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  第40章 百亿票房爷爷奶奶计划(3/4)

沈言烦透了这个董天达…

言语里充满了傲慢!

也不知道傲慢个什么劲…

混了十几年,没做过任何卖座项目,仅仅只有一个香港电影人的标签。

你跟沈言装什么逼?

沈言可是今年华语片票房记录冠军——就算《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能超过他的电影…

但《我的少女时代》 《内在美》两部戏票房超十亿…

你怎么跟他比?

被他这么一怼,董天达很生气,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反驳…

半天憋出来一句:“票房高不代表什么…电影是要讲艺术的!”

沈言直接回了一句:“那你去研究你的电影艺术去吧,哦,《超时空救兵》很有艺术,听说卖了 350万?艺术成分可真高!”

董天达被沈言怼的差点内伤…

“…陆总,我先失陪一下…”

陆总不咸不淡点头:“嗯,你先出去吧!”

“陆总,换个人吧…我感觉他有点看不清形势!”

待董天达离开,沈言真挚建议了一句。

“他之前也不这样,对市场也算认知清晰…”

沈言摇头:“看不起内地的电影,看不起内地电影人,摆在面前的成绩,依然不认可…沉浸在几十年前所谓的香港电影辉煌里面…这种人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他有跟你分析《超时空救兵》票房不理想的原因吗?”

“他说…档期有问题,发行和宣传没有跟上…”

“扯淡,就是没本事,电影不好看而已!”

“那他肯定不能这么跟我说…那电影花了我一千多万呢!”

“多少?”

沈言这把没忍住…

什么破玩意,《超时空救兵》,最大的牌是霍剑华,至于郭平超,他的知名度还比不上景恬!

陆总摆手:“我知道肯定用不到1000万,但相对来讲,已经不算贪了…至少人家两个月没到,就把电影拍出来了!”

沈言有点无语…

这也太容易满足了!

就《超时空救兵》那个阵容,撑死500万制作成本…

想了想,沈言来了句:“陆总,你还是考虑下跟张导合作吧…张导至少是实在人,他能跟张卫平那个吊人合作十几年…”

“…你的科幻电影估计要多少投资?”

“我得搭建个火星基地、航空站、空间站…还得牵头几个特效公司…少说也要三四亿,”顿了顿,沈言补充一句:“不过这个基地一旦建设完成,后续可以拍很多其他电影!”

“哦?你有计划吗?”

“目前暂定《火星救援》、《地火》、《流浪地球》还有《球状闪电》四个项目…总投资肯定是超过十亿的…”

“十亿?”

“嗯…”沈言点头:“所以,《火星救援》很重要,它的成败关系到后续计划…”

“那要是失败了呢?”

“…失败了,就先做别的项目,赚到钱继续做呗!”沈言笑了笑:“而且,我估计大概率不太可能失败…最差的结果也是打个平手…”

“男主角你自己上?”

沈言摇头:“我演不来…男主角最好是三十五岁上下!”

“那找谁?香港演员?”

“这个先不说…过段时间您就知道了!”

“行,”陆总看了他一眼:“有需要,尽管开口!”

……

能用谁?

沈滕呗!

沈言的计划是,先拍《夏洛特烦恼》,用《夏洛》赚的钱拍《火星救援》…

没错,他没打算找其他影视公司合作!

原因很简单,解释成本了太高…

他要挨个跟人讲述自己的科幻梦想…

挺没意义的!

而且不见得能说得通…

还是自己玩吧!

又不是拍不起…

哦,《星你》确定找景恬了!

一方面,陆总太舍得掏钱了,主动提出要投资他的科幻电影!

另一方面,大恬恬其实也还可以…

《司藤》里的扮相就很御。

估计用了她,肯定要被人嘲讽…

毕竟…现阶段,有金主还是个丢人的事儿。

说起这个,花旦们都是一脸别瞎说,我没有,不是我。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金主反倒是个加分项了…

恨不得把‘我上面有人’刻在脑门上,粉丝们也觉得偶像有资本看重是好事…

只能说时代变得太快了!

哦,大恬恬来演的话,千颂伊人设修改一下,改成资源咖上位…很多人炒作她有神秘金主之类的。

就尽量往大恬恬本人身上靠拢…

但也不能完全写实…

嗯,金主设定成暖心男二…

咦,貌似千颂伊的舔狗男二李辉京就是金主…

那没事了!

……

沈言没有留在BJ,当晚就坐飞机飞回了长沙,然后回了老家…

感觉挺好的,《战长沙》在月亮岛拍摄,不嫌麻烦的话,沈言每天都可以回老家——月亮岛距离高塘岭镇不到20公里!

不过沈言肯定嫌麻烦…

一个星期最多回去两次…

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沈言看了看奶奶,突然想起了什么:“奶奶,你要不要跟我去做演员?”

有没有可能把奶奶打造成百亿票房老奶奶?

很明显是有机会的。

奶奶明显懵了一下:“我?”

“对呀,反正你在家也无聊…”

奶奶摇头:“我得照顾你爷爷!”

“爷爷可以跟你一起啊…”

“我都不会演戏…”

“演戏很简单的…”沈言摆手:“我之前也没演过戏啊,我也没学过表演,纯粹是天赋…我觉得你也有这个天赋!”

爷爷插话:“我不行吗?”

沈言立刻道:“…爷爷肯定也没问题…你看我这一身的艺术天赋肯定是遗传,从哪遗传的?铁定是你俩啊…”

“算了吧,我跟奶奶都一把年纪了…”

“一把年纪怎么了?姜子牙73岁出山,你俩才65…”顿了顿,沈言接着道:“我二叔那边有个抗日神剧要拍,叫《箭在弦上》…你俩先去演演配角,打打酱油,熟悉一下镜头、走位之类的…”

“抗日神剧?”

“就是《抗日奇侠》那种,武侠版抗日,手撕鬼子之类的!”

爷爷显然是知道《抗日奇侠》的,很生气:“你二叔怎么拍这种剧?”

“一方面,二叔才做导演,需要磨练技术…另一方面也需要赚点钱!”顿了顿,沈言补充一句:“抗日神剧如今已经泛滥了,我听说横店70个组,至少三十个组在拍抗日神剧!”

“…为什么会做这种剧?”

“一是审查比较容易通过,二是市场比较“吃这一套”,三是在拍摄手法上有熟悉的套路。而对于投资方来说,什么剧容易拍、来钱快,就是首选的投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