府里,荣国府往日的颓气一扫而空,家仆更是有说有笑,厨房里已经在准备宴席。

问过下人这才得知宫里已经有宦官来府上讨过喜钱。

荣国府上下没有丝毫深沉,得到消息,虽然还没有正式旨意下来,已经按耐不住。

刑夫人满面笑容嘴里说着荣国府这次真的成了皇亲国戚。

贾赦没有一丝笑模样,反而问起贾琮的归期。

“琮儿倒是没辜负老爷平时的爱护。

去一次扬州将以前偷拿的那些玩意多补齐了。

上次来信说正月十八就能到京。”

贾赦哼了一声,“妇人之见。

那些个玩意本就是荣国府的,卖了也就卖了。

如今送回来的这些才是属于咱们大房的。”

这点里外刑夫人还能分不清,只是如今贾政成了国丈荣国府的爵位继承只怕真的会出意外。

“老爷,二老爷如今成了国丈,咱们大房的爵位?”

贾赦切了一声,“我那个好二弟如果还惦记爵位反倒好了。

老爷我如今巴不得将爵位让给二房。”

“老爷说什么胡话?”

‘不愧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你懂什么!

以后琮儿给你银子你就接着,再哭穷问他要,别怪老爷我收拾你。

还不赶紧到老太太跟前要赏去。’

只能说三句好话,往后再说就是连贬带损,刑夫人早就不想伺候了。

刑夫人离开,贾赦立马让人准备酒菜,还大声嚷嚷着让人去请人牙子。

“老爷,牙行过了元宵才开门。”

贾赦抬手就将手边的茶杯扔到门坎上。

“蠢才,有银子他们能不挣。

去找相熟的人牙子,让她带上最出色的姑娘来。”

下人无奈只能乖乖的去做事,只是嘴里难免嘲讽大老爷不知轻重。

如今府里的大姐儿等妃,作为大伯的大老爷居然还想着纳妾。

贾赦自然有自己的想法,都国丈了,难道还不分家。

贾赦的所作所为自然传进老太太的耳朵里。

贾政哪怕知道也只能苦笑摇头。

老太太忍着心里的火气笑呵呵的吃完宴席。

期间更是高兴的直接打赏了府中下人一季的月钱。

强顶着精力安排完酒宴的王熙凤听到老太太又开始大把撒银子更是头疼。

只是王熙凤都快将王夫人脸上盯出窟窿,王夫人也依然无所表示。

酒宴结束,女眷们移步到荣禧堂暖和喝茶聊天。

这会王熙凤总算有机会问王夫人银子的事。

打赏宫里宦官已经算是额外支出,如今府上现银勉强够付府里下人的月钱。

听王熙凤说完,王夫人闭着眼睛盘着佛珠。

“府里大喜,你二姑和宝钗人没到,礼也没到?”

王熙凤瞬间明白了王夫人的意思,却也不得不解释道。

“宝钗一入冬身子就不好,前几日还拿着府上的帖子去请了张老郎中。

这个时候去借银子是不是,如今可还没出正月呢!”

“那个张友士,东府蓉儿媳妇不就是他看的,最后还不是没有起色。

简直是乱花银子,还让荣国府欠了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