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  第480章 谋士斗法

乌巢的血腥之夜过后,官渡战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

双方都在默默地舔舐着伤口。曹营之中,哀嚎遍野,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曹操本人臂膀中箭,虽然没有伤及要害,但战败的阴影,如同乌云般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而在燕军大营,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气氛同样凝重。此战的惨重伤亡,让所有人都收起了轻敌之心。

战争,暂时从金戈铁马的正面交锋,转向了没有硝烟的心理战场。

“听说了吗?曹阿瞒在乌巢被赵将军一枪差点挑了,吓得屁滚尿流!”

“何止啊!我听说他带去的五千虎豹骑,没一个活的!他自己也中了毒箭,活不过三天了!”

贾诩的计策,简单而有效。他派出无数的探子,将这些“小道消息”传遍了整个曹营。谣言如同长了脚的魔鬼,不断侵蚀着曹军本就脆弱的军心。

许都,兖州牧府。

程昱看着前线传来的战报和情报,愁眉不展。他知道,如果任由这种谣言发酵,大军将不战自溃。

“来人!”他眼中闪过一丝狠色,“给我散布消息!就说乌巢之战,乃是我军诈败之计!目的就是为了引诱袁军主力出动,我军虽损失数千人,但袁军死伤过万!袁昊外强中干,不日即将粮尽!”

一场无形的战争,在两军之间展开。双方的谋士,如同最高明的棋手,用人心和谎言作为棋子,进行着殊死搏杀。

燕军大营,帅帐。

“陛下,曹军士气已泄,我军兵精粮足,正是一鼓作气,全歼曹贼的大好时机!”大将张合兴奋地请战。

不少将领纷纷附和,都想趁此机会,毕其功于一役。

袁昊也有些心动,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荀彧。

“文若,你怎么看?”

荀彧缓缓起身,他那张儒雅的脸上,带着一丝凝重:“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宜主动进攻。”

“为何?”

“曹军虽败,但其主力尚存。曹操此人,愈是逆境,愈是坚韧。我军若强攻其坚固营寨,必将付出惨重代价。所谓困兽犹斗,何况是曹操这头猛虎?”荀彧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我军已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只需‘以静制动’,稳守大营。曹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军心不稳,不出一月,必生内乱。届时,我军再以雷霆之势出击,方可一战而定!”

袁昊听完,恍然大悟。他被胜利冲昏的头脑,瞬间冷静了下来。

“文若之言,乃金玉良言。传我将令,全军转入防御,加固营垒,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战,违令者,斩!”

时间,一天天过去。

官渡的夏天,潮湿而闷热。数十万大军挤在一起,营寨中的卫生条件急剧恶化。

一场可怕的瘟疫,如同幽灵般,在曹军大营中悄然降临。

起初只是零星的士卒上吐下泻,高烧不退,但很快,疫情便大规模爆发开来。曹营之中,病倒的士兵成千上万,哀鸿遍野,军中的郎中束手无策。

这个消息,自然瞒不过张星彩的“魅影”。

当袁棠得知此事时,她立刻找到了袁昊。

“兄长,医者仁心。虽然他们是敌人,但也是一条条生命。请允许我,率领医护营,救治他们!”袁棠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胡闹!”袁昊还未开口,一旁的张合便急道,“两军交战,你死我活!去救敌人?万一他们是诈降,趁机作乱怎么办?”

袁棠却摇了摇头:“张将军,战争是将军的事,救人是医者的事。再者,此举非但无害,反而有利。若能救治曹军俘虏,彰显我大燕仁义之师的风范,必能瓦解曹军斗志。人心,有时候比刀剑更有力量。”

袁昊看着自己这位心怀大爱的妹妹,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好!我准了!但我有一个条件,你必须确保医护营所有人的安全!”

很快,在燕军大营外,一片特殊的营区被建立起来。数千名被俘的曹军病患,被集中到这里接受治疗。

袁棠率领她的医护营,日夜不休。她用青蒿、艾草等草药,熬制出预防和治疗瘟疫的汤药,亲自为重病者喂药、擦拭身体。

“喝下吧,喝了就会好了。”

“别怕,我们不会伤害你们。”

在袁棠和她手下那些善良的女医官的照料下,许多濒死的曹军士兵,奇迹般地康复了。

“燕王仁义!”

“袁姑娘是活菩萨啊!”

这些被治愈的俘虏,被释放回曹营。他们将自己在燕营的所见所闻,告诉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时间,曹军军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士兵开始私下议论,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逃亡潮。他们宁愿冒着被督战队斩杀的风险,也要逃到对岸去,因为在那里,有能救他们命的“活菩萨”。

曹操得知此事,气得吐血,却又无可奈何。他总不能下令,不准自己的士兵接受敌人的救治吧?

屋漏偏逢连夜雨。

坐镇青州的袁立,在此刻又送来了一条毒计。他派人秘密勘察了地形,发现官渡水上游有一条不起眼的支流,正是曹军汲取饮用水的主要来源。

“传书兄长,掘开此河上游河堤,不必水淹,只需将沿途的沼泽污水、腐烂之物尽数冲入河中,断其水源!曹军无洁净之水饮用,瘟疫必将愈演愈烈,不出十日,必移营!”

袁昊当即采纳此计。

三日后,曹军赖以为生的那条河流,变得浑浊不堪,腥臭扑鼻。士兵饮用后,病情更加严重。

曹操别无选择,只能下令拔营,后撤三十里,另寻水源。

而就在曹军混乱移营之际,张星彩的最后一个杀招,也悄然而至。

她伪造了一封曹操写给降将蔡瑁、张允(原刘表部下)的密信,信中言辞恳切,称赞他们“深明大义”,并许诺战后让他们总领荆州水师。

这封信,被“魅影”用一种巧妙的方式,送到了曹操的心腹大将,也是其宗亲夏侯惇的手中。

夏侯惇本就对这些荆州降将心存芥蒂,看到这封“密信”,顿时怒火中烧,立刻拿着信去找曹操对质。

本就因战败、瘟疫、断水而焦头烂额的曹操,看到这封信,心中的疑心病被无限放大。他想起赤壁之败,就是因为轻信了这些荆州水将。

“反了!他们都想反了!”

盛怒之下,曹操竟不加详查,直接下令,将蔡瑁、张允二人,以及他们麾下的数名荆州籍校尉,全部斩首示众!

此令一出,曹营中数万荆州降卒,人人自危,军心彻底崩溃!

至此,战局的天平,已经完全向袁昊倾斜。

曹操的二十万大军,被瘟疫、内乱、缺水、断粮折磨得不成人形,已然是一支败军。

而官渡对岸,燕军大营之中,十万将士,兵精粮足,士气如虹。

他们像一群耐心的猎人,静静地等待着,发出最后一击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