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林一峰很明白,他不想沾一身骚,严兵山同样如此。

他们都需要等待一个时机。

“看来得去山阳城走一遭了。”

……

次日早上,林一峰开车直奔山阳城。

刚刚到达城内,他并没有着急去山城民声报那边,反倒是路边随便找了个报刊亭,在旁边停了车。

报刊亭内,老板半躺在自建的小窗边,正在翻看手中的报纸。

林一峰轻轻敲了一下玻璃,里面老板一瞅来客,也是急忙起身。

“呦,小老板,想要点什么?”

“水在外面,五毛钱一瓶,饮料两块钱。”

林一峰打量着报刊上挂着的各种杂志,却没有发现正面有山城民声报的影子。

这让林一峰心里犯起了嘀咕。

明声报那边给出的消息是,他们在山阳城发展得十分成功。

可报刊亭却没有在外面挂上他们的报纸。

这就相当于他们在吹嘘现在民声报是热门报刊,但在热门推荐上却根本看不到他的身影。

难道这群人在骗我?

林一峰微微皱眉,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就要好好跟刘胜兴算算账了。

“一瓶水,再给我来份报纸。”

“有啥报纸推荐的吗?”

林一峰从旁边泡沫箱拿出一瓶冰水,拧开了喝了两口。

里面老板也是介绍着。

“看您要看什么报了。”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我们这里都有。”

“本地报纸,就是《山城日报》跟《山城民声报》这两个。”

林一峰点了点头。

“老板,本地报纸推荐哪个,给我来一份。”

老板咧嘴一笑,露出烟熏的黄牙。

“我建议老板你拿《山城日报》,这报纸新闻多,比较杀时间。”

这话反倒是让林一峰有些意外。

这年头做报刊生意的人,他们推荐报纸可不会跟其他地方那么良心。

只要他们推荐你的报纸,必定是手头积压量最大的。

毕竟报纸这东西,一旦超过时效性,就只能够当废纸批发卖了。

哪个报刊亭会忍得住让自己手头积压那么多报纸。

他推荐山城日报,那就说明山城日报最近销量不行。

林一峰也是没有着急,一边从口袋里掏钱,一边嘴里吐槽着。

“那感觉什么民声报也不行啊。”

“我记得我之前来山阳城,还有个什么生活报,现在怎么没了?”

林一峰本来是想要看看老板的看法。

没想到老板的反应却让林一峰吓了一跳。

只见老板皱了皱眉头,语气中多了几分不快。

“哎!老板你怎么能这么说呐。”

“你不是我们山阳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情况。”

“山阳生活报改名了,就是现在的民声报。”

“而且他们也是真给我们老百姓做事儿。”

林一峰挑挑眉头。

“哦?还有这事儿?”

这话也是彻底抓到老板想聊的东西了。

老板各种介绍最近山阳城发生的事情。

上到民声报刊登各小区用电问题,下到其他旧小区暖气改造的事情。

只是改编两周多的时候,立马就给山阳城带来巨大改变。

原本不办人事儿的政府,也是在媒体压力下开始做实事儿,把电路修整了,还敢在冬天前对暖气管道改造。

可以说民声报是为数不多真做事儿的报刊。

不少人现在都寻求民声报的帮助,就连政府也是准备在民声报开展市长专线,让群众有问题直接向上反映,政府来帮他们解决。

老板这话反倒是让林一峰有点惊讶。

他才半个多月没管这边,刘胜兴就已经牢牢抓住了群众的口碑,甚至还跟政府成功牵线搭桥。

照这样发展下去,未来山城民声报坐稳第一的宝座,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老板,那再给我来份民声报。”

“一块钱,我给你拿一份,等着啊。”

等林一峰离开报刊亭回到车上,在翻开民声报的时候,也是不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排版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刚刚映入眼帘的就是吹嘘山阳城市教育局最近开展的活动,直到第二页开始,才跟群众反映各地的问题,并且也展现出了他们跟市政府积极的沟通。

最让林一峰惊喜的还是,刘胜兴这群人也是下了血本,直接整了好几张照片。

要想知道这年头一台相机价格可不低。

买相机这事儿刘胜兴从头到尾都没跟他说过,多半是报社内部自发凑钱购买的。

“好好好。”

林一峰满意地点了点头,将报纸放在副驾驶上,也是开车赶往报社最新的地址。

……

大概二十分钟后,林一峰将车停在了一个小三层下。

一层门口是一家面馆,从侧面楼梯走上二层,就能看到楼道里贴着的《山城民声报》的招牌。

展现的招牌上没有任何灰尘,看样子也是最想刚刚制作出来的。

上到二层以后,林一峰并没有着急推门进去,而是在窗外稍微看了一下。

屋内不少人都在桌子前奋笔疾书,还有不少人端着一摞摞文稿,在屋内到处走动。

相较于之前破旧小院,这里空间明显大了不少,工作环境好了不止一点。

虽然房间依旧不是很大,但众人却丝毫不在意,依旧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自己手头的工作。

屋里也是时不时传来众人焦急地呼喊。

“三版面还没出吗?后天就要印刷了快点。”

“刘总编,市政府那边晚上想要找你吃个饭,谈谈明年老小区改造的问题。”

“行,我知道了。”

屋内角落里,刘胜兴戴着眼镜,正在不断审查着今天送上来的各种文稿。

比起两周前,现在报社内可谓是极其繁忙。

除了他们本报社的稿子之外,还有不少来自外部的投稿,众人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整理稿子。

虽然比起以前辛苦了许多,但众人也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

以至于林一峰都进屋了,还没有人察觉到他的到来。

直到一个准备出门的小女生迎面撞上了林一峰。

她抬头看着林一峰愣了一下,随后激动地呼喊着。

“老板!”

这话一出,屋内所有人齐刷刷地停下了手头的工作。

刘胜兴抬头看着门口站着的林一峰,一脸的难以置信。

“小林同志,你怎么来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快来,快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刘胜兴扶着桌子挪了出来,匆忙地来到林一峰身边,跟周围观众积极介绍着。

“这位就是我们山城名声报的老板,林一峰,林同志。”

林一峰微笑着跟众人招招手。

在人群中他也看到不少新面孔。

看来他不在的日子里,名声报也是招了不少新人。

“快快快,给小林同志倒茶。”

刘胜兴从旁边人手中接过椅子递到林一峰的面前,也是从口袋里掏出香烟递了上去。

林一峰摆摆手,看着下面新人好奇的模样,也是笑着讲道。

“我正好路过山阳城,顺便来看看你们。”

刘胜兴笑得根本合不拢嘴。

自打林一峰入资了他们报社以后,他们报社可谓是蒸蒸日上。

首周的成绩,让他们难以想象,山城生活报在这边还有这么多的支持者。

进入第二周跟政府连线过后,更是在民众中打下了可靠的口碑。

现在他们出门走到哪,人家都会问一句“是不是民声报”的记者,随后就是又请喝水又请抽烟的,让他们可谓是受宠若惊。

“你们先忙,你们先忙。”

林一峰示意众人继续忙碌他们的事情,也是拉着椅子来到了刘胜兴的桌前。

等众人开始忙碌起来以后,林一峰也是开门见山。

他压低声音跟刘胜兴嘱咐着。

“现在报社能抽调多少人手?”

刘胜兴微微一怔,略微思索了一下。

“现在全报社,除去搞排版的,能活动的大概有30人。”

“怎么,有吩咐?”

林一峰听到这个答复还是有点小震惊。

当初他来报社的时候,整个报社满打满算也就十多个人。

仅仅半个月过去,刘胜兴这边就成功扩招到了30人往上。

不过这事儿林一峰也是早有耳闻。

当初郭冯生跟他提过,刘胜兴准备把以前退社的老员工找回来,让他们来报社帮忙。

等报社真正起来以后,再跟林一峰谈论他们薪资的问题。

这事儿林一峰本来没怎么在意,但没有想到刘胜兴招了这么多人。

要想知道,在牧野市一个大报社规模,也就是20人左右。

现在民声报的架势,明显是冲着大报社去的。

就算是30人,看现在名声报的现状,恐怕还是有点人数不够用的意思。

“行,能抽调出十个人活动活动吗?老刘。”

林一峰喝了一口茶水,观察着刘胜兴的反应。

刘胜兴面露难色,在犹豫过后,还是点了点头。

“十个人没啥问题,就是其他人担子重点,小林同志,你是要干什么?”

林一峰微微一笑,也是开口解释着。

“这样,你帮我挑十个人。”

“三个新闻嗅觉好的,让他们去水云镇跑一趟,全部消费我报销。”

“剩下七个,跟我回趟牧野市,让他们跑跑报刊亭。”

刘胜兴瞪圆了眼睛,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刚刚听到的一切。

“小林,你要准备进军牧野了?”

林一峰点了点头。

这事儿本就在他的计划上。

只要民声报能够在山阳城打下口碑,他就要让民声报往牧野市发展,争取笼络两边的报刊市场。

等明年在两个城市站稳脚跟,就可以逐步奔着省报的目标进发。

只不过林一峰也没有料到,刘胜兴他们第一阶段仅仅花费了两周,而且结果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小林,我感觉这事儿还是有点太早。”

“我们先在山阳城搞好第一个月。”

“如果过早扩充……”

林一峰摆摆手。

“这事儿不用担心。”

“就算没谈下来。”

“我在牧野市,可以让你们在华莱士放报纸,搞活动。”

刘胜兴反应过来,也是轻轻给了自己一个嘴巴。

“哎!你瞧我这脑子,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

华莱士疯狂的时候,刘胜兴他们是有目共睹。

在跟山阳城市政府接触的过程中,他也能感觉到政府有多么关注华莱士这个企业。

就算在牧野市没有办法在报刊地推,后面还有林一峰帮忙顶着,他根本不用担心销量的问题。

不过在林一峰这边,他根本只是说说罢了。

目的也就是给刘胜兴打一剂定心针。

目前民声报在山阳城的口碑,在牧野市根本不用担心报刊那边地推失败。

更何况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林一峰也不能让自己手下产业跟其产生关联。

毕竟民声报取得如此成功速度太快,比起担心刘胜兴能力的问题,不如直接说现在他最缺的就是自信。

“行。”

“晚上怎么说,我们一起吃个饭?”

“我让那边推一下。”

刘胜兴刚刚准备安排人帮忙退掉政府那边的请客,就看到林一峰摆摆手。

“不用。”

“你们先搞好关系。”

“我就是来通知你们一下这个事儿。”

“明天你给我名单,我带人回牧野市就行。”

刘胜兴点了点头,也是没有再多问什么。

……

次日,林一峰开着金杯面包车拉着七个山城民声报的社员返回了牧野市。

一路上这群活泼的男男女女,也是对林一峰询问个不停。

在得知林一峰才刚刚毕业没多久,众人更是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他们似乎都没有想到自家老板不光长得年轻,就连年纪也是真的年轻。

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产业规模,这也让大伙对林一峰更加好奇。

另一边。

当天中午,水云镇汽车站门口。

三个人跟随走下了大巴车,打量着周围。

两个年轻男女眼中还带着几分惶恐,显然是不怎么外出工作。

而在大巴车前,刘胜兴脖子上挂着相机,眉宇间还带着几分疑惑。

自从昨天林一峰交代了这份工作以后,他也是决定主动赶往水云镇,想看看这边有什么能汇报的新闻。

“小王,春燕。”

“咱们先去休息的地方放下东西,等明天就去那个石头村去看看。”

“来之前我问过朋友,他们说那边修了个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