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清妖 >  第146章 大人,不合规啊

赵安的愧疚是写在脸上的,真心对不住人家老宗师,为这点小事不仅大老远亲自过来,还被搞的如此憔悴。

看着就跟不知道何金银在搞什么名堂的大师兄似的胡子拉碴,黑眼袋都大了一圈。

纸条虽轻,但在险些喜极而泣的学政大人手中却是重若千钧,激动的双手都在微微发颤。

半个多月来的煎熬和折磨,以及种种辛酸委屈如风卷残云般一扫而空。

大脑瞬间无比清明,轻松多了。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学政大人的感激之情是发自肺腑的,也是写在脸上的。

批条拿到了,教育口跟军事口又没关系,一想到罚息每日都在增多,学政大人自然不能耽搁时间,赶紧又以时速三十里的速度赶回安庆。

生怕回去迟了,这六万两再不够还的。

望着远去的老宗师马车,赵安撇了撇嘴若有所思,片刻之后带着杨小栓他们继续去帮山脚下的老乡砍柴火。

剿匪要紧,体恤民情也要紧嘛。

学政大人花了三天时间马不停蹄从凤阳赶回安庆,进城后连学政衙门都没回便直奔藩库衙门而去。

藩库自然设置在藩司衙门,管库的八品大使别看级别低,但直接对藩台大人负责,典型的官小权重。

某种程度上,这个八品藩库大使权力相当于后世的财政厅长。

如此重要机构早被老宋清洗过一遍,不仅库大使重新换了人,连里面的会计都换了一半,其中几人还是老宋从扬州带过来的“学生党”。

省老宗师的突然光临让正在忙碌的藩库工作人员都是吃了一惊,库大使吴秉正赶紧放下手头公务带人参见,未想老宗师一把将他扶起,继而将一张纸条塞在其手中,很是急切道:“这是藩台大人批的条子,请各位尽快办理,多谢,多谢。”

几声“多谢”把吴大使和身后一众工作人员听的呆了,有那么几个呼吸功夫众人都没反应过来。

正三品的学政大人何以对眼前这帮基层人员如此客气,半点官架子也不敢摆?

咎其原因当然是想赶紧取到钱,生怕再生什么枝节。

反应过来的吴大使赶紧接过纸条恭声道:“大人,您先请坐!”

另有懂规矩的工作人员过来给学政大人看茶。

吴大使虽是管库,但具体业务是由一位在藩司衙门干了三十年的老司账经手,手一招老司账便过来双手接过条子仔细端详起来,起初面色如常,但看着看着眉头却慢慢拧了起来。

“怎么?”

吴大使压低声音询问老司账。

老司账却是看向端起茶碗准备解渴的学政大人,有点不好意思道:“大人稍候,容小的对一下。”

对一下,指鉴定条子笔迹及上面印章真假,两者无误后方能“兑付”。

这也是规定流程,不能少的。

故而哪怕再急,学政大人也只能安心候着。

不是刻意刁难,乾隆十五年河南有个小吏便刻意模仿布政使字迹,又私下仿刻了藩台大印,结果成功从藩库提取七万余两白银。

老司账这边示意屋内的同事取来《藩库支取条例汇编》和“册宝符档”便开始逐条比对起来。

只是原本一两人的比对,渐渐却是变成几个人在那比对,且还嘀嘀咕咕什么,这让端着茶碗的学政大人隐隐不安起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老司账仍是在与同事们低声交换着意见,吴大使觉的奇怪也凑了过来,结果听了几句后神情一下严肃起来,彼此压低声音交流几句后,终是硬着头皮来到心头打鼓的学政大人面前,语气十分恭敬道:“大人拿来的条子笔迹和印鉴经比对,确系藩台大人亲笔无疑。”

呼!

听了这话,悬着心的学政大人胸口大石瞬间下落,可刚落到一半才到肚脐眼时,吴大使话锋一转一脸为难道:“不过这条子的格式与规制不合,按《藩库条例》第三章第五条,凡支取库银五千两以上者须使用藩司特制专用笺,并有固定行文格式”

说话间,吴大使将条子往学政大人面前一放,指着条子道:“大人您看,这条子乃是普通纸张非藩司专用笺,且行文简略未标明款项具体用途、核销方式按《藩库条例》规定,卑职没法替大人办理取银。”

“什么?”

学政大人霍然起身,声音都变了调,“什么格式不对!这是藩台大人的亲笔手谕,你敢抗令不办,好大的胆子!”

“大人息怒!”

一省老宗师的官威吓的吴大使大冬天额头都渗了汗,“非是卑职不给大人办,实是规矩如此!大人有所不知,赵大人上任之后便给藩库定下若干严规,本库上下人等谁若不照规定办理,轻则逐出藩库,重则杀头做牢.大人拿来的这条子的确不合规,若小人违规为大人办理,事后多半是要掉脑袋的!”

“怎么就不合规了?你刚才不是说这条子上确是藩台大人的亲笔字迹么,大印也是真的,既然都是真的便当办理,难道你们连藩台大人的意思都不遵从吗!”

学政大人急的就差要掀桌子。

“藩台大人的意思卑职明白,可这条子的确不合规啊,大人就不要为难卑职了,卑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

十分尽责的吴大使不是不想替老宗师办理,可规矩摆在那里由不得他不遵守。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藩台大人的条子是真的,本官也是真的,你们直接办了就是,何以如此迂腐!”

学政大人气喘吁吁,万万没想到这藩库的人这么“教条”。

可任凭他怎么说,对面的库大使就坚持一条必须按规矩做事。

要么老宗师您去找藩台大人重开一张合规的取银条,要么您就先回去等藩台大人回来再办。

学政大人忍不了了,咸丰行逼债的都快把他逼的上吊了,哪有时间再耽搁下去。

一怒之下,茶碗又倒了霉。

双方争执不下,声音越来越大,终是把藩司衙门办公室主任老宋给惊动了。

闻讯赶来的老宋先是给学政大人行了礼,然后质问吴大使为何与老宗师争吵,待了解原委后拿着那张被鉴定为“不合规”的藩台条子也是左右为难。

思来想去只得询问学政大人意见:“要不大人将这条子先放在藩库,下官命人去凤阳为大人您重新办理一张合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