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作家及其作品

郦道元

小传:

郦道元(?—527年),字善长,南北朝北魏范阳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人。自幼好学,历览群书,博闻强记。

曾任北魏尚书主客郎、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官职。着有《水经注》四十卷。

《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原书比较简单,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水经》中的记载给以详细的阐明和极大的补充。

《水经注》不仅是值得珍视的一部杰出的古代地理学着作,而且在文学上也有相当高的价值。

由于作者足迹遍天下,游览过祖国的许多名山大川,加之文笔简洁精美,所以书中写景状物,生动形象、丰富多采,许多篇章是优秀的游记体散文,对后世游记文学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郦道元的主要着作

《江水》

原文: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其优劣耳。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入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嵚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类。林木高茂,绝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冷冷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