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的心里想的可不是所谓的鬼子多么难对付,兵力增加他们无法应付等问题。
要知道,就刚才何淑芳滔滔不绝念出来的东西,就足够让他们兴奋的了,一个个现在都干劲十足。
论这次战役哪里的战果最大。
那一定是华北地区。
华北方面军最开始的时候,原有的部队再加上从国内抽调的四个师团,共计有十二个师团。
这其中新组建的第5师团以及第10师团在杉山元和东久迩稔彦的命令下,前去夺回南苑机场。
但由于技不如人以及实力悬殊太大的原因,第十师团再次被全歼。
第五师团被打残,逃回了北平城。
到这里的时候,华北方面军就只剩下位于前线地区的十个师团。
战斗刚开始的时候。
人民军就在宋明远的带领下在吴桥县地区全歼鬼子的第40师团,至此,鬼子的十个师团还剩下九个。
为了保存实力,等待天皇裕仁以及日本军部的下一步作战计划,杉山元命令所有的日军部队开始施行龟缩**。
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等待援军。
华北这块风水宝地,不管是华北方面军,还是日本国内的天皇裕仁以及军部都是不会同意轻易放弃的。
但现在这种情况,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只能不停地往这里面进行投资。
“笑?”
“你们还在那笑!!”
“按照目前的态势,这两个情报消息一定是真的。”
“如果这五个师团都是甲种师团的话,光是来支援的兵力就已经接近二十万,这还不算上战场上遗留的九个师团。”
宋明远略显低沉的话语将会议室内的高级将领们打回了现实。
这倒不是说宋明远故意在贬低自己,抬高小鬼子。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最近,不管哪个方面的战役都太顺了,适当的敲打一下这些属下们还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在一旁沉默了许久的参谋总长陆明,先是咳嗽了一声紧接着开口。
“总座,诸位。”
“目前情况下,我们作战计划的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完成,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可能需要加大兵力的投入。”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陆明转头看向了宋明远。
他在等宋明远的反应,如果说对方不同意增兵的话,他接下来的话语就可以不用讲出来了。
会议室内短暂地安静了几秒钟。
宋明远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个声音在会议室内回荡,其目光深邃地望向墙上的作战地图。
几秒钟过后,宋明远依旧没有说话,但左手一挥示意陆明继续说下去。
陆明清了清嗓子,声音就再次响起。
“我刚才粗略地计算了一下,鬼子正面战场上的兵力再加上后面来支援的兵力,总兵力可能会超过三十五万人。”
“反观我们这边,目前步兵师有七个,装甲师有五个,炮兵师和火箭炮师各有三个,总计兵力为十二万多人。”
“连鬼子一半的兵力都没有,因此,我建议抽调兵力参战。”
“我的计划如下:”
“1.本着就近的原则从南部战区调调两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部队暂时补充到中部战区进行作战;”
“2.利用装甲师的大优势进行突袭作战,将鬼子的部队一分为二,一部分一部分地解决掉。”
陆明说的这些都是大的战略方向,具体该怎么去实施,那都已经是后话了。
“总座,这就是目前计划中需要修改的地方。”
宋明远在其说完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开始计算了起来。
东部战区现在只有两个步兵师,装甲师剩下一个,炮兵师和火箭炮师也只剩下两个,所以这边肯定是不能动的。
唯一能动的就是南部战区。
两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的加入,就相当于增加了三万多人的兵力。
而陆明所说的第二条,宋明远也已经明白了过来。
按照陆明的说法就是,既然鬼子喜欢摆一字长蛇阵,那我们也来一次。
将手里的六个装甲师派出去四个,突袭作战,在保定、安新、任丘、文安。满城以及徐水一线拉开架势等待着日军的支援部队。
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正面战场的部队需要迅速拿下这些“坚城”。
这就是最终补充完整的作战计划。
陆明等了半天,见宋明远没有说话以为是自己的计划不够完美,需要重新修改或者制定。
下一秒。
“啪啪啪!!”
宋明远的掌声响起。
“下面的作战计划就按照陆总长的意思来,命令贺敬之立即调遣部队进入华北,1号之前必须给我赶到;”
“此外,详细的作战计划总参谋部需要尽快制定出来,由你我审核以后立即下发部队,这条命令最为紧急;”
“最后一点,我希望各位都收一收浮躁的毛病,这一仗至关重要,我不希望出现任何问题。”
掌声过后,宋明远说话的声音响起,下达了三条作战命令。
“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室内,包括陆明在内的众人一同齐声回答,并立正敬礼。
短暂的会议结束后,各师的师长们并没有着急回去,而是留下来蹭了一顿饭。
抽调兵力的命令以及修改作战计划具体细节的命令是同时下发的。
贺敬之这边也是快速地响应,总参谋部这边吃完中饭就开始研究作战计划。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看似风平浪静的背后,实则是暗潮涌动。
下午时分。
宋明远思索了一下,还是准备将南部战区这个胜利的消息先进行公布。
这个消息他权衡利弊了一下,绝对是利大于弊。
首先,畑俊六失败的消息不管是传回日本国内还是传到华北的鬼子耳中,绝对会让这些人自信心受到打击。
其次一点,畑俊六的失败可以促使国府在长江沿岸的攻势。
打到现在,陈诚的第九战区依靠着从宋明远这里购买的装备和日军进入了相持阶段。
如果说,这个消息传出,宋明远有理由相信这些国府内的主战派会毫不犹豫地发起第二次武汉会战。
说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