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  第243章 抓捕

永和县的清晨,静谧而祥和。阳光轻柔地洒在这片土地上,家家户户已然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田间地头,农民们扛着农具,弓着背,辛勤地翻耕着土地,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手工作坊里,工匠们早已燃起炉火,专心致志地打造着各类器具,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交织成一曲劳作的乐章。那些家境较为富裕的人家,孩子正背着书包,欢欢喜喜地朝着文部的官办学堂走去,稚嫩的笑声在街巷中回荡,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开启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远处的官道上,忽然扬起一阵尘土,伴随着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一支约千人的队伍正朝着永和县开进。士兵们身着坚固的甲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头上的飞牃盔更是增添了几分威严与冷峻。他们手中紧紧握着燧发火枪,眼神坚毅而锐利,他们执行一项任务——抓捕永和县所有司法官员。

路上已传来吱呀的木门开合声。王老汉挑着两筐新摘的茄子往集市赶,扁担在肩头颤出细碎的露珠。街角茶肆的伙计正往炉膛添柴,火苗蹿起的噼啪声里,忽然传来马蹄声如闷雷滚过。

"官军?"茶肆老板眯着眼望向官道。晨光中,一千黑甲士兵如铁流般压来,飞牃盔在朝阳下泛着冷光。当先将官手举尚方宝剑,剑穗上的血玉坠子晃得人眼晕。

队伍如黑色的洪流,迅速而有序地涌入永和县。百姓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惊恐地望着这些不速之客。士兵们分成数队,朝着县衙以及各个司法官员的宅邸奔去。一时间,整个县城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其中一队士兵如饿虎扑食般直逼法院法官陈大人的府邸。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透着一股威严。带队的将领一挥手,几个身强力壮的士兵立刻上前,“咚咚咚”地猛砸大门,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刺耳。

“谁啊?一大清早的,何事如此慌张!”门内传来管家不耐烦的声音。

“奉陛下旨意,速速开门!”将领高声喊道,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多时,大门缓缓打开,管家探出头来,还没来得及看清状况,就被士兵们一把推开。管家一个踉跄,摔倒在地,惊恐地看着如潮水般涌入的士兵。

陈法官正在书房里翻阅着卷宗,听到外面嘈杂的声响,心中一惊,赶忙起身查看。刚走到门口,就与冲进来的士兵们撞了个正着。

“你们这是干什么?这是我家,你们怎敢擅自闯入!”陈法官瞪大了眼睛,愤怒地吼道,试图以威严吓退众人。

这时,人群中一个有些见识的邻居站了出来,壮着胆子说道:“你们这些军官,莫要乱来!法官乃朝廷文官,岂是你们说抓就能抓的?你们此举不合规矩!”

带队的将领脸色一沉,眼神中闪过一丝寒意,他缓缓举起手中的尚方宝剑,剑身反射出的寒光在墙壁上晃动,犹如一道冰冷的闪电。“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了!”将领大声喝道,“此乃陛下御赐的尚方宝剑,我等奉陛下旨意,前来缉拿永和县涉案的所有司法官员。谁敢阻拦,便是抗旨不遵,休怪我等刀剑无眼!”

众人听闻,顿时吓得脸色苍白,那邻居更是双腿发软,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几步。

陈法官的脸色瞬间变得如同白纸一般,原本挺直的身躯也微微颤抖起来。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有如此变故。“我……我究竟犯了何罪?……为何要抓我?”陈法官声音颤抖地问道。

将领冷哼一声,说道:“到了京城,自然会让你明白。现在,乖乖跟我们走!”说罢,一挥手,两名士兵上前,将陈法官架了起来。

陈法官挣扎着,喊道:“我冤枉啊!定是有什么误会……”但他的呼喊声很快被士兵们的脚步声淹没,他被强行带出了家门。

街道上,百姓们远远地围观着这一幕,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恐和疑惑。这支由士兵和被押官员组成的队伍,缓缓朝着城外走去,而永和县的上空,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

在襄平京城,气氛说不上好和坏,却透着一种异样的压抑。一方面,各地赶来的学子们正翘首以盼会试科考的结果,他们日夜苦读,只为能在这场决定命运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踏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抱负。贡院外,学子们或是焦虑地踱步,或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猜测着自己的成绩,神色中满是期待与忐忑。

另一方面,学子们,已然在为接下来的殿试做准备。他们日夜研习经典,练习策论,力求在皇帝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才学,谋得一个好前程。然而,此时京城中却弥漫着另一件大事带来的紧张氛围。

皇帝李云湛因永和县擅自判了一个士兵死罪,公然违背他定下的文武分治规矩,竟要下令杀了永和县所有司法官员。这一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堂之上激起千层浪。期间,不少官员念及律法的公正与仁慈,纷纷向陛下求情,希望能从轻发落,给这些官员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李云湛心意已决,凡是求情的官员,均被罢黜官职。

这一系列举动,让满朝文武深刻认识到陛下对文武分治规矩的坚决维护以及触犯规矩的零容忍态度。一时间,朝堂上下人人自危,官员们在行事时愈发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慎,触怒龙颜。

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京城中的氛围愈发微妙。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百姓,还是朝堂之上的官员,都在关注着这件事的发展。大家都在猜测,陛下是否真的会将永和县所有司法官员处死,而这件事又会对大雍的朝堂格局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随着永和县被押解官员的队伍逐渐接近京城,整个京城仿佛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一场风暴的降临。学子们的科考之事,似乎也在这股紧张的气氛中,被暂时搁置在了一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即将到来的这场对永和县官员的处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