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生60:从捡漏工业废墟开始致富 >  第257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

刘永才的话像块沉重的石头一样砸在专员心里。

他既不敢真把事情闹大,又被县委催得火烧眉毛,急得在屋里直转圈:

“刘队长,您这不是为难我们吗?”

“是你们先为难瓦窑大队的。”刘永才道。

“刘队长,算我求您了行不行?您就回吧!”专员双手合十朝着刘永才拜了拜。

刘永才往床头一靠,二郎腿翘得稳稳的:

“我不走!得让你们知道什么叫请神容易送神难!”

专员眼珠一转,从口袋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露出一些花花绿绿的水果糖:

“这是我给我家小子留的,大白兔的!您拿着路上吃,就当给我个面子。”

刘永才瞥都没瞥:“小孩儿才吃这玩意儿,我一把年纪,不爱甜的!”

“那……那我让人套辆大骡车送您?”专员急得直搓手,“让饲养员把最壮的骡子牵来,铺上新褥子,保管比县委干部下乡坐得还舒坦。”

“不必!”刘永才指了指墙上的标语,“上面写着‘实事求是’,你们办的这叫啥事?要么拿文件来定我的罪,要么喊全公社的人来听我辩白,不然我就在这住下了——反正这儿的伙食比队里好多了!”

专员见软的不行,干脆来硬的。

他猛地一拍桌子:“刘永才同志!你这是抗拒组织安排!再不走,我……我让通讯员给你家捎信,说你不肯回去主持生产,耽误了大队日常工作,让你们的社员们都评评理!”

这话刚出口,刘永才“噌”地站起来,反倒把专员吓了一跳。

只见他指着门口:“你去捎信试试!我们瓦窑大队的社员最懂事理,他们都知道我为啥不走!都会支持我!”

专员苦丧的脸,活像被霜打了的茄子:“我算是服了您了!”

说着就转身出去了。

刘永才对着他的背影冷哼一声,兀自躺床上休息。

心里却在犯嘀咕:赵瑞刚这小子在搞什么?为啥托人捎信儿让自己赖着不走?

时间刚过去半小时,调查组的专员又满面春风地回来了。

身后还跟着两个食堂的小帮厨,捧着大大的托盘。

“快快,都摆上!”专员一挥手,两个小帮厨麻溜地把托盘里的东西摆在了桌子上。

刘永才瞬间被香味儿吸引,定睛一看,竟然是一盘红艳艳的红烧肉和一碗白光光的大米饭。

在这年景里,这待遇可比公社书记还体面。

专员拉扯着刘永才坐在桌子旁,殷勤地给他夹菜。

刘永才咽了咽口水,道:“别以为几块肉就能堵我的嘴!”

专员笑眯眯道:“先吃饭,这可是我用自己的津贴专门给您换的红烧肉,就当我给您赔礼道歉了。”

刘永才想了想,反正也到饭点了,立即大快朵颐起来。

不过片刻,一盘肉就见了底,连盘底的汤汁都被他拌着米饭刮得干干净净,最后还用舌头舔了舔嘴角的油花。

专员看得眉开眼笑,刚要开口,却见刘永才把空碗一推,往床沿上一躺,双手枕在脑后:“吃饱了,歇会儿。”

“哎?您这……”专员的笑容僵在脸上,

“肉也吃了,饭也饱了,咱该回去了吧?我亲自送您!”

刘永才眼皮都没抬:“谁说吃了你的肉就得听你的话?我刚才说了,要么开大会澄清,要么拿县委的文件来——少跟我耍这套。”

专员一阵语噎,原本想着趁他吃得高兴,顺利送他回去的。

不成想这刘永才竟然吃了秤砣铁了心,任他如何威逼利诱都无济于事。

专员实在没辙,刚才有多殷勤,现在就有多憋屈。

他忍不住双手薅了薅头发,转身愤愤出去,让门外的通讯员赶紧往县里打电话:

“快!跟领导汇报,这刘永才死活不肯走!”

末了还扬天哀叹了一句:“这活儿没法干了!”

鞍阳县,一零二研究所。

冯一涛捏着电话听筒的指节都有些泛白。

作为鞍阳县龙头单位的所长,平时连县委领导见了他都客客气气的。

可此刻,面对听筒里公安局长的声音,却压不住胸腔里的火气。

“李局长,我儿子那事到底咋样了?”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强装若无其事,“其实就是个误会,年轻人一时糊涂……”

“冯所长,”电话那头的声音透着为难,“性质不一样啊。报案人脖子确实有伤,卫生院给开了证明。还有两个目击证人,这罪名……不好办啊。”

冯一涛猛地攥紧拳头:“我不管什么性质!冯辉是我们所的技术骨干,而且马上要调入京城工作。不能耽误了他的前程!你就说,能不能保下来?”

“目前还在补充侦查,”李局叹了口气,“我能保证的是,在定罪前,看守所的同志不会让他受委屈。”

冯一涛气得差点把听筒摔了:“不受委屈?我要的是他出来!”

但对方只重复着“按程序走”,他只好狠狠挂了电话。

办公室的门被冯一涛踹得晃了晃,文件柜里的图纸哗哗作响。

他走到窗边,望着研究所门口“机密单位,闲人免进”的闪闪发光的牌子,胸口堵得发疼。

要不是赵瑞刚和胡秋菊俩人带着瓦窑大队的人坏小辉好事,说不定他们的计策早就成功了!

胡秋菊有背景,不好对付,但赵瑞刚一个瓦窑大队的知青,难道自己还收拾不了吗?

“赵瑞刚……瓦窑大队……”

他咬着牙念这几个字,忽然想起前几天马松山带着瓦窑大队的把柄求到自己这里。

冯一涛眯了眯眼睛,嘴角忍不住一勾。

估计现在,瓦窑大队肯定乱成了一锅粥,那赵瑞刚应该也被牵扯进去了。

毕竟这个时候,“通匪”和“倒卖军火”这种政治错误,足够扒他们一层皮。

他坐下来,立刻又摇通了县委调查组的电话,这次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

“是调查组吗?我是一零二所的冯一涛。问问刘永才那案子,审得咋样了?定了罪赶紧通报,也好给瓦窑大队那些人提个醒。”

听筒里沉默片刻,传来个略显敷衍的声音:“还没正式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