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  第195章 敬茶

孟之织不禁打个了寒战,小儿子又憋什么气人的“操作”了?

“幺儿,娘不挑,啥茶都行了。”

她活得比较粗糙,是茶就喝,是酒就饮。

李持安闻言,笑得轻柔,“琉璃伏侍母亲多年,还不知娘的喜好习惯,得要让她记一记。”

从孟之织与李持安的神色变化和对话中,纪晏书看得出这事不是孟之织所为。

是那个侍女琉璃所为!

不多时,琉璃重新端了茶盏上来,垂下眸避着二公子的冷意。

“二…二公子敬茶!”

李持安端起茶盏,温声道:“母亲请喝茶。”

孟之织刚喝了茶,就注意到旁边的丈夫沉着脸。

醮仪之礼,拜的是父亲;敬茶之节,拜的是母亲。

这是规矩,不能更改!

都同意小儿子娶小儿媳了,且他们花烛夜都过了,他还这么幼稚,这要闹哪样?

孟之织给小儿子使了个眼色,便放下茶盏。

李持安暗中看了眼脸沉沉的老爹,选择当做没看见。

这规矩,他改不了!

纪晏书端起茶盏,辑柔尔颜,“阿翁,儿媳给阿姑敬茶了。”

李烨轻啊了一声,转眼看去时,小儿媳已经端起茶盏捧给娘子。

“阿姑请喝茶。”

孟之织言笑晏晏接了茶盏,“好!”

“起来吧。”孟之织饮了茶后,将茶盏放在琉璃手上的托盘上,给了红包,“坐吧。”

李持安起来后,便弯腰扶起纪晏书,在一旁的交椅坐下。

李持隅很有眼力地行了礼数,“父亲,孩儿去看看大父晨练回了还没有?”

李烨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老父亲退休后,很喜欢在家门口附近的街道溜达,这一带的老爷子都没他身强体健。

纪晏书神色恭敬,暗中打量这一家三口。

李持安面色从容,等着父亲开口训话。

孟之织摇着一柄纱绣花蝶图面留青竹雕柄八瓣花型团扇,神情柔和。

她是好婆婆,好慈母,说严厉话的事就交给丈夫这个严父。

李烨瞧了眼自家娘子,便将目光停在小儿子夫妇身上,目光在小儿媳身上略做停留,便转到小儿子身上。

人家姑娘刚嫁过来,他摆不出长辈的款儿,还是他儿子死乞白赖求着人家姑娘再嫁他一次的,要是说话重了,不愿意跟他儿子过了怎么办?那不更让人看笑话。

李烨神色严肃道:“绎儿,你既成亲了,往后便要收敛性子。”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

“绎儿知道。”听着父亲严厉规劝,李持安颔首受意,想起了之前。

爹娘为了操办好了一切,他却让爹娘丢了尽了面子。

真是不孝!

聊了几句家常话后,纪晏书就察觉到孟之织的不对劲,示意李持安找了理由,退出静好轩。

才出静好轩不远,李持安便停下同她说,“娘子,我还有些事,先让二雅带你去大父的独漉院问安吧。”

“好。”纪晏书低声应下。

李持安要去解决烫茶水一事,她不好跟去。

“带路吧。”纪晏书转头吩咐二雅。

二雅受意,在前头为二娘子和阿莲阿蕊几个带路。

“小娘子,方才敬茶时,你为何不先敬茶?”敬茶环节向来先是儿媳妇先给婆婆敬茶,然后才到儿子给母亲敬茶,小娘子反操作,阿蕊想不明白了。

纪晏书胡乱找了个理由,“李家是公侯之家,我嫁进来是高攀了,在这些礼节上矮一头,李家人能看我顺眼一些。”

“真是这样?”阿蕊有点不相信。

“嗯,是这样。”

李持安返回静好轩时,正好听到母亲训斥的声音。

“你在茶水上做了什么手脚?”

琉璃身子一颤,当即跪下了下来。

“奴婢备了刚烧开的热茶。”

孟之织拧眉问,“你想让纪氏出丑?”

琉璃颔首,“是,奴婢想二娘子端茶盏时忍不住烫意翻了茶盏,这样二娘子就会丢人现眼。”

孟之织被“蠢货”侍女气得一笑,“我养儿子天真,怎么养个侍女也这么天真啊?”

“纪氏眼明心亮着呢,她肠子遛了一圈,盘算着是屋里的哪个人干的,她让我儿子先端茶盏,那就是为了逮你这只蠢王八呢。”

“纪氏丢不了脸面,倒是你让我李家出了丑,让人看笑话。”

“夫人,琉璃知错了。”琉璃磕头认错,“奴婢就是觉得二娘子九曲回肠心思多,嫁进来肯定会给夫人气受,奴婢不忍心夫人再愁眉生白发。”

孟之织指着鬓间的白头发,“我这白头发是谁气的,你不知道啊?那爷俩啥时候让人省心过呀。”

“你要给我出气,你也得找对人啊,这干人家姑娘啥事?”

李持安闻言赫然低下头,母亲说的爷俩是指他和父亲。

“娘。”李持安走进来,脸上是不好意思的表情。

孟之织当即收起骂骂咧咧,整了整长褙子衣襟坐下,“听见了?也看见了?”

李持安点头,“是,娘。”

孟之织露出尴尬的笑,拿过案上的团扇扇风,掩盖此刻的尴尬。

良久,孟之织才道:“这……这你想怎么处置琉璃?”

琉璃是母亲的侍女,他之前已经做了一次惩治了,这次不好再僭越了。

李持安作揖道:“娘,您做主就是了。”

孟之织想了想道:“罚半个月俸禄吧。”

琉璃毕竟跟了她这么多年,罚重了,她也舍不得。

“谢夫人。”琉璃诚心磕头感谢。

孟之织轻斥一声,“日后莫要再犯了。”

“是,夫人。”

用膳后,李持安便带纪晏书拜见李家的宗亲。

英国公这辈,有四个兄弟,分住在不远的街道。

李烨这辈,本有五个兄弟姊妹,三个姑姑有两个嫁到外地,李烨为长,李炜行二,但早年病逝,没有留下子嗣。

“大父这一支就剩你和大哥两根苗了,难怪你这么闹,大父和阿翁还同意你娶我,感情他是们太疼爱你了,拗不过你,才同意你再娶我。”

纪晏书摇着团扇扇凉,准备走往英国公的独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