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十国风华 >  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断后路

“你怕?”

刘仁赡终于开口,声音里满是失望与愤怒,他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陶碗都被震得跳了起来:“我刘仁赡守寿春十个月,宁愿自己啃树皮、喝稀粥,也没让士兵苛待百姓分毫!我教你忠君爱国,教你宁死不降,你却在这时候想着逃?你对得起南唐的百姓,对得起陛下的托付,对得起我这个父亲吗!”

“爹……”他还想要求情,声音却卡在喉咙里。

就在众人以为会从轻发落时,刘仁赡突然收回手,猛地后退一步,目光扫过在场的百户长与边镐,声音冷得像寿春冬日的寒冰,没有一丝波澜:“来人啊!将刘崇谏推出去,斩首示众!”

“将军!不可啊!”

边镐猛地回过神,连忙上前劝阻道:“少将军虽有错,可他毕竟是您的亲儿子,又是一时糊涂!如今正是守城的关键时刻,斩了他,不如……不如戴罪立功,如何?”

两名百户长也愣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迟迟没有动手——谁都知道刘仁赡疼爱这个小儿子,此刻竟要亲手斩了他,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刘崇谏更是吓得面无人色,挣扎着想要挣脱绳索,哭喊着:“爹!我错了!我再也不敢逃了!求您饶我一命!求您了!”

刘仁赡却闭紧了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铁石心肠,他对着百户长厉声道:“愣着干什么!军法如山,难道要我亲自动手吗?他是我儿子,更是南唐的将士,临阵脱逃,按律当斩!今日斩了他,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在寿春,无论是谁,都不能坏了守城的规矩!”

“喏!”

百户长不敢再迟疑,上前架起瘫软的刘崇谏,朝着门外拖去。刘崇谏的哭喊声越来越远,最终被府外的风声淹没。

刘仁赡僵立在原地,背对着众人,肩膀微微颤抖,却始终没有回头。边镐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老将军这一刀,斩的是儿子,更是自己的心头肉,可为了寿春的军心,为了南唐的忠义,他别无选择。

议事厅内再次陷入死寂,只有烛火跳动的声音,映着刘仁赡孤单而决绝的身影,为这座困守的城池,添了几分悲壮与沉重。

……

李重进的中军帐内,两份密函平铺在案上,烛火的光映着纸上的墨字,也映着他沉凝的神色。左侧军报写着“紫金山前锋寨已破,杨骏率军占据寨垒,南唐残部退守紫金山大营”,右侧则是“寿春城内,刘仁赡斩子刘崇谏于城头,示众三日以明军法”——两条消息一前一后送到,像两块石头,重重压在他心头。

他拿起两份密函,反复看了几遍,最终放下纸张,靠在椅背上,长长叹了一口气,声音里满是复杂的感慨:“看来,这刘仁赡是要自断后路啊……”

身旁的参军翟守珣闻言,凑上前道:“将军,刘仁赡斩亲子以立军威,无非是想稳住寿春军心,可寿春粮尽已十月,就算他手段再硬,怕也撑不了多久。如今咱们又拿下了紫金山前锋寨,李景达的援军被拦在半路,寿春已成孤城,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时间问题?”

李重进摇了摇头,指尖轻轻敲击着案面,叹了一口气:“你不懂刘仁赡。此人一生征战,最是刚烈,他斩了刘崇谏,不仅是立威,更是断了自己的念想——连亲子都能舍,还有什么不能舍的?他这是在告诉所有人,寿春守得住要守,守不住,他也要陪着城池一起亡,断了自己和手下任何‘投降’‘潜逃’的后路。”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紫金山的密函上:“再说紫金山,杨骏与赵匡胤这二人都是猛将,一战之下,竟然只破了前锋寨,虽说李景达的援军少了一道屏障,可若不能尽快彻底击溃紫金山的援军,等刘仁赡在寿春硬撑到援军靠近,咱们这几个月的围困,就白费了。”

翟守珣点头应道:“将军所言极是。那咱们是否要增兵紫金山,协助杨将军尽快拿下中军寨?”

李重进沉吟片刻,起身走到帐口,望着城外的夜色:“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时间,增兵是必须的,但不是现在。先让杨骏与赵匡胤稳住前锋寨,至于寿春……刘仁赡想自断后路死守,咱们就偏不让他如愿。传令下去,明日起,放缓对寿春的攻城节奏,只派小股兵力佯攻,耗着他的锐气,等紫金山那边有了结果,再全力破城。”

“喏!”

翟守珣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李重进一人。他拿起刘仁赡斩子的军报,再次叹气——这般刚烈的对手,可敬,却也可恨。寿春的战事,怕是不会这么容易结束的……

……

东京开封府!

宣懿皇后符金盏去世后的这段时间,宫中人的言行仍带着几分克制的哀伤,这也是郭荣第一次私下召见王朴。

王朴身着朝服,缓步走入御书房,见郭荣正坐在案后批阅奏折,鬓边的发丝比上次相见时多了几分霜白,不由上前躬身行礼,语气带着几分关切:“官家,皇后新丧,朝中诸事虽有臣等打理,但您也需多注意身体,莫要因政务过度劳心。”

郭荣放下手中的朱笔,抬起头看向王朴,唇边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语气却听不出太多情绪:“哈哈,寡人的身体,寡人自己清楚,无妨事的……”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目光落在王朴身上,带着几分探寻:“对了,王先生,今日召你前来,是寡人有一件事,想请教你的意见。”

王朴心中微动,他跟随郭荣多年,最是了解这位帝王的心思,他微微躬身,脸上露出一抹了然的浅笑,直接问道:“官家,您是想第二次亲征淮南?”

郭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化为赞叹。他站起身,走到王朴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王先生果然最懂寡人!不错,刚刚收到前线的战报,淮南战事已持续近一年,寿春久攻不下,紫金山援军虽受重创却未溃败,朕担心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