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后,张迁就晕乎乎地回去歇息了。他在海上飘了大半个月,也该早些休息。毕竟他明天就得起程,继续前往岭南。这回停靠白翎岛,只是为了见宁阙,同时顺带补充下淡水物资。

宁阙缓步行于军营。

士卒们都在吃着大米饭。

一个个都是狼吞虎咽,无比香甜。

“这些家伙吃相是真难看。”

“很正常。”宁阙则是笑着摆手,理所当然道:“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他们能顿顿吃饱饭有肉吃,又岂会因为这点饭食而如此失仪?白羽,你想想看你当初刚进王府,吃相可比他们还要难看。我记得你因为吃得太撑,后面还吐了出来。”

“属下知错……”

白羽老脸一红,连忙认错。

他其实倒也不是有什么恶意。

只是不想让宁阙难过而已。

宁阙看似玩世不恭,实则是个相当有责任心的人。所以每当宁阙看到百姓吃不饱,便会认为是自己的责任,然后就是唉声叹气的。

久而久之,他们也都会收着。

“现在,你们知道本王为何会如此重视土豆了吧?”宁阙坐在旁边,轻声道:“咱们军中的伙食算是好的了,一日三餐有稀有干。正常情况下,隔三岔五总能见到油水。甭管是鱼肉还是下水,总归有得吃。可很多穷苦百姓,却连口豆饭都吃不上。”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只有让百姓真的填饱肚子了,才算是迎来了盛世。这土豆也许口感不是那么好,又或者没大米饭好吃。可多种作物,百姓生活就更有奔头。再不济,总不至于饿死。”

宁阙坐在旁边,喃喃自语。

“岭南情况其实也没比大奉好。”

“虽说气候适宜,能一年两熟乃至三熟。可当地土蛮只会刀耕火种,亩产就只能听天由命,所以他们都是以渔猎为主。可你们想想看,我们去了岭南,后续起事需要海量稳定的粮食。光靠稻米和渔猎,根本无法负担得起。”

“这就是本王重视土豆的原因。”

宁阙面露微笑。

其实他最开始就没指望有土豆。

想着将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去岭南。

通过深耕细作,提升亩产。

而后委托万三千,自各国收购粮食。

现在有了土豆,倒是简单许多。

通过大规模种植土豆,足以支撑消耗。

“那这土豆来的还真是时候。”白羽跟着附和,低声道:“如果真的如王爷所言,能有个亩产十五石,囤积个两三年就无需担心粮食。若是土豆的事迹传出去,必定有诸多百姓投靠王爷。”

“就算没有,也一样的。”

铁牛在旁一笑。

宁阙望着他们俩一唱一和,也是面露无奈,而后长叹口气道:“最开始我想的是将土豆献给必大奉,毕竟也能够造福万民。可中途却出了田仲勋这档子事,也让本王认清了奉帝的真面目。所以,本王只能将土豆暂时带去岭南。等今后解决他们,正好再将土豆铺开。”

“王爷英明。”

“王爷其实不必觉得愧疚。”铁牛在旁轻哼,低声道:“您对大奉如何,我们都看在眼里头。如果没您,也不会有他奉帝的今天。您这些年明里暗里,不知做了多少事,而且是从来不求回报。可谁能想到,这奉帝竟然做出这么多荒唐事。”

铁牛是真心感觉到不值。

当初他们都认为民间传言是假的。

奉帝为人正直,岂会害老宁王?

可结果呢?

这一切都是奉帝装出来的!

他利用宁阙和田仲勋的不合,将所有罪责全甩给他们。从始至终,都是奉帝的阴谋。年少时他就故意接近宁阙,为的就是得到宁王府支持。

可最后却害死了老宁王!

“罢了……”

“现在说这些已无意义。”

宁阙摆了摆手,不想再多提。

既已决定,他就不会后悔。

“东征的事,准备如何了?”

“人手方面都已安排妥当,每座岛都留下千余人。一半是亲卫,还有一半是原本留守在岛上的伤卒。粮草都已清点完毕,并且搬运至船上。只等王爷一声令下,随时都能启航。”

“嗯,三日后出发。”

宁阙微笑眺望远处。

目前天气已经转暖,趁着开春的时候进攻是最好的。打仗很多时候都得看天时地利人和,选择合适的进攻时机也很重要。开春之后本该是农忙地,可这时候如果面对敌国进攻,那壮劳力就只能被征调为军。

无人耕种的情况下,便会导致土地荒废。后续粮草不足,就会造成饥荒。如果这时候战事还不结束,那百姓基本就只能打开城门喜迎王师了。

还有就是高句丽冬天过于寒冷,是能把人给冻死的冷。宁阙选择开春发起总攻,就能争取在冬天来临前便解决掉他们,后续镇守起来也更轻松些。

总之不论是持久战还是速战速决,宁阙都有十足的把握。等灭了高句丽,大奉势必会分兵戍守。这对宁阙后面起义,肯定是桩好事。

先前卜算子其实提到过这个理念。

那就是王朝控制的疆土是有极限的。

并不是说越大就越好。

很多时候反倒是会成为拖累。

宁阙对此也是深有感悟。

就好比北方草原,除朔方外还有广阔的草地。可大奉想要实控,基本上不可能。因为距离长安过远,得不断往里面砸人砸钱。后续胡人又如蝗虫过境,再次袭来。就得不断派遣士卒戍守,周而复始就是个无底洞。

高句丽就是个陷阱。

宁阙想的就借此限制大奉。

等他假死后,大奉必会掀起轩然大波。楚王和晋王难保不会有动作,西凉、辽国也很可能会南下。这些隐患如果爆发,整个大奉都将岌岌可危。要是大商这时候再插一脚,更会有诸多麻烦。

而这,也是宁阙计划好的。

只有足够乱,他才能得到发展时间。

虽会祸害百姓,可他也没得选。

现在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所以绝不能心慈手软!

“走吧,先回去了。”

“把高句丽解决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