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我只会蹭热度啊! >  第328章 喜剧之王

90年代港片市场,群星璀璨,群雄争霸。

喜剧电影,更是百花齐放……

但,若论这一时期港产喜剧的代表人物,邓星祖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

邓星祖,90年代香江喜剧电影的标志性人物,以夸张、颠覆的表演风格和草根幽默风靡一时。

他主演的多部电影作品开创了“市井小人物逆袭”的喜剧范式,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标志性的魔性笑声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然而……

千禧年之际,他野心勃勃转型导演,自编自导的《大话悟空》试图颠覆传统西游叙事,却因过于前卫的抽象表达遭遇票房惨败,被媒体痛批“亵渎经典”,此后五年间,因电影的失败,以及与资本的摩擦,最终被迫淡出公众视野,一度陷入抑郁……

直到前几天,偶然间看到了《功夫篮球》的首映,最终,脑海中重新点燃了梦想。

…………………………

月光照耀着邓星祖的脸。

邓星祖坐在会客厅里,安安静静地等待着周阳的到来。

他默默地看着《少林功夫足球》的剧本。

90年代末的香江影坛暗流涌动,资本和各方势力大势入组……

邓星祖因坚持喜剧革新理念,早已得罪了掌控市场的几大资本巨头。

他看到了传统喜剧的日渐式微,看到了资本对电影的操控,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天赋正在不断地被压榨,拍电影越来越束手束脚……

于是,他孤注一掷成立【辉红影业】,耗尽人脉筹集8000万港币拍摄《大话悟空》。

这部颠覆西游叙事的先锋作品上映后遭遇资本围剿,排片被恶意压缩,媒体集体唱衰,更被传统影人斥为“亵渎经典“。

最终票房仅收回1200万,血本无归的邓星祖不仅赔光积蓄,更背负巨额债务。

曾经合作的电影人纷纷划清界限,香江再难立足的他辗转大陆寻求机会,却因“票房毒药“的标签无人敢投,最终流落深城出租屋里,连电话费都要向老友借贷。

搞艺术的人,往往都带着一些独特的性格特质——要么清高孤傲,要么敏感孤僻,骨子里总透着几分不愿随波逐流的倔强。

邓星祖便是这样一个典型。

其实,以他昔日的名气和演技功底,只要肯放下身段,出去露露脸、接些商演,或是在那些二三流电影里演个主角,照样能活得滋润。

可偏偏,他对这些机会不屑一顾,宁愿守着出租屋啃泡面,也不愿向市场低头,去演那些他眼中“毫无灵魂”的角色。

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让他在现实里撞得头破血流,却也让他始终保持着艺术家的纯粹,哪怕穷困潦倒,他也绝不肯拿自己的创作原则去换一碗安稳饭。

但,五年左右的时间,也确实能够消磨很多东西了。

至少……

当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以后,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服,默默的站了起来,主动露着僵硬的笑容,朝着那个身影走去。

“周总。”

“坐……”

荧幕里的邓星祖总能夸张,哈哈大笑地闹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显得有些沉默寡言孤僻。

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周阳其实一直都在看一些曾经香江的老电影。

邓星祖曾经的电影自然也看过,关注过,在车上的时候,也从张静雅发过来的信息里看过一部分他千禧年以后得经历。

他的经历,和原先世界的周星星极像,但很遗憾的是,原先世界的周星星转战大陆以后,遇到了影视部门的贵人,最终拍摄了那一部改变命运的《少林足球》,而这个世界的邓星祖却很遗憾,千禧年以后,他手头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这些年,仿佛销声匿迹了一样。

阳光下,邓星祖坐在会客室的沙发上,指节下意识地握了握剧本。

他比荧幕里消瘦许多,略微苍白地脸色间夹着几根略微显眼的白发……

经标志性的夸张笑容如今只余嘴角僵硬的弧度,廉价西装袖口磨得发亮,他不知该如何打破沉默,只能维持着那抹勉强的笑意,眼神中透露出溺水者抓住浮木般的希冀,却又迅速被压制成了小心翼翼的试探。

最终,他还是将剧本递向了周阳。

“周总,这是我写的剧本《少林功夫足球》,我的要求很简单——我想亲自执导这部电影。”

“为此,我愿意与贵公司签订长期合约,5年.不,10年都可以。在合约期内,我可以为公司拍摄多部电影,剧本创作我也可以独立完成。”

“但希望每部电影的投资不低于2000万人民币如果您不放心,我们可以签订对赌协议,保证每部作品都能为公司盈利……”

“……”

当看到周阳在椅子上坐下时,邓星祖发现这位传闻中怼天怼地的大亨并没有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这个发现让他突然控制不住地站起身,将酝酿已久的心里话倾泻而出。

他太清楚眼前这个男人的分量了——掌控着大陆院线命脉、手握发行渠道和海外资源的周阳,在影视圈早已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只要对方点头认可,自己的《少林功夫足球》就有机会重现辉煌。

然而当他把所有条件都说完后,会客厅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周阳只是低头翻看着剧本,一行一行看着剧本里面的文字,不发一言。

邓星祖突然有些紧张起来,呼吸微微粗重了些许。

这些年被各路资本拒绝的场景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回。

从香江到深城,从制片人到投资人,他记不清自己吃过多少闭门羹。

此刻坐在对面的周阳,或许是他职业生涯最后的希望。

从《功夫篮球》开始,他就意识到两人的创作理念如此相近,都痴迷于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喜剧融合,以及那近乎颠覆性的幽默喜剧。

如果这次再被拒绝

邓星祖低头看着窗外,有些茫然……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恐怕再难有翻身之日了。

……

月光下,周阳默默的翻完了《少林功夫足球》最后一页,大致剧情,和《少林足球》的剧情脉络一个意思……

“这部电影剧本是我根据《功夫篮球》改编的。前几天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发现《功夫篮球》和我多年前构思的一些零碎剧本大纲惊人地相似,于是我对原稿进行了修改和润色,再重新二次创作,于是就形成了这个剧本,有些地方确实存在着借鉴,但我自信比《功夫篮球》更好……”看到周阳翻完剧本,看到周阳皱眉,邓星祖下意识地解释道。

事实上,当他第一次观看《功夫篮球》时,那种震惊感几乎让他脊背发凉,片中那些夸张的恶搞元素与他珍藏多年的创意构想如出一辙,这种莫名的诡异的相似感让他仿佛活在了某种阴影里,既熟悉又陌生。

甚至,前段时间还一度做梦梦到自己在演《功夫篮球》,然后醒来以后,就有了《少林功夫足球》……

周阳合上剧本,轻轻放在茶几上。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若有所思地落在邓星祖磨白的西装袖口上。

“邓先生,“周阳突然笑了:“3000万投资,我可以给。”

邓星祖猛地抬头,激动得看着周阳,但还没等他开口,周阳就竖起两根手指:“两个条件。”

“第一,男主角必须是你本人来演。”周阳的视线突然变得锐利:“我看过你90年代《市井豪侠》里那段醉拳戏……”他突然模仿起邓星祖标志性的搞笑动作:“这种骨子里的喜剧节奏,新人模仿不来。”

邓星祖微微愣了一下,有些恍惚。

五年没站到摄影机前,这个要求让他有些莫名的不安。

“第二!”周阳从抽屉推出一份合约“导演署名是丁荣,你挂副导演,但……”

他忽然把合约转了个方向,指向特别条款页:“选角权、分镜设计、现场调度,全部由你说了算。我的人只负责盯着预算表。”

邓星祖盯着条款里“甲方不得干预艺术创作”那行加粗字体,最终低下头。

“为什么?”他终于哑声问出口,心有不甘。

“没有为什么,接受了就签字,明天随时都能拍摄,接受不了,我们下次再聊……”周阳默默抬头,看向窗外的月光:“我们公司最不缺的是导演,最缺的是一个能扛票房的,真正意义上的实力演员,还有……”

“还有什么?”

“你想当导演,你就证明给我看……”

“丁荣导演,此前也是第一部电影,而且,此前,任何人都能到你这里当导演,为什么我不行?”邓星祖站了起来,盯着周阳。

“因为,我是制订方向的人,他们都愿意跟着我的路,一路走下去,中间略有岔路,亦会回头,而你,未来的你,能跟在我后面的路走吗?【炫世娱乐】出品的公司,导演只能是【炫世娱乐】的导演……”周阳盯着邓星祖:“我不需要你签长期合约,我们可以一部电影一部电影地合作。将来你随时可以成立自己的公司,只要剧本合适,我们随时可以再合作;若是不合适,你大可以去找其他投资人……我不会干预你的创作,也不会让你强迫跟我走同样的路……”

邓星祖一愣,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

他抬头看向周阳,那双常年疲惫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

五年辗转,终于有人看穿他骨子里的坚持。

周阳的条件看似苛刻,却给了他最渴望的自由创作空间。

这份合约不是施舍,而是对他才华的认可。

他喉头微颤,最终重重签下名字,仿佛卸下多年枷锁。

这一刻,他恍惚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或许真是懂自己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