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青并没有去凑热闹开耕田机。

他看到有人竟是掏出笔墨纸砚,开始写写画画。

不由得心生好奇。

他静悄悄地来到了对方身后。

可以看出,对方的画作技艺很高超。

不一会的功夫就已经有了轮廓在上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面的内容越来越多。

那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

四周是无数的百姓,一个个欢呼雀跃。

即便是简略的线条,也能看出他们的激动。

画面正中间是身穿龙袍的皇帝,坐在耕田机上。

身后也有台耕田机,上面坐着大臣。

耕田机破碎着泥土,载着他们朝前方驶去。

那里有一轮璀璨的骄阳,仿佛预示着大明光辉的未来。

而脚下破碎的泥土,好似代表着陈旧的思想。

在科学、在耕田机的伟力之下被碾碎。

“好画!”

看着画作,许青忍不住赞叹出声。

他当然没有想到这么多,只是觉得好。

好在哪里?

不知道!

与此同时,直播间的观众也是目睹了画作的形成。

【太牛了,这是哪位大触啊?】

【就靠一支毛笔,就能画得这么好?】

【要不是直播,我都不敢相信,话说这个人是谁?】

正在沉浸在画作之中的人,听到许青的话顿时一惊。

“下官见过王爷!”

“画得很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许青不说上朝了,就连京城都很少去。

认得出来的人很少。

“王爷谬赞了,下官兵部侍郎黄道周。”

黄道周如今才四十多岁,看向许青的目光带着发自内心的尊敬。

这大半年来,许青所做的事谁不是看在眼里?

哪一件事不是为国为民?

而许青看着他也是肃然起敬。

黄道周乃明末着名的书画家。

如果仅仅如此,许青是断然不会如此的。

书画又不能让百姓吃饱肚子。

让许青尊敬的是,黄道周乃是抗清名臣,民族英雄。

其人刚直不阿,不畏权贵不说。

在明朝灭亡后,他依旧率军抗清。

直至1648年被俘,依旧不肯归降清廷。

最终身死!

现在位居兵部侍郎,看来是崇祯安排的。

不单单是他,崇祯研究历史再加上长久的观察。

朝廷上,大多数位置早已经换上了信得过的人。

而那些在后面会背叛大明的,都逐渐让他们远离权力中心。

不是想办法弄死了,就是边缘化。

“你没有手机吗?”

“没有,所以才想着将眼前这一幕画下来。”

许青想了想,伸手进入怀里。

暗自动用了系统空间。

当他把手重新掏出来时,拿着一个白色的盒子。

“这手机送给你了!”

“这……”

黄道周一脸的惊愕。

他实在想不到许青居然会送自己手机。

想了想,也没有拒绝。

要是其他人送,他必定会迟疑,甚至直接严正拒绝。

但许青,他不会。

众所周知,许青富得很,又位高权重。

关键是对方根本不需要巴结自己,也不需要收买自己。

“那就多谢王爷了!”

见对方收下,许青接着道:“不过本王有一个条件!”

“呃……”

黄道周心中一震,当即觉得这手机是一个烫手山芋。

“你这画,画得不错,可否割爱?”

“啊?没……没问题!”

黄道周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画作还没有完成,下官过几日完成之后再命人送来。”

“好!”

许青点了点头,便走到了一旁。

【主播赚大发了,一台一千块钱的手机就换了这么一幅画。】

【主播问问他,还做不做生意?我十万买一份。】

【老实说,这画作绝对不止这个价。】

直播间人数很多,其中就有许多识货之人。

看着黄道周几乎从无到有创造,他们都是知道这幅画的水平。

有的人甚至开出了百万的价格。

不过许青却毫不在意,反而是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黄道周有了手机之后,会不会毁了他的画画水平?”

“甚至以后不再画画,反而沉浸在摄影的世界里?”

看来以后也可以搞一些单反来大明出售。

…………

又过了一会,崇祯他们回来了。

每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沾上了泥土,却无法抹去他们内心的欢喜。

看着被自己等人耕过的田地,脸上都是带着笑容。

这都是自己等人的劳动成果啊!

“哈哈哈,这耕田机真有意思。”

崇祯跳下了耕田机,一脸的兴奋。

要是当年自己老祖宗有一台这样的机器,估计也不至于造反了。

其他人下来也是一脸兴奋地聊着。

“这机器真是太棒了,耕田居然不用费多大力气。”

“这真的比牛好使多了,要是能普及开来,牛还能有啥用?”

“有啥用?用来吃呗!”

众人热闹地聊着,而许青却是给了林成业一个眼神。

对方会意,当即站了出来。

他看着远处的百姓们,举起了一只大喇叭。

“诸位父老乡亲,想必大家都见识到耕田机的便捷了吧?”

无数人点头,看向远处还在耕地的耕田机。

再看看那些已经熟透了的地。

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了。

林成业接着道:“接下来,我们耕田队将会接受雇佣,给钱我们就会替你们耕地。”

“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

想不到还能花钱雇佣?

这岂不是说,他们能省下大量的力气和时间?

要知道,每年春耕都多多少少有人累得伤了身子。

甚至直接一命呜呼。

这年代,别说用机器了,许多家庭连牛都没有。

甚至好用的农具都少见。

并且粮食产量低。

这就需要拼了命的去做,种更多地才能养活一家人。

可这样就容易活活累死。

当林成业公布价格之后,众人更是激动了。

这个价格,完全划得来。

当即,无数百姓开始预约。

听着报价,毕自严忍不住看向许青:“王爷,这个价格能收回成本吗?”

“当然收不回了,也就够人工钱和油钱,或者稍微剩一点。”

许青说着,却毫不在意。

收回成本根本不现实。

并且这件事也根本不是赚钱多少的问题,是战略的问题。

就好像后世修国道,难道真指望收过路费把成本收回来?

不可能,这也根本不现实。

可一旦把路修好,经济就会起来,这就值得了。

崇祯看向许青:“这耕田机朕刚才试过了,挺好的。”

“朕打算再买三百台,放在京城那边接受雇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