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第371章 新世纪的开端

按照原计划,BB机应该是在去年底就出来工程样机才对。

但这是苏尔电器第一次全自研的项目,罗恩高估了团队的开发能力。

在他想来一个小小的BB机,电路板加显示屏就搞定了,能有什么难的。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作业可以抄,再怎么滴,照葫芦画瓢也会吧。

嗯,画倒是画出来了,就是中看不中用。

不是信号渣渣,就是续航大有问题。

最后硬是拖到来年四月份,才堪堪搞定一份合格的设计方案。

果然,在印度搞研发,十分的不靠谱。

如苏尔电器这样的大厂,都磕磕绊绊,其他更别指望了。

大仙上台后,还想用区区200亿美元,推动印度制造升级。

锤子!三哥天生就不具有研发精神,都想走捷径,投再多钱也没用。

就说罗恩手里的这个小BB机吧,看起来和外面卖的没什么区别。

但却消耗了苏尔电器几千万卢比的资金,才折腾出来。

就这笔投入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在很多人看来,完全不值当。

“这是最终型号了?”罗恩摆弄着手里的机器。

“是,我们测试过,孟买大市范围内完全没问题,贫民窟也能收到信号。”技术顾问辛格回答。

“续航呢?”

“7天左右。”

“有点短。”

“这个.”辛格真没办法。

国产货和进口货的差距就在这里,功能倒是齐备,但调教的不行。

摩托罗拉、爱立信这些,一般续航能做到两周,足足是他们的两倍。

技术的积累不是花钱就能砸平的,苏尔电器的技术,充其量就是幼儿园水平。

“先批量生产一批,拿到孟买、新德里、金奈这些大城市测试几周,如果没问题就推向市场。”

“是,老板。”阿希什领命。

这三个大都市正好位于印度次大陆的南、中、北三个经纬度,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环境,很适合做实机检测。

“对了,我们的寻呼机成本怎么样?”

“大概600卢比左右,射频芯片和微处理器芯片都是从日本采购,LCD显示屏从东大订货,剩下的组装贴片、电池外壳,我们自己搞定。”阿希什回答。

“东大也搞不定这些芯片吗?”罗恩看向辛格。

“这小东西技术含量很高,亚洲除了日韩,还没有哪个国家有独立生产芯片的能力。”

“这样吗”罗恩还是怀念东大的性价比。

可惜目前除了LCD显示屏,东大也帮不了苏尔电器太多。

“定价呢,你们有什么建议?”

“市场部核算后认为1400-1800卢比较为合理,印度目前市场上的寻呼机都是进口货,大多在1800卢比上下。”

“如果大规模生产后,成本还能再压多少?”

“20%左右。”

这样算下来,苏尔电器自产的寻呼机,看起来似乎利润不错,能有1000卢比。

但这是毛利润,去掉人工、运营、税务成本后,也就三五百的盈利空间。

“我们最好不要单独考虑寻呼机的定价。”

“老板,什么意思?”阿希什问,其他人也好奇。

“别忘了印度移动通信,寻呼机是要和服务配套的。”

“您的意思是捆绑销售?”阿希什眼睛一亮。

“是,裸机价格定1600卢比。但如果和印度移动通信签捆绑合约,1200卢比就可以拿走。”

“便宜这么多?”堂哥亚什有些吃惊。

“别忘了合约,他们必须连续两年使用移动通信的服务,每个月套餐费50卢比。”

合约机嘛,这玩意儿后世太常见了。

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手机直接免费送,费用都在套餐里。

不过在印度,罗恩不敢这么搞。

你免费试试,信不信三哥拿到BB机,转头就用其他运营商的服务,直接白嫖。

苏尔电器当然可以做一批特供机,直接锁频段。

但软件层面上的锁,不顶事。三哥会把机器拆掉,直接刷机。

他们才不怕被告侵权什么的,整个国家的环境就是如此,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所以罗恩也只敢给点优惠,而不是直接免费。

裸机价格1600卢比,单独到印度移动开通包月服务的套餐费是30卢比每月。

合约机1200卢比,两年内套餐费是50卢比每月,不得取消。

各有优缺点,全看你如何取舍。

当然,电信公司和苏尔电器之间的账,照常结清。

要么以固定的价格采购,要么拿分成,一码归一码。

罗恩之所以搞合约机,那也是为印度移动通信考虑。

没有寻呼机的带动,哪来的客户呢。

光靠服务短时间内竞争不过电信部门,必须把市场做大,走增量路线才行。

关于寻呼机的运营,罗恩会单独去印度通信那里开会,现在苏尔电器还有另一套新产品要推出。

依旧是阿希什这个显眼包,他让人搬上了一台扁扁的机器,像盒子一样。

“VCD?”罗恩眼睛一亮。

“是,我们试过绝对可靠。”他得意的拍了拍桌上的机器。

那能不可靠吗?技术都是东大的,苏尔电器只管吃现成的。

下面的操作,就和罗恩记忆中的一样。

按下出仓键,托盘弹出,银光闪闪的光盘被塞了进去。

很快会议室的投影仪上,开始播放宝莱坞去年底热映的某部动作电影。

画质非常不错,播放也很流畅,和影视频道放的那些电影没什么区别。

或许有人会疑惑,他们订阅了影视频道,为什么还要看VCD呢?

自由!

影视频道放什么,那全看电视台。

VCD却是你的私人物品,哪怕是多年前的老电影,你都可以重复观赏。

而且受制于电视台的版权,影视频道的影片是有数量限制的。

VCD才不管这些,只要你能买到,成人电影照看不误。

总之对于那些电影迷来说,VCD这种产品堪称神器。

“这是我们自己生产的?”罗恩对桌上机器的表现,还算满意。

“是,有东大人指导,我们两个月就搞定了它。”阿希什沾沾自喜。

罗恩却叹了口气,果然效率这么高,还是因为东大的原因。

“你们对VCD的市场有什么分析?”

“老板,技术和部分生产线都是东大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我们估算过,苏尔电器生产的话,每台成本4000卢比,定价6000比较合适。”

“这是综合成本,包含了人工和运营?”

“是,定价六千卢比,主要是考虑市场接受程度。”

苏尔电器的黑白电视机才四千卢比,VCD卖六千已经很贵啦。

虽说这玩意儿搭配彩电才有最佳观赏效果,但也要考虑印度的实情。

至今为止,苏尔电器卖出的电视机中仍有一半是黑白的,彩电占比并不具有绝对优势。

为了提高市场接纳程度,苏尔电器内部讨论,VCD定价不宜过高。

这种新玩意儿,还没在印度流行,只能走低价路线。

倒不是说印度没有VCD,进口货如飞利浦、三星、松下都有,价格却高达一两万卢比。

这导致只有少部分富裕家庭才消费的起,普通平民有的听都没听说过。

在罗恩的影响下,苏尔电器的营销宗旨极其明确,那就是让大多数人都买得起。

一万四五千卢比的VCD看似和彩电价格差不多,但一个是刚需,一个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它们的消费优先级不一样,不是说彩电卖的好,VCD也一定卖的好。

想要做大市场,还是那句话,走平民路线。

进口货确实在技术和质量上有优势,但苏尔电器的东西便宜啊。

你卖一万多卢比,我直接砍一半。

什么概念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把以前高高在上、只出现在富人家庭的奢饰品,摆在普罗大众面前告诉他们,你们其实也能拥有。

“不错,这种定价符合我们的定位。把市场做大,才有钱赚。”

“是,我们还准备和苏尔电视机搞联动,增加市场竞争力。”

几年时光过去,苏尔电器上上下下对自身的优势,越发有了清晰的认识。

走高端很难,还不如先深耕中下层市场。

不过如当初那样,一台黑白电视机都能赚100%利润的年景已经过去。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印度慢慢放低关税门槛,竞争日益激烈。

苏尔电视机的每台利润,已经下滑到80%左右,这个趋势还在继续。

VCD综合成本四千卢比,想翻倍卖几乎不太可能。

太贵了,印度民众消费不起。

“还有办法降低成本吗,东大那里的市场怎么样?”

“那边的情况让人看不懂。”阿希什挠头。

“为什么?”罗恩好奇。

“那里的VCD价格和成本倒挂,每卖一台都是在亏本,那些人简直疯了!”

“价格战?”罗恩眉头一挑。

“是,据说他们有几万家VCD制造商,市场早就饱和。”

阿希什这几年经常往东大跑,自认对那边还算熟悉。

不过VCD市场的火热,依旧让他看不懂。

有的厂商每生产一台机器的成本是1800元,结果卖1780。

这不神经病么,又不是垄断性企业。几万个对手,根本看不到打赢的希望。

罗恩听的啧啧称奇,要不是苏尔电器已经成为大企业,他都想从东大倒货过来卖了。

算了,这种快钱他看不上,也不符合自己的品牌格调。

“再来说说光盘吧,光有VCD不行,内容才是王道。”

提到这个,阿希什更来劲了,他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