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让月托三兄弟深刻领略了汉家儿郎的"热情好客"之后,

张克立即着手收拾残局。

"老戚!"

张克一挥手,

百名精锐迅速扒下镶红旗的尸体衣甲,"带人换上这些皮,

去西边山道守着给晋军演场好戏!"

戚光耀咧嘴一笑:"明白!保准让晋州那群老爷们以为,

东狄蛮子还在山里蹲着他们呢!"

太行山脉的险峻地形,简直就是天然的伏击圣地——

两侧峭壁夹着羊肠小道,

随便扔几块滚石都能堵住万人大军。

更妙的是,狭窄的山路让军队无法展开阵型,

几百人足以拖住追兵数日。

"记住!"

张克拍了拍戚光耀的肩膀,"打几箭就撤,

别真玩命。"

张克踩着满地的箭矢残骸巡视关城,

突然一脚踹在蹲着的李玄霸屁股上:

"看个屁的蚂蚁!"

他指着城门洞里撞成肉酱的战马,"赶紧把那些碍事的牲口给老子挪开!"

"兄长!火油准备好了!"

吕小步兴冲冲地抱着陶罐跑来,

却被张克一个脑瓜崩弹得龇牙咧嘴。

咋不踢我了,换攻击方式了,脑门生疼。

"急个卵子!"

张克扯开嗓子骂道,"先去把东狄人的脑袋腌了!"

他掰着手指算账:"狗日的朝廷扣了老子三年俸禄,

不整点硬货冲KPI,真当咱们燕山卫是吃干饭的?"

韩仙蹲在城垛上嘿嘿直笑:

"兄长带兵啊,

打仗像绣花——"

话没说完就被飞来的马鞭吓得缩头。

确实,张克带兵打仗特别擅长搞土木,打灰圣体。

从深挖壕沟到搭建箭楼,活脱脱是支披着战甲的工程队。

用张克的话说:"战前多挖土,战时少流血。"

这理念倒是和老祖宗不谋而合——

当年李牧守雁门,不也是靠夯土墙把匈奴人气得跳脚?

"都麻利点!"

张克踹飞脚边的断箭,活脱脱像一个包工头,

他们需要快速收拾现场转移,免得夜长梦多。

张克下意识抬手想摘安全帽,

指尖却只碰到冰冷的铁盔。

他自嘲地笑了笑——

这具身体还记得在工地打灰的日子,

灵魂却早已在这乱世淬炼成钢。

"爵爷!

太原方向传来的急报!"

亲卫三子小跑着递上文书,羊皮纸上还沾着快马的汗渍。

东狄残部竟反咬晋军一口,

将近两千多条人命填进了月托三兄弟的杀局。

张克摩挲着情报卷轴,

眼底闪过一丝赞赏:

"有点意思..."这三个狼崽子凑在一起,倒真成了气候。

"叫韩仙过来!"

张克突然拍案而起,

羊皮地图在案几上哗啦展开。

距离燕山卫七十里,如果拿下可以和燕山卫——新东堡——井陉关

形成异世界版的“晋西北铁三角。”

韩仙搓着银锭进来时,

正看见自家张克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凌厉轨迹。

张克的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三个据点之间,

画出一道道死亡连线。

这就是他精心打造的燕山铁三角——

无论敌人打哪个点,

另外两个据点的精锐都能在半日内直插敌军后庭。

这地方现在都是牧场连就地补给都没有,

除非学鬼畜将军喊出,我们是食草民族,逼将士们吃草根树皮!

光是补给线就能把一个大国拖垮,更别说伪燕那群虫豸了。

"要是敢分兵三路..."

张克突然笑出声,

燕西平原早被他打成无人区,

敌军运粮队得先跟饿狼抢食。

真定府那些青壮他为啥非杀不可?

就是防着敌人搞"就近征发"——成为进攻他的前进基地。

真正的战略上的主动,

就是趁敌人进攻你前把他的战略进攻支点像瘸子腿那样踹瘸了,

等他准备好发现腿瘸了,战力直接削减五成。

这年头民夫运粮,走百里能吃掉一半!

"大哥!"

韩仙风风火火闯进来,

铠甲上还沾着血污,"正带兄弟们搬银子呢,啥事这么急?"

张克一把拽过他,

指着地图上那个完美的三角:

"看看咱的杰作!"

"不就是惦记井陉关嘛。"

韩仙撇嘴的样子活像个算命先生,"要不我费劲计划烧它作甚?"

张克瞳孔猛地一缩——

这厮居然预判了自己的预判!

"烧成白地,晋州那帮穷鬼修不起..."

韩仙的指甲在地图上刮出刺耳声响,"到时候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还不得乖乖送到您手上?"

张克突然咧嘴笑了。

井陉关年入万两不假,

可层层盘剥下来,

千户实际到手的不过三成。

吴德禄那王八蛋是拼了命吃空饷干到年入五千两,嗯,还写日记。

果然不正经。

在地窖里藏的五万两雪花银不就是这么来的?

"重建起码两万两..."

张克摩挲着下巴的胡茬,眼中精光闪烁。

按照大魏官场的规矩,

这种工程报个二十万两都算清廉——

至于是怎么算的?

文末给大家介绍一下计算规则。

"这事儿嘛..."

张克突然正了正头盔,"本将得去太原慰问廉将军。

毕竟老上司重伤,

不去看看说不过去。"

大魏的“修关经济学”

张克蘸着茶水在案几上划出一道道银钱流向图,

这他妈就是大魏官场的"雁过拔毛"法则:

"户部那群老爷大笔一挥——"

茶渍画出个夸张的圆圈,"两万两的预算,先扣四成'部费',美其名曰'火耗'!"

巡抚衙门转手再薅三成,账目上写的是"运输折损"

到卫所手里只剩四千两,经手小吏还得"润笔"

最后承包商拿到两千两,用的全是虫蛀木料和糠土

实际成本?

呵,八百两顶天了!

"知道老子为啥烧关了吧?"韩仙得意洋洋。

张克把茶碗砸在地图上,"按这规矩,没二十万两根本修不起来!"

韩仙掰着手指补充:

"现在晋王府的银两刚被抢了一波,

肯定让地方自筹..."

他忽然阴笑:"晋州那帮官老爷舍得掏自己的银袋子。"

至于为了避免被东狄覆灭不贪了好好修工程,

怎么可能?

晋州沦陷可以润南方。

但这捞钱的规矩要是坏了——还怎么在官场混?

这段看着像编的,还是那句话我是保守派,当然我指的是大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