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这话一出,整个大厅越发的安静下来。
雍正自己不禁咧开了嘴,而看向了老十三。
老十三也笑了笑。
“好个弘历,这是真得上天和祖宗眷顾啊!”
老十六这时更是忍不住开了口,而笑着说道。
连老三这时都不由得笑了笑说:“弘历确实是得上天和祖宗眷顾,所以,这么快就又有格格怀孕。”
站在老三旁边的弘晟更是因此瞪大了眼。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是这样吗?”
雍正还是在这时确认性地问了御医们一句。
这些御医们皆跪下道:“臣等不敢欺瞒君父,格格高氏确实是喜脉!”
雍正自然谅这些御医也不敢对皇家开玩笑。
“很好,传旨,照常例双倍赏这些御医。”
雍正也就在这时笑着吩咐道。
“臣等谢圣主隆恩!”
虽说,皇子身边的格格怀孕算不上多大的喜事,但雍正之所以双倍赏这些诊脉的御医,则是因为,这个消息是在许多宗室成员都在的情况下奏报上来的,无疑是很给雍正长脸。
所以,雍正心情一好,也就双倍赏这些御医了。
毕竟,雍正素来就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现在,看见这些宗室成员如此羡慕他儿子,尤其是跟弘字辈的侄子们那一脸惊讶的样子,让雍正心里很是满意。
让你们不肯相信先帝很看重弘历!
如今,他的儿子弘历在一格格产子,一格格怀孕的情况下,身边又有格格怀孕。
这说明,他这一支皇室血脉是真得上天和祖宗眷顾,而子嗣昌盛,也说明他当皇帝以及他推行的新政,也是得上天和祖宗理解支持的。
所以,如此,有意见的人就可以老实了,否则,就不仅仅是跟他雍正对着干,也是跟上天,跟祖宗对着干!
“另,内务广储司郎中高斌,赏加太常寺少卿官衔。”
雍正又对高家给予了恩赏。
弘历也代高氏谢了恩。
而雍正无疑现在是心情大好,看向诸宗室的神情,也自信了许多。
“看来,正如十三弟所言,这高氏也是有福之人。”
为此。
雍正还主动笑着说了这么一句:“当然,那拉氏也是有福之人,还有富察氏,这一切皆在于苍天和祖宗的眷顾。”
“弘历呀,你可别辜负了苍天和祖宗的这份眷顾,要时刻有忠孝仁爱之心!”
雍正为此在这时嘱咐着弘历道。
弘历拱手:“儿臣谨记。”
接下来,雍正就带着皇后离开了朗润园。
宗室们也在这之后,相继留下贺礼离开了。
弘历在送走这些人后,就先来了那拉氏这里,与那拉氏说了会儿话,然后就去了高氏这里。
“四爷!”
高氏在见到弘历后莞尔一笑,就要行礼。
弘历扶住了她,只拉她在床沿坐下,而握住她的一双软糯的手儿说:“我倒是没想到,你会在今天这个时候查出有身孕。”
“奴婢自己也没想到,还在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面前失了礼,当场犯了呕,好在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宽宏大量,没有计较。”
高氏笑着回道。
“既然有了身子,以后就多注意点。”
“汗阿玛已经下旨,给你父亲加了太常寺少卿的官衔。”
弘历这时回道。
高氏听后有些讶然:“万岁爷这恩实在是太厚了。”
“谁让你这怀孕怀的及时呢。”
弘历笑着说了一句。
高氏则害羞地低下了头,而情不自禁地瞅了自己的肚子一眼。
且说,罗刹国使臣拉古金斯基等总算赶在入冬前,赶到了清廷的宁古塔地区。
而他们接下来则还要继续南下,直接去大清的京师,与大清负责谈判的官员进行预备性磋商。
但拉古金斯基在进入大清境内后,就被大清边镇地区多了不少人烟而感到郁闷和不快。
为此,拉古金斯基在宁古塔悄悄见到钱名世时,也特地提到这一情况说:“没想到,这短短一年,这一带就添了这么多种地的农户,你们皇帝是想做什么,是不是意图将来好借此人力,在北境吞噬更多的领土?”
“这我哪里知道,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天子这样做是违背了关内上下所有官绅意愿的。”
“因为,这么多人能来关外种田,就意味着关内许多本可以为奴为婢的人,现在不用再为奴为婢。”
“而现在,关外能有这么多人,除了与天子废禁关令和逃人法有关以外,还与废除了贱籍,让绍兴的堕户、山西的乐户都成了良民有关。”
钱名世惨笑着回道。
啪!
拉古金斯基拍案而起:“这么说,我可以强烈抗议,抗议你们皇帝陛下如此疯狂地往边镇迁移人口,而有意在将来挑起战事,从而让你们的贵族恐慌,更加不愿意看见他这样做。”
“您可以这么认为。”
钱名世点了点头。
拉古金斯基随后又道:“我还得抗议你们皇帝这么对待你们这些有身份的人,竟然让你们在这苦寒之地,干些卑贱者才干的活。”
钱名世没有多言,只拱手告辞而去。
而拉古金斯基在进京后,已是雍正五年三月。
随后,他就向雍正正式上本请求议定边界,开始准备与雍正安排的大臣磋商边界商定事宜。
雷厉风行的雍正很快就下旨,让吏部尚书兼议政大臣隆科多、理藩院尚书特古忒、兵部侍郎图理琛等进行预备性磋商。
其中,首席大臣是隆科多。
隆科多为此投帖求见弘历,希望弘历能对于这次磋商给他一些指示。
毕竟,他已经把自己身家性命都交给了弘历,那他做任何事都得遵从弘历的意见。
他也知道,雍正肯定也是愿意看见他唯弘历之命是从的,要不然,弘历绝不敢提前私自传递朝廷重大决策给他知道。
雍正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他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包括他暗定为自己继承人的弘历和史书对他的看法。
所以,在这一世,既然遇到了要进一步明确边界的事,他自然也希望弘历以及后人不要因此觉得他在此次谈判中吃了大亏,而因此轻看他,不再认为他是明君。
为此,雍正也就特地皇孙出生后的第二日晚上,对弘历说起了这事,而嘱咐道:“议定边界的事,虽然是隆科多总揽,但你也要多盯着点,对谈判之事,有任何想法,可直接告诉于朕。”
“朕愿意与罗刹议定边界,除了是为先收拾准噶尔外,更重要的是为借谈判之事整治佟党!”
“朕知道,隆科多此人在对外夷素来不肯忍让半点,而这与希冀和平的蒙古贵族、汉人士绅乃至我八旗许多贵族的主张无疑是很不合的!”
“所以,只要隆科多在谈判时表现出强硬的姿态,那他就会得罪所有权贵官僚,朕收拾他和他的党羽,也就能够得到所有权贵官僚的支持!”
“但朕也担心,隆科多看到了这一点,而主动让步,不再强硬,从而迎合了主张退让的所有权贵官僚,而被后人埋怨,所以,朕要你替朕盯着点,只要他隆科多在谈判时没有合你的意,你就立即告诉朕!”
雍正说到这里就拍了拍弘历的肩膀,而笑着说:“你现在也是当阿玛的人了,要该为自己的后人谋了。”
“儿臣谨记。”
弘历行了一礼。
对于议定边界这事,他也一直有在关注。
毕竟这关乎领土。
而且,他早已和老十六、图里琛交流过,还让图里琛安排细作深入到罗刹国境内打探罗刹国现在的情况,以及罗刹国决策层现在的态度。
另外,他待议地区的土地,他也说服管兵部的老十六同意,派人去继续勘察绘图。
他这样做的一切目的,就是不让雍正再像前世一样,因为对贝加尔湖以西和唐努乌梁海以北伊聂谢河上游地区的地理不熟悉,以及对国际形势的不熟悉,而稀里糊涂的让出一大块地方,从而导致,被罗刹国嘲讽,说雍正是他们的孝顺好儿子,所以才送他们这么大块领土。
现在,雍正让他暗地里通过隆科多盯着此事,他自然乐得如此。
弘历也因此在从圆明园回来后,见了隆科多。
“奴才即将与罗刹国使臣们磋商,还请四爷对此事给予指使,而免奴才一时思虑不周,而误了我大清社稷!”
隆科多说着就大拜叩首:“奴才先叩谢四爷。”
“舅公请起!”
弘历扶起了他,而将一份册子递给了隆科多:“这里面是关于罗刹国在诸情势的册子,是十六叔提前让兵部派细作调查的,你可以拿去细看看。”
“至于我的意思,那就是无论他罗刹国使臣如何恫吓,你都不要怕,因为罗刹国根本不敢在东方动兵!他们有跟我大清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在他们西边,也有亟需解决的对手!”
“如果罗刹国使臣实在无礼,你甚至可以先把此使臣以大不敬抓起来,押入大牢,请旨定罪,而要求罗刹国再换一使臣来!”
“总之,要硬!若他们不服,叫嚣动武,就直接表示,他们可以派大军来,我大清奉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