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  第329章 党参

“四块钱一斤。”张大山回答。

“四块钱?”妇女有些犹豫,“能不能便宜点?”

“这已经很便宜了。”张大山耐心地解释,“这是野生的,质量很好。”

妇女看了看木耳,最终还是买了两斤。

“黄花菜多少钱?”另一个顾客问道。

“三块钱一斤。”

“党参呢?”

“十块钱一斤。”

生意开始好起来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出了一半的山货。

“大山,这生意真好做。”小王兴奋地说道。

“是啊,比种地强多了。”黄麻子也很高兴。

就在这时,几个人走了过来。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男子,身后跟着三四个小混混。

“哟,这不是乡下来的土包子吗?”横肉男子阴阳怪气地说道。

“你是谁?”张大山警觉地问道。

“我叫刘三,这一带的生意都归我管。”刘三嚣张地说道,“你们要在这里摆摊,得先交保护费。”

“保护费?”张大山皱起眉头。

“对,保护费。”刘三伸出手,“一百块钱。”

“一百块钱?”小王惊呼道,“这也太多了吧?”

“嫌多?”刘三冷笑一声,“那你们就别想在这里摆摊了。”

说着,刘三就要掀翻张大山的摊位。

“等等!”张大山一把抓住刘三的手。

“怎么,还想动手?”刘三挣脱张大山的手,“兄弟们,给我教训教训这些乡巴佬。”

几个小混混立即围了上来。

就在这时,张大山突然从身后拿出了猎枪。

“都给我站住!”张大山举起猎枪,对准了刘三。

刘三一看到猎枪,立即吓得后退了几步。

“你…你敢开枪?”刘三色厉内荏地说道。

“试试看。”张大山冷冷地回答。

周围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得远远躲开。

“大山,咱们走吧。”黄麻子小声说道。

“不行。”张大山坚持道,“凭什么让我们走?”

“你…你等着!”刘三撂下一句狠话,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大山,你太厉害了!”小王兴奋地说道。

“这下麻烦了。”黄麻子却有些担心,“那个刘三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怕什么?”张大山收起猎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果然,没过多久,刘三就带着更多的人回来了。这次足有十几个人,个个手里都拿着棍子。

“小子,这次看你还敢不敢嚣张!”刘三恶狠狠地说道。

张大山看着这些人,心里也有些紧张。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对方这么多人。

“怎么办?”小王紧张地问道。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刘三,你又在这里闹事?”

张大山转头一看,原来是黄麻子。不过这时的黄麻子已经不是刚才那个有些胆小的样子了,而是一脸的凶相。

“黄老大?”刘三一看到黄麻子,立即变了脸色,“您怎么在这里?”

“黄老大?”张大山愣了一下。

“这位是我兄弟。”黄麻子指着张大山说道,“你们敢动他,就是不给我面子。”

“不敢不敢。”刘三连忙摆手,“既然是黄老大的兄弟,那就算了。”

“滚!”黄麻子冷冷地说道。

刘三带着手下立即走了。

“麻子哥,你…”张大山看着黄麻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以前混过一段时间。”黄麻子有些尴尬地说道,“不过现在都是过去的事了。”

“不管怎么样,今天多亏了你。”张大山感激地说道。

“咱们是兄弟嘛。”黄麻子拍拍张大山的肩膀。

有了这个小插曲,其他摊贩对张大山他们都刮目相看了。很快,山货就卖完了。

“算算,一共卖了多少钱?”小王兴奋地问道。

张大山数了数钱,“一共三百二十块钱。”

“三百二十块钱?”小王不敢置信地说道,“这比我一年的工分还多。”

“是啊。”黄麻子也很高兴,“这生意真好做。”

“这只是开始。”张大山说道,“咱们用这些钱买些鸡仔,回去让大家伙养鸡。”

“养鸡?”小王疑惑地问道。

“对,养鸡。”张大山解释道,“鸡蛋可以卖钱,鸡肉也可以卖钱。”

“可是以前不是说养鸡太多就是资本主义吗?”小王担心地问道。

“现在不同了。”张大山拿出那张报纸,“改革开放了,养鸡是被允许的。”

三人来到了市场上的一个鸡仔摊位。

“老板,鸡仔怎么卖?”张大山问道。

“五毛钱一只。”摊主回答。

“我要一百只。”张大山说道。

“一百只?”摊主有些惊讶,“你确定?”

“确定。”张大山点点头。

很快,三人就买了一百只鸡仔,用准备好的箱子装着,放在板车上。

“这些鸡仔真可爱。”小王看着叽叽喳喳的小鸡,忍不住说道。

“可爱是可爱,关键是能赚钱。”黄麻子笑着说道。

三人拉着鸡仔回到了村子里。

“大山,你们回来了?”村长李大叔看到三人拉着一车鸡仔,好奇地问道。

“是啊。”张大山跳下板车,“李叔,这些鸡仔是给大家伙买的。”

“给我们买的?”李大叔有些不敢相信。

“对。”张大山拿出一沓钱,“这是今天卖山货赚的钱,三百二十块钱。”

“三百二十块钱?”李大叔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

“是啊。”张大山笑着说道,“所以我说个体经济是有前途的。”

很快,消息就传遍了全村。村民们都跑来看那些钱和鸡仔。

“真的赚了这么多钱?”老黄不敢置信地问道。

“千真万确。”张大山将钱递给老黄看,“你们自己数数。”

老黄接过钱,一张一张地数了起来。

“真的是三百二十块钱。”老黄震惊地说道。

“那这些鸡仔…”有村民问道。

“分给大家养。”张大山说道,“每家十只,养大了卖鸡蛋。”

“可是…”有人担心地说道,“以前不是说养鸡太多就是资本主义吗?”

张大山又拿出那张报纸,大声读道:“改革开放,支持个体经济,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养殖业…”

读完后,村民们都沉默了。

“这…这是真的吗?”有人小声问道。

“当然是真的。”张大山肯定地回答。

“那我们就试试吧。”终于有人开口了。

“对,试试吧。”其他人也纷纷赞同。

很快,一百只鸡仔就被村民们分光了。每家十只,正好分给十家。

“大山,你真是我们村的福星。”村长李大叔感激地说道。

“李叔,这话说得太重了。”张大山谦虚地说道,“咱们都是一个村的,应该互相帮助。”

“是啊,咱们都是一个村的。”村民们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