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从四合院开始混日子 >  第214章 返回京城

仅仅用了十天时间,这座氧气底吹顶炉就如同被建好,空旷的厂房内,宛如一座钢铁巨兽,巍峨耸立。它的建成速度之快,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紧接着,在陈平安沈默云这两位领导者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没有丝毫停歇,立刻投入到对该系统设备的调试工作中。

他们日夜奋战,废寝忘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将每一个环节都调试到最佳状态。

经过数日的紧张调试,所有设备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开始展现出它们的强大性能。

每一个部件都在精确地运转着,各项参数也都完美地符合预期标准。这一切都离不开团队成员们的辛勤付出和专业素养。

在确保一切准备就绪后,团队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将所有所需的材料一一准备妥当。这些材料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确保在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最后,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邀请了厂里的领导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开炉进行试验。

令所有人欣喜若狂的是,这次实验竟然一举成功!当结果呈现在眼前时,所有人都兴奋得欢呼起来。

这个成功不仅是对团队努力的最好回报,更是对这座氧气底吹顶炉性能的有力证明。

随后,大家迅速对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以确保这个成果能够被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在仔细研究和确认之后,实际操作流程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试验成功的消息迅速传开来,大家都为了这次成功的事业而感到高兴。

但陈平安并没有被这短暂的胜利冲昏头脑。

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一份神秘的特种钢配方表,仿佛这张纸就是他通往更高成就的门票。

陈平安凝视着手中的配方表,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决心。

他决定运用最新制造的氧气底吹顶技术来炼制这种特殊的钢材。这个决定并非轻率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试验的结果。

在紧张而有序的操作中,陈平安全神贯注地控制着每一个环节。

他熟练地调整着氧气底吹顶的参数,确保炉内的反应能够达到最佳状态。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一炉钢水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成功出炉。

看着那红彤彤、翻滚着的钢水,陈平安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指挥众人小心翼翼地将钢水倒入模具中,等待着它冷却成型。当钢水逐渐凝固,一个完美的钢锭展现在眼前时,陈平安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这块钢锭将接受信息系统的严格检测。

陈平安与众人紧张地盯着检测结果,每一个数据的跳动都牵动着他的心弦。

终于,检测结果出来了。

陈平安看着结果,新的特种钢不仅具有更高的硬度、强度和韧性,而且各项性能指标都远远超过了技术要求!

而且,这种钢材的某些特性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

陈平安平稳的心情也有些激动,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个突破性的成果不仅意味着他在科研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更有可能为整个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特种钢的性能,陈平安决定邀请京城坦克研究所的专业同志前来协助。

他知道,只有通过专业人士的严格测试,才能真正了解这种钢材的质量和适用性,让大家认同它,使用它,让它发挥其本身的作用。

否则它的性能再好也只会束之高阁,气质不用了。

很快,来自京城坦克研究所的专家们抵达了陈平安所在的实验室。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测试设备和专业的技术知识,准备对炼制的钢材进行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检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专家们对钢材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包括硬度、韧性、耐磨性等方面的评估。他们采用了各种科学方法和先进仪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经过紧张而细致的测试工作,最终的结果出来了。

这种特种钢完全符合建造坦克的技术要求!它不仅具有出色的强度和硬度,还具备良好的韧性和耐磨性,能够在恶劣的战斗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

这个消息对于陈平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在所有的测试都得到确认之后,陈平安怀着激动的心情,将所有的技术资料整理好。这些资料包含了钢材的成分、炼制工艺、测试数据等重要信息,是后续生产和应用的关键依据。

完成整理后,陈平安将这些技术资料带回了供应部。

他知道,这些资料将为后续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确保特种钢能够顺利投入使用,并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回到京城后,陈平安没有丝毫迟疑,直接去了部长办公室。

他轻轻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走了进去,刚叫了一声“部长”。

刘部长便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平安,你回来了,赶紧坐吧。”

陈平安点了点头,将手中的报告拿出来,递给部长,“部长,这是这次研究的详细报告,请您过目。”

部长接过报告,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陈平安找了个位置坐下,看着部长认真翻阅报告的身影,心中想着下一步要做什么。

这次的研究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荣誉,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在当前国际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任何一点科技上的突破都可能成为国家防御的重要力量。

部长看着报告,不时抬起头来询问一些具体的数据和细节,陈平安都一一详细解答。

经过一番仔细的询问和讨论,部长终于弄清楚了报告中的所有参数。

他放下报告,眼神中充满了赞赏,看着陈平安说道:“陈平安同志,这次你可是立了一大功啊!军方武器研究所专门打电话过来为你请功。”

陈平安听到部长的夸赞,心中涌起一股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