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  第110章 伊利泽-威德曼炸弹测试

瑶湖。

时间已经到了晚上11点,但林序仍然坐在临时安排的办公室里。

他已经读完了来自物理专家组的全部报告,这些报告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纯粹的技术性讨论,但在林序的要求下,所有参与初步审议的投票人员,也从“主观”层面上,给出了自己做出判断的具体理由。

现在,摆在林序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份理由的汇总。

一条条读下去时,林序才发现,那些在大多数时候被自己视为是“超然的”、“独立的”物理学者们,其实也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自己的人性,也有自己的私心。

他们会恐惧,也会忧虑。

而这些恐惧和忧虑,全部都直观地表现在了他们给出的理由上。

“我不赞成启动这次实验,理由很简单,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实验的风险可以被百分之百被排除,而一旦发生意外,我所热爱的这个世界,很可能就要被毁灭。”

“不赞同。我们或许还有别的办法,距离末日发生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们或许可以多做几次不同的尝试,从其他领域开始探索。”

“另一个世界的经验不一定是对的,我们不需要完全复刻他们的行动路线,毕竟,这条路径下,那个世界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某种‘运气’,但我们这个世界,真的有这样的运气吗?”

“我们应该把这样的风险转嫁到另一个世界,那也是一种风险隔离措施。”

“他们可以重来,但我们不可以”

看完了所有理由,林序缓缓放下了手里的材料。

事实上,这些理由、这些判断的每一条都相当合理,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有“末日即将降临”这个前提条件在,他们的建议简直可以被算作“学术严谨性”的典范了。

可问题是,这个世界的人类,真的没有时间了。

19年,真的很长吗?

别闹了。

直到现在,人类都还没有找出末日的真相,只是能够模糊地判断出,这场大灾难与时间风暴、与高维通道有关。

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从这场灾难中幸存,目前探索出来的方案,也就是“升维”方案,也只不过是向解决末日的最终目标跨出的第一步而已。

谁知道在升维之后,还有多少困难在等着?

或者极端一点,谁又知道,从限制器到“升维”,到底还要跨过多长的距离?

如果真的因为潜在的风险而停滞不前的话.

那些损失的时间,谁来弥补?

林序眉头紧皱,思索了片刻后,他开口对着一旁的江星野问道:

“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

江星野思索片刻,随后回答道:

“我没有接收到跟这个实验相关的任何信息.似乎这个问题并不重要?”

“已经跨过这个障碍的世界,对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没有记忆的。”

“通过这一点能不能推断出,这个实验的危险性,实际上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高?”

“显然不能。”

林序缓缓摇头,开口解释道:

“你能接收到的信息、包括我能接收到的信息,其实都是来自于已经跨过了障碍、顺利生存下去的世界。”

“很有可能,这些世界本身并不理解这个实验的危险性,甚至有可能,他们是在意识到这个实验的危险性之前,就已经发现了所谓的‘包含奇点’的材料。”

“所以,他们没有机会恐惧。”

“而那些因为运气不好没有跨过障碍的世界,就更没有机会恐惧了。”

“总的来说,这是个幸存者偏差。”

“实验本身确实是危险的,但在其他的世界中,这样的实验在开展过程中并不会受到阻碍。”

“也只有我们这个世界,因为蝴蝶和花粉带回来的完整信息,让人类在高维领域的基础理论发展达到了相对领先的程度,才会让这个世界产生对实验的恐惧。”

“明白了。”

江星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所以这件事情,本质上跟人类当初开发出核弹的经过是一样的。”

“如果人类早就意识到核武器的恐怖,在当初开发时,也不会那么顺利了,对吧?”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林序叹了口气,揉着眼睛说道:

“所以这真的是个死局。”

“你能说他们做得不对吗?不可能的。”

“换位思考一下,哪怕是我,我也会第一时间投出反对票。”

“毕竟,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这个实验,就是最有可能毁灭人类的实验了.”

“确实.”

江星野靠倒在椅子上,刘海从额头上垂到鼻尖。

她撅起嘴吹了吹吹落的刘海,使劲眨了眨眼睛说道:

“我真希望这东西能关联上某种高维信息,让我看到实验的结局。”

“但到现在,我也没感觉到有什么信息从自己的脑子里冒出来。”

“其实就算有,也没有意义。”

“因为这是一个.概率**件。”

“任何其他世界的经验,都不可能作为参考。”

“是这样的。”

林序随口回答,正想要继续说下去,但也就在同时,他的脑子里却突然闪过一丝亮光。

概率**件.

概率

在量子领域,概率这种东西,是最不可信的。

他隐约感觉到,自己似乎触摸到了什么东西。

这种东西,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是,他却死活都想不出来,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江星野已经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先回去休息吧。”

“时间太晚了,这也不是一件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事情。”

“现在我们就像是车间上的手雷质检员,要检查手雷会不会爆炸,就必须得把手雷拉开。”

“难搞的点在于,我们要是真拉开了手雷,还没办法把它丢出去,只能肉身扛雷”

“等等!”

林序突然脸色大变。

他意识到,自己刚才触摸到的东西是什么了。

只有拉开手雷,才能知道手雷会不会爆炸?

是的,在宏观世界里,这确实是唯一的、不可辩驳的真理。

它代表的是,在宏观的物理世界里,你永远不可能在完全不接触、也不与一个物体发生交互的情况下,去判断一个物体的状态、以及它未来的状态。

但.

在量子世界里,这可不是真理!

林序看着江星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开口说道:

“你并不是没有接收到信息,你只是没感知到。”

“就在刚刚,你已经把解决方案说出来了。”

“手雷。”

“手雷?”

江星野不明所以,开口问道:

“什么意思?你想到怎么把手雷丢出去了?”

“没有。”

林序摇了摇头,随后反问道:

“在量子世界里,你知道怎么去在完全无接触的情况下,判断一枚手雷会不会爆炸吗?”

话音落下,江星野悚然一惊。

一瞬间,海量的信息从无源的虚空中流入了她的大脑。

下一秒,她手脚冰冷、身体略微颤抖地说道:

“我知道了.”

“伊利泽-威德曼炸弹测试!”

两天之后。

兰州,HIRFL。

这个已经垂垂老矣的实验室,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大量重型装备已经进场,身穿着标准制服的工人们以超高的效率将一件又一件的设备搬运到位,并迅速进行拆解、或是组装,等待着现场专家的进一步指令。

重型机械的轰鸣声和现场复杂但有序的命令声交织在一起,壮观程度甚至让旁观的张黎明觉得,这个现场都不是在建设什么伊利泽-威德曼炸弹测试装置,而是在建设一台行星发动机。

而在他的身边,还从未真正在现场见识过来自东方大国的恐怖基建力量的乔安妮更是目瞪口呆。

他啧啧摇头,赞叹着说道:

“这样一个工程,如果放在我们的国家,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来筹备、两个月时间启动、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

“但你们只花了两天时间来启动——预计完成时间是多久?”

“一周。”

张黎明回答道:

“一周之内,这套测试装备就能全面建成。”

“完成第一次实验之后,我们就能正式转入运营测试了。”

“恐怖的效率。”

乔安妮再次感慨,紧接着说道:

“不过,更让我震惊的,其实还是蝴蝶的敏锐反应。”

“你知道吗?在初步审议的结果出炉之后,我甚至以为,我们的计划会因此而停滞。”

“哪怕最后能进行下去,也必然要经历长时间的对抗、谈判、甚至是激烈的冲突。”

“但没想到.4个小时,他只花了4个小时就给出了答案。”

“纠正一下。”

张黎明打断道:

“蝴蝶花费4个小时给出的是测试系统的完整方案,他提出使用这套方案来进行测试,只花费了他30分钟。”

话音落下,乔安妮先是愣了一愣,随即说道:

“确实如此。”

“我之前还以为,把风险转嫁到另一个世界,就是我们唯一的解法了。”

“但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我不得不承认,这只蝴蝶,要比我预想的,还强大得多。”

“总之,他真的是一次又一次在证明着自己的能力。”

“我真的很想见一见他到底要什么时候,我才能有这个资格?”

“那我可不知道。”

张黎明耸了耸肩。

“或许以后会有机会的。”

“但现在,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吧。”

“他都已经把答案摆在我们面前了,如果我们都还不会抄的话.”

“那真的,一头撞死好了。”

一边说着,张黎明一边拿起对讲机。

随后,在确定所有设备全部到位之后,他开口下令道:

“兰州零作用测量装置,开始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