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温禾说的,李世民不以为然。

“若是好东西,孤怎么会拿给别人。”李世民轻笑一声,这点小事竟然还要提醒孤?

可他再看温禾,只见他笑的戏谑。

“怎么,你不信孤?”

“不是不信,而是你以后确实把好东西送给那些人了,吐蕃、倭国、甚至是新罗百济,您可知晓吐蕃因为你送去的工匠,国力变的多强大吗?”

“三年后,松赞干布将平定吐蕃内乱,正式建立奴隶制的国家,并且大力发展农业,最重要的是,你与吐蕃和亲,在宗室找了个公主嫁过去,而所带去的嫁妆,是大量大唐工匠和技术。”

“松赞干布确实是个仁君,但可惜吐蕃人都是白眼狼,他死后,权臣禄东赞涉政,自此吐蕃便频频窥视大唐,甚至到后来攻陷长安。”

温禾话音落下,李世民顿时怔住了。

他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温禾。

“孤日后真的如此?”

温禾轻笑一声,认真的望着他。

“对,这也导致后世有人诟病你的天可汗,是送东西送出来的,您可知道,从大唐流传出去的工艺,最后成了他们虐杀我百姓的武器。”

“西域诸国因为大唐流传去的工匠而变的强大,东边那个岛国日后也会派出遣唐使来大唐偷师。”

“两百多年后有个叫做鉴真的,为了所谓的宣传佛法这样的虚名,将大唐的冶炼技术、医药、农耕等等传播到倭国,使得倭国逐渐开化!”

后世有人吹捧鉴真,说他是什么活佛,如玄奘一般的人物。

可若是让鉴真去看看那十四载,华夏大地上哀嚎的三千多万冤魂,他会后悔吗?

温禾不知道。

但若是他穿越的时空,是鉴真去倭国前,一定会阻拦。

如果那老和尚不听,就让他葬身大海。

“倭国日后做了什么?”

李世民感觉到温禾眼神中的戾气,后者眼眶中含着热泪,咬牙切齿,神情格外狰狞。

“一千多年后,华夏衰败,受蛮夷欺辱,倭国趁势而起,占我国土,杀我百姓,五十一年间数千万人死难。”

对倭寇的战争何止十四年,从甲午到45年,这片土地上倭奴欠下累累血债。

就是把再投下一百颗小男孩,也洗刷不了这沉重的血仇。

“数,数千万。”

即便是李世民,此刻也有些发懵。

大唐如今也不过两百万户,八百多万人而已,即便算上那些隐户,也不过上千万罢了。

他无法想象,死了数千万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他深吸了好几口气,都无法平息此刻的心情。

“那倭国,竟能如此禽兽不如?”李世民浑身都在发颤。

温禾眼中忍不住落泪。

“他们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烧光、杀光、抢光,所做之事人神共愤,华夏大地血流成河……当年晋末时和后来五代所发生的,在那些鬼子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后世之人怎会如此不堪,竟然如此无能!”李世民暴怒,一脚踢翻了桌案。

他从小便听说当年晋末所发生的事,那时他便觉得胆战心惊。

可那样残酷的世界,在后世倭国所做的事情面前,竟然是不值一提四个字。

即便此事是发生在未来,和大唐无关,更不会影响到他。

可看着温禾愤怒的模样,李世民也不禁动容。

但他也知道,倭国悬居海外,至少目前不是大唐的敌人。

李世民从御阶上走了下来,他来到温禾的面前,帮他拭去脸上的泪水。

“孤明白你的意思,只要你让大唐强大,那未来便可以改变。”李世民轻轻的拍了拍温禾的肩膀。

温禾一怔,望着李世民,他沉吟了片刻,说道。

“殿下,我不仅仅是为了未来的血仇,也是为了倭国上的银山铜矿。”

李世民闻言大吃一惊:“你是说倭国上面有银山和铜矿?多吗?”

“足够让大唐用数百年了。”温禾认真道。

他之前不说倭国,而是说欧罗巴,就是想先让李世民知道世界有多大。

然后再告诉他,眼前就有一座银山、铜山,他不相信李世民不心动。

果然后者猛的倒吸了一口气,顿时兴奋了起来。

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对温禾认真道。

“孤不会让倭国继续存在,日后孤会让你亲自去倭国,将他们未来所做的事,一一还到他们先祖的身上,禽兽不需要怜惜!”

汉唐之风,睚眦必报。

何况李世民乎。

不管李世民出于什么目的,但至少温禾让他注意到了倭国。

以大唐的风格,这个岛国日后定然不复存在。

“你刚才的谏言,孤记下了,无论吐蕃还是其他地方,凡我大唐工匠不得出大唐疆域一步,否则夷三族!”

李世民在懊恼,虽然他现在还没这样做。

可在原本的历史上,确实是因为他的错误,甚至可以说是好大喜功,导致后世之人遭遇磨难。

那他这个天可汗,便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孤日后不需要那些蛮夷上什么天可汗的称呼,孤就是大唐的皇帝,但大唐绝不会是如今这一隅之地!”

李世民心中的怒火在沸腾。

他之前一度得意的“天可汗”称号,在后世竟然还有这样一层解读。

或许未来的他真觉得无所谓。

那个时候的大唐,文昌武盛。

随便一个出使的使臣都能灭国。

不过是些许番邦,只要大唐强盛,那么那些人即便拥有大唐的技术,也不可能造成任何威胁。

只要有些许的异心,覆手可灭。

但是李世民却没有想到,大唐会衰败的那么迅速。

从他之后,痴迷为内斗的大唐,几乎无力顾忌那些番邦势力。

特别是在武则天时期,对外战争输多赢少,几乎快败光了李世民留下来的家底。

“孤会也留下嘱咐,让后世之人谨记。”李世民认真道。

温禾不禁失笑。

这就是所谓的祖宗之法吧。

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向着李世民拜道。

“不过倭国地形特殊,悬于海外,若是要灭倭国,就必须消灭高句丽、新罗与百济。”

李世民也有些犯难。

倒不是他没有雄心壮志。

而是之前杨广的教训太沉重了。

他也知道,若是想要消灭高句丽,后勤粮草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即便之前温禾拿出了炒面来,便利了粮草携带,但这远远不够。

“若是海陆一起呢?”温禾问道。

“这个孤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海船……”李世民说到这,故意迟疑的看了一眼温禾。

温禾抿了抿嘴,他就知道这李二又要压榨自己了。

“找人研究,这个我只能提供思路,但你要我去造,我真不行,还是先培养人才吧,把后世的那些知识先传播下去。”

这一点温禾也很无奈。

他是知道一些历史,也懂得做一些小发明。

可这些都是以前在孤儿院的时候学的。

院长说,这毕竟是一技之长,万一哪天用得上呢。

那个时候的温禾也没有想到,竟然一语成谶了。

“是啊,其实孤更担心,朝廷上有人会反对,又要把孤说成是隋炀帝了。”

李世民颇为无奈,坐上这个位置后,他看的比以前更多了。

温禾愣了一下,忽然想起一件事,或许这个时候该和李二说了。

“殿下,其他人或许可以不考虑灭了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但您不能不想啊,他们狠狠的羞辱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