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秦时记事 >  第263章 古羌矮马

姬衡带着士兵们于林中校猎,所得自然不仅仅只是两只鹿,还有狐狸兔子若干。

至于大型野兽——除非特定场合需要大王展示威严,否则将之驱赶至大王面前,是觉得九族命太长了吗?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如今虽不至于像保护文官那样将大王重重拱卫,可也是需确认没有其余威胁的。

如今廊下宫厨们忙碌着,由秦时一手调教出来的太官丞朱葵,带着同样跟过来的九麦、藿等厨师忙活。

他们做过汤饼,发酵过馒头包子,烤过蛋饺,打发过奶油……如今思路已大为开阔!

这杀鹿取肉,放血灌肠,鹿肉腌制,再有酸梅浸酒……

总之,务必要将大王与王后侍奉的完美才是!

而秦时看着廊下忙忙碌碌的宫人们,瞧着他们身上色彩鲜艳的衣服,不由也心情灿烂:

秦国的审美真的很有特色。

虽然咸阳宫中因大王独爱玄曛之色,日常见黑红更多,但宫中侍女们却常有艳色腰带来点缀。

众夫人们更是什么颜色都穿过,包括秦时自己,黑红色她穿着好看,其他橙黄绿紫也不差。

而脱离咸阳宫,建章宫的宫人们没有那样整齐一致的制服,因而审美便又贴近如今的大众了。

包括在四周拱卫的建章宫卫兵们。

因为秦朝大部分都不发制服的缘故,卫兵们的衣服也多由家中所做。

大约要向大王展示最好的一面,所以如今都衣裳簇新,颜色灿灿。看他们伫立在山林间,恍惚间,秦时又想起千年后兵马俑复原色的图片。

真美啊!

按照如今民间的审美,尤爱撞色。

上衣,下衣之间,袖口与领口之间,红蓝绿紫格外流行,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且每个人的搭配都有细微不同。

这种风格,又与咸阳宫中的端庄稳重又截然不同。与一旁整数严备的中郎将护卫们相比,这并不惹人发笑,反而越发显得生机勃勃了。

在这山林日渐凋零飘落的秋冬日,士兵们点缀其中,宫人们便如春花穿插,格外绚烂。

不过,倘若再往更下层去看,那么民众们穿的衣服就多是灰白色的。只因这样认真上色过的布料,日常洗护也要用心,而平民是没有那个精力去维持的。

秦时认真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道下次再来,还需请画师细细描摹才好。

姬衡方才洗漱更衣,如今走出来与王后并立,随口问道:“王后因何欢喜?”

秦时回过神来,笑道:“因我家夫主校猎有得,堪能顶门立户而生欢喜。”

脱离咸阳宫,大家都比以往要更为放松,姬衡亦是忍俊不禁:

“不过两只鹿罢了。”

于他而言,马上挽弓,唾手可得,实在没想到王后会这样夸了又夸。

但不得不说,这也叫他的胸腔中泛出了层层叠叠如水波般的满足。

虽不强烈,却许久不绝,后劲绵长。

因而便又道:“王后不是还要练习骑射吗?倘若有所成,说不得寡人亦能用上王后所进献的猎物了。”

秦时:……

大王可真敢想啊!

这就不是什么自信不自信的问题了,而是未经过锻炼的人,连弓都持不稳的,何谈捕猎?

但凡军中神射手,多是臂膀粗壮、一身巨力之人,否则何来强横核心维持平衡和弓箭稳定呢?

便是姬衡,臂膀用力之时,亦是能抚摸到层层隆起的肌肉。只是到底不比军中专精弓马之人,所以没那么夸张罢了。

不过她因此想起来,于是好奇道:“我要练习的骏马,是大王驾驭的河曲马那样的神骏吗?”

那马儿十分高大,只看一米九多的姬衡坐在上头都格外相称就知道,她这样的人上去,恐怕便如驮着一颗不起眼的菘菜了。

倘若真是如此,秦时得给自己准备厚厚的保护手脚胸腔脊背的衣服了。

姬衡顿时失笑:

王后身姿并不高大,他总能轻而易举将她拢在自己的胸怀之下。倘若叫她用这样的河曲骏马练习,随便跌下来就要吃不消了。

因而含笑摇头:“是古羌马。”

这种马在后世被称为宁强矮马,亦或者是德保矮马,身高只有1米出头,其驯化母体乃是商周时广泛驯养的果下马。

倘若秦时详细学过马经,就知道《三国志》中裴松之曾说过:【果下马,高三尺,乘之可行于果树下,故谓之果下。】

这马儿一直延续到现代都还在驯养,只是越发稀少罢了,且他们勤劳,不惜力,健行,更尤为善走滑坡。

南方百越诸地更是酷爱此马,其耐力强横,便是负重百六十斤亦可。

不过不足3尺,哪怕对于秦时来说,也确实有些矮了。

所以姬衡为其选择的,是以果下马为母体的古羌马。

它们体型娇小,性格温顺,此前攻打六国时也常应用,很是适合女子骑射。

秦时听罢他的细细描述,又想起之前见骑在高头大马上英姿飒爽的燕郡尉,此刻自己亦是笑了。

不过,骑这样的小马虽然不够英俊,安全度却可以得到十足保障,便是摔下来也无妨。

因而她很是开心,又下意识道:“大王体贴周到,果然是位良师。”

姬衡大约也是想象王后骑上那古羌马的模样,此刻顿时大笑:

“寡人非良师,燕将军才是。”

燕将军惜人更惜马,昔日教导自己时,上马之前是叫他日日跑步、扎马步、练习腰腿之力的。

而在练习这些的空档,还要叫他亲自打扫马厩、梳毛喂马,甚至调制马儿要吃的草料,还要观察马夫们如何对待、驯养他们。

此刻他便笑道:“我秦国先祖亦是驯马有道,且征战沙场,运输传递,马儿都是不可多得的伙伴。因而宫中王子在御马之前都要如此。”

“如此这般一年后,燕师方才允寡人上马。”

并非姬衡没有天赋,只是他身为王子,燕将军格外小心罢了。

不仅是对王子负责,也是对马儿负责。

王子摔下来,可能油皮都不会擦破,可当时楚王后掌权,常趁机发作,要宰杀或者淘汰马匹,再与下一匹马培养默契,又要耗费诸多时光。

虽此举刚一颁布,就被当朝御史大夫顶撞回去——

【战马亦是珍贵军资,怎可因王子学骑射有损而怒怪战马?】

更何况秦国养马起家,哪里会接受如此荒谬的决定?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但燕将军知道后,自然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但这也确实为姬衡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

此刻如教幼童般亲自教导王后,虽还未上马,亦是觉出了两分不同寻常的趣味来。

只是难得来上林苑,又是古羌马这等温顺矮马,那一二年的磨合就只能省略,先从认马开始了。

不管是梳马毛,还是喂食,还是彼此熟悉,都是需要耐心和时间的。

……

虽然姬衡是不可多得的伟岸英武,但猎回来的鹿……

秦时只能象征性的都尝了尝。

野味听起来美妙,但实际上未经阉割的肉很难不腥,再加上如今许多调料也没有,纵然有了铁锅和十八般武艺,到底也难做出什么出色的风味来。

且鹿肉瘦肉居多,烤制起来并不如咸阳宫中精心处理的猪肉。

秦时心道:果然没流行起来都是有原因的。

反而姬衡因随大军出征过,在饮食方面虽挑剔,却并不靡费,这个吃惯了的鹿肉更是没什么妨碍。

只是由奢入俭难,很难说他在品尝的时候没有皱上两下眉头。

好在除此之外,还有宫厨藿精心做的兔丁煎饼,也能饱腹,总算没叫大王心血白费。

饮食结束,大王王后照常在林中漫步观景。

这上林苑奇花异草颇多,许多南北之地的物种都在此处令人精心种植,走上两步,总能见到些不同地域的惊喜。

而他们所在的区域,日常维护、拾柴的宫人就要远远避开。

秦时看向远方。

上林苑有绵延不息的河流,更有远处高耸连绵的大山,但这是独属于姬衡、属于秦王宫的园林。

而在更远处的地方,那些物种更丰富资源也更多的山林湖泊,虫蛇鸟兽,木材药草,鱼虾蟹等,也都是独属于姬衡、属于秦王宫的产业。

猎户,渔人,医师、工匠,乃至饥荒年间的穷苦百姓,都是没有资格去触碰大王的所属物的。

秦时停下脚步,突然又对姬衡笑道:“大王,倘若我开放琉璃秘技与诸多商人贵族,他们制出精美簪花器皿往外贩卖,百姓却无余财求购,这可如何是好?”

姬衡微一皱眉。

虽是假期,他也并不抗拒处理政事,且王后的问题属实也是无解。

毕竟琉璃器皿到底还要依托贵族们的购买力,平民百姓,估计只能在盐、糖、粟米上舍得花钱了。

他只道:“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王后将千里马贩于众位行商,他们若不会利用,又何苦来买?”

秦时却含笑:“但我想多卖些钱财呀。”

她轻声道:“大王,倘若驰山泽之禁,百姓会有余财吗?”

? ?大家别嫌马儿小,新手学骑马确实是有很多风险在的。

? 而在古代,高大神骏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军事资源(电影封神里面费翔所骑的那匹马是特别购买的德国汉诺威,肩高一米八二,所以才能与他的身材相称。)

? 大家想象的万骑冲锋,其实更多都还是中等大小的马。

? 【古羌马】是我取的名字,因为叫【宁强矮马】实在太现代了,就整合了【宁强】【德堡】的特点,因为是当时古羌人在青海游牧所留下来的马种,所以取名叫【古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