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镇,农村信用社。
孙立国冲泡了一缸子茶水递给李哲,“老弟,你的运气是真好,最后一波福利让你给抄上了。”
“孙哥,啥意思?”李哲被这没头没尾的话说蒙了。
孙立国小声说道:“上面刚下了文件,无息贷款停止新增发放。年后再来信用社贷款,就要算利息了。”
对于这一点,李哲是有心理准备的,只是不知道具体的时间。
这件事对于他的蔬菜大棚扩建计划确实有一定的影响。
李哲有两种扩建模式,第一种就是和家人、朋友一起成立蔬菜公司,租赁集体土地大规模的种植,并且自产自销。
第二种模式,跟普通的农户合作,交给他们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帮着他们从信用社贷款,同时签订蔬菜收购协议,并且将蔬菜协议加价转卖给京城市蔬菜公司。
第一种扩建模式,李哲说了算,哪怕再次贷款会增加利息,影响也不大,无非是少赚一点。
但第二种扩建模式,需要和农户合作,让农户自己从信用社贷款,村里人的日子都不是很宽裕,无息贷款和有利息的贷款对于他们来说影响不小,很多人可能会因为这一点望而却步。
不过,李哲思索了没多久,神色又轻松了下来,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反过来想想,贷款利息其实也是一种筛选和门槛,将那些种植反季节蔬菜积极性不高的人挡在外面。
一开始将门槛提高,能筛掉一些浑水摸鱼的人,也是一件好事。
就像李哲当初成立大营村蔬菜合作社,要求社员每月缴纳4元社费,就是故意提高加入门槛,看热闹您就在外面看,这屋子地方小,站不下。
“孙哥,您听说过京城市蔬菜公司吗?”
孙立国笑道:“老弟,这个公司我还真听过。”
这下轮到李哲意外了,“您跟这个公司打过交道?”
“那倒没有。这里面的关系有点复杂,农业部提出了菜篮子工程计划,其中就包括农行的菜篮子工程专项贷款,这京城市蔬菜公司就是贷款大户,蔬菜的收购、储存、运输都要依赖周边农行和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上边早就跟我们打过招呼,这属于优先级的‘大客户’。”
孙立国说完,下意识地问:“这家公司想收购你的反季节蔬菜?”
“对,他们总经理刘建华找的我,很有诚意。但您也知道,我总共就建了十几亩大棚,那点产量还不够他们塞牙缝,所以,我就想着再扩建蔬菜大棚的规模。”李哲喝了口茶水,继续说: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我想着把种植蔬菜大棚的技术教给村民,让他们也跟着我一起种植蔬菜大棚?您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
这也是李哲今儿个来的关键目的。他想要扩建蔬菜大棚规模,离不开信用社和当地政府的支持。
其他的不说,就一个资金问题就绕不过去。
这年头村里人都不富裕,想建造蔬菜大棚,大多数人都得去信用社贷款,没有信用社的支持,李哲的扩建计划根本无法施行。
孙立国立刻猜中了李哲的想法,去年他支持李哲建蔬菜大棚,就是希望他能带动其他农户一起来信用社贷款。
“老弟,咱们关系这么熟了,我实话跟你说,我们每年都有放款任务。今年没了无息贷款政策,让农户贷款的难度更大了,我是打心眼里支持你这个计划。
不过,这里面也存在一些隐患,咱们还得先研究研究。”孙立国端起暖壶,给李哲续了一杯水,
“无息贷款是从八三年开始发放的,很多贷款都办理了延期,最长期限是五年,也就是88年到期。结果大部分贷款都收不回来,再加上‘父债子还’的政策影响不好,所以,无息贷款就暂停新增发放了,虽然还没有完全暂停,但我估摸着……也快了。
同时,上面要求严格处理不良债务问题,以后,不良债务也会成为信用社的‘核心’考核。我们压力很大啊。”
李哲听明白了,“您是担心农户种植蔬菜大棚亏了钱,还不上贷款。”
“没错,我就是担心这个。李老弟你的本事我是相信的,你借钱,我也是一百个放心。但那些村民我信不过,他们可没你这本事,万一大棚建起来,没赚钱,反倒亏了钱,又是一笔烂账。”孙立国瞅了瞅外面,叹道:
“到了年根,我们的信贷员一直在外面催收,结果呢?集体企业的负责人失踪了,个人贷款的村民也找不到人,快愁死我了。”
“孙哥,您的担心是对的,这个问题确实要考虑。”从李哲的角度看,提高信用社的贷款难度并不是什么坏事,贷款额度就那么多,别人都贷走了,他拿什么扩建蔬菜大棚。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我说要教村民种植蔬菜大棚并不是一句空话。
我会成立一家公司,雇佣一些有经验的技术员,给那些想种蔬菜大棚的农户上课。并且,从买建材、建大棚、育苗、移栽、搭架、施肥、打药……我们都会派技术员亲自指导。
蔬菜出现病害,我们也会帮着处理,在种植技术方面我绝对不会藏私。
保证村民能把蔬菜种出来,能赚到钱,让他们有能力偿还信用社贷款。”
孙立国摸着下巴,反问:“老弟,那你图个啥?”
李哲笑了笑:“我们会和农户签订一份蔬菜收购协议,约定好蔬菜成熟后,以固定的价格收购蔬菜,然后,我们公司会将蔬菜转卖给京城市蔬菜公司。”
孙立国是金融系统的,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笑道:“老弟,要不说你能赚钱呢。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就算是不种蔬菜大棚,干别的一样赚钱。”
“孙哥,您就别夸我了,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李哲继续总结道:“我们公司教授种植技术,村民负责种植蔬菜,信用社负责提供贷款业务,京城市蔬菜公司负责收购和销售。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的闭环,大家都能受益,您觉得怎么样?”
孙立国没有立刻回答,认真地想了想说道:“不错,我觉得这个主意挺好。比村民们自己鼓捣那些乱七八糟的项目要好……”
说着说着,他仿佛又想到了什么,“对了,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农户跑到信用社贷款,为了能顺利办下贷款,他申报的项目是符合规定的,但他拿到钱就去干别的了。
南关村有一户姓陈的就是,说是要开个砖窑,前些日子我们去考察进度,结果连个坑都没有。
再去他家问,家里人也不肯说,后来还是跟邻居打听才搞清楚,那小子拿着钱去了南方做生意……
我担心有人打着种植蔬菜大棚的幌子,拿着贷款干其他事。”
“是有这种可能。我们到时候可以采取一些监管措施,比如说,农户想要办贷款,首先要加入我们蔬菜合作社,我们合作社会和信用社一直有联系。
建大棚先从挖地基开始,动工前,我们会通知信用社大概需要多少钱,信用社先拨给他们一部分施工款。
之后,我们合作社会去检查,大棚的地基挖好了,再发放购买建材的贷款。
所有的贷款都是分批发放,一旦发现对方挪用贷款,后续贷款就全部停止发放。”
孙立国点点头,其实这种办法谈不上多高明,信用社也能想到,只是实施起来难度较高。现在李哲的蔬菜合作社愿意帮忙监管,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老弟,你的这个扩建大棚的计划,我个人非常支持。你继续推动,我也向上级领导汇报,争取他们的支持。”
李哲道:“孙哥,我也知道,这事不是您一个人说了算,如果需要走动关系,您跟我说一声,咱哥俩一起想辙。”
孙立国小声提醒:“政府那边也能说上话,你也要提前走动走动。”
李哲点点头:“这两天我会去拜访陈镇长。”
蔬菜大棚的规模越大,利益越多,李哲一个人根本吃不下,大家一起赚钱才能长久发展……
……
大营村,村北。
夕阳西下,林小虎将最后一卷大棚的草帘子放下,累得双臂发酸。他也不嫌冷,直接一屁股坐在夯土墙上,目光无神地眺望远方。
虎妞的到来把他对未来的憧憬击得粉碎。
有虎妞盯着,他也不敢主动靠近青禾了,一想到这,他的心就有些痛。
忽然,看到一辆绿色的卡车开过来,他习惯性地走了过去。这辆每天都开往京城的卡车,总能给他一种新鲜感,哪怕只是和车上的人聊两句,也能让他觉得,自己距离京城更近了。
他见到李哲从车里下来,立刻屁颠颠地跑过去,“李哥,您回来了!”
李哲瞅了他一眼,“小虎,脸色怎么这么难看?生病了?”
“没有,昨儿个没睡好。”林小虎挠挠头,讪笑了一声。
李哲也没多问,吩咐道:“你去通知大家伙,忙完了去三号棚领工资和过年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