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光阴,如白驹过隙。
在慕容奕的励精图治与乌止的悉心辅佐下,大盛王朝国力日益强盛,四海升平,仓廪充实,军备精良。然而,盛极而衰,外患亦随之而来。周边那些昔日或臣服、或交好的小国,见大盛如日中天,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恐惧这头东方巨狮终有一日会张开血盆大口,将他们一一吞并。
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边境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惊雷,炸响了平静的朝堂——以羌戎、狄狁为首的七个小国组成联军,陈兵二十万于西北边境,悍然撕毁了盟约,攻城略地,来势汹汹!
消息传来,举朝震惊。养心殿内,气氛凝重如山。
“父皇!儿臣愿领兵出征,定将那些蛮夷之辈赶回老家,扬我大盛国威!”二皇子慕容玮率先出列,声音洪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他身形魁梧,自幼习武,在军中亦有一些支持者。
“父皇,五弟年幼,二哥虽勇,但此番联军来势不小,恐需更为持重之策。儿臣虽不才,愿为父皇分忧,亲自督军,以安边境。”五皇子慕容琦紧随其后,他言辞恳切,更显沉稳,身后站着以皇后及杨家为首的一干文臣。
两位皇子,一个凭勇力,一个借势位,在朝堂之上争锋相对,互不相让。支持他们的臣子们也纷纷出言,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然而,在一片嘈杂声中,一些中立或更为务实的老臣,以及新晋的寒门、女臣势力,却将目光投向了站在武将班列前方,一直沉默不语的圣公主——慕容珺。
“陛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出列,声音沉浑,“圣公主殿下曾以稚龄平定西域,用兵如神,威震边陲。如今边境局势复杂,非单纯勇力可解,老臣以为,殿下乃是挂帅最佳人选。”
“臣附议!”
“臣也以为,圣公主殿下最为妥当!”
附和之声渐起。慕容珺这五年来并未躺在功劳簿上,她参与朝政,见解独到,在军中的威望更是无人能及。由她挂帅,确实能最大程度稳定军心,震慑敌胆。
慕容奕高坐龙椅,目光深沉地扫过下方。他看着争得面红耳赤的两个儿子,又看向神色平静、仿佛置身事外的女儿,心中自有考量。他确实属意珺儿,但也要平衡朝中势力……
就在这时,皇后杨氏在凤极宫中,接到了一封来自杨家的密信。展开信笺,只看了一眼,她的脸色瞬间煞白,指尖冰凉。信上内容骇人听闻——此次七国联军犯边,背后竟有杨家的暗中推动!他们与羌戎等部达成了秘密协议,意图借此机会,消耗二皇子势力,甚至……若操作得当,可让二皇子兵败身死,同时重创慕容珺的威望,为五皇子慕容琦铺平道路。更可怕的是,杨家不知通过何种渠道,竟然已经掌握了边境数座关键要塞的详细布防图!
信中最后强调,若领兵主帅是二皇子慕容玮,凭借这份布防图,联军可轻易设伏,令其大败;但若是五皇子慕容琦挂帅,杨家自会暗中周旋,将一份“修改过”的布防图“泄露”给联军,确保五皇子能“艰难”取胜,积累军功。
皇后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冷汗浸湿了内衫。她没想到,家族的野心竟然膨胀到了如此地步,通敌叛国,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可……事已至此,她已被绑在了杨家的战车上。为了琦儿,为了她后半生的依靠,她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在后续的朝议中,皇后一系的势力突然转变了口风,不再强烈支持五皇子,反而开始“客观”分析,认为二皇子勇武过人,正是历练的好机会,应给予支持。而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或因被蒙蔽,或因利益交换,也纷纷转向支持二皇子。
慕容奕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虽觉有些蹊跷,但二皇子慕容玮确实求战心切,且朝中支持者众,他最终拍板:“既如此,便由二皇子慕容玮为主帅,骠骑将军谢狰为副,率十万精兵,即日开赴西北,平定叛乱!”
“儿臣(臣)领旨!”慕容玮与谢狰出列,声音铿锵。
慕容珺站在一旁,自始至终未曾发言。她冷眼旁观着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尤其是皇后一系态度的微妙转变,心中已升起了浓浓的疑云。她不相信杨家会如此好心将立功的机会拱手让给二皇子。这其中,必有阴谋。
然而,圣旨已下,无从更改。
二皇子慕容玮意气风发,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开赴边境。他踌躇满志,誓要借此一战确立自己的储君地位。
然而,灾难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慕容玮率领的大军刚抵达边境要塞“铁壁关”不到三日,甚至连敌军主力都还未摸清,就在一次例行巡防途中,遭遇了毁灭性的伏击!
联军仿佛对他们的行军路线和兵力配置了如指掌,利用复杂的地形,设下了重重陷阱。滚木礌石、箭雨如蝗、火攻突袭……手段层出不穷。盛军猝不及防,阵型大乱,死伤惨重。
慕容玮虽奋力拼杀,但无奈敌军准备充分,且兵力数倍于己方的伏兵。一场混战下来,十万大军折损近三成,粮草辎重损失无数,被迫退守铁壁关,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消息传回京城,举朝哗然!
败了?竟然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
二皇子慕容玮首战失利,损兵折将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朝堂之上,弹劾二皇子轻敌冒进、指挥不当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向慕容奕的案头。支持五皇子的势力更是趁机大肆抨击,要求更换主帅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养心殿内,气氛比之前更加压抑。慕容奕面色铁青,看着战报,手指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并非心疼那损失的兵力,而是愤怒于这背后显而易见的诡异——联军为何能如此精准地掌握慕容玮的动向?这绝不仅仅是轻敌二字可以解释的!
皇后坐在下首,垂着眼眸,手中紧紧攥着帕子,心中亦是惊涛骇浪。她没想到,家族的动手竟然如此狠辣迅捷,这几乎是将二皇子往死路上逼!她既害怕事情败露,又隐隐有一丝扭曲的快意——看,这就是与本宫和琦儿作对的下场!
而慕容珺,站在殿中,感受着这诡异而紧张的气氛,心中的疑云愈发浓重。她几乎可以肯定,二皇子此次惨败,绝非偶然。那双酷似慕容奕的凤眸之中,闪过一丝冰冷的锐芒。这潭水,越来越浑了。而她,是时候该做些什么了。至少,要弄清楚,敌人究竟是谁,藏在何处。
慕容珺回到自己的曦华宫,立刻召来了心腹暗卫首领玄影。烛光下,她稚嫩却已显威仪的脸上笼罩着一层寒霜。
“玄影,西北战事蹊跷,二皇子败得太快太惨,绝非偶然。本宫怀疑军中有奸细,或是布防图已泄露。”慕容珺声音低沉,条理清晰,“我们的人在西北根基深厚,你立刻挑选最精干的人手,分三路潜入铁壁关及失陷的三座城池。一路查探联军虚实、兵力部署;一路暗中搜寻二皇子残部,若能联系上谢狰将军最好;最后一路,也是最关键的,”她目光锐利如鹰,“给本宫盯死所有可能与外界传递消息的渠道,尤其是与京城、与杨家有关联的,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属下遵命!”玄影抱拳领命,身影如鬼魅般消失在黑暗中。
慕容珺踱步到窗前,望着南方沉沉的夜色。西北是她经营多年的地盘,尚有脉络可循。但此次七国联军声势浩大,难保不会在其他方向,尤其是相对平静的南境趁虚而入。她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她快步走到书案前,铺开信纸,研墨挥毫。信中,她并未提及朝堂阴谋,只以姐弟关怀的口吻,提醒远在江南封地的大皇子慕容珏,西北战事紧张,恐有宵小趁机在南境生事,请他务必加强封地及周边巡防,整饬军备,以备不时之需。她相信,以慕容珏的沉稳和对自己这个姐姐的信任,他一定能领会其中的深意。
信件以特殊渠道连夜送出。做完这一切,慕容珺才稍稍松了口气,但眉宇间的凝重并未散去。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果然,接下来的战报一次比一次惨烈。二皇子慕容玮本就缺乏大战经验,初战失利后更是方寸大乱,指挥频频失误。联军则气势如虹,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仿佛未卜先知的情报,接连又攻陷了三座边境重镇!兵锋所向,生灵涂炭,消息传回,朝野震动,民间怨声载道。
五皇子慕容琦再次在朝堂上慷慨陈词,痛心疾首,请求父皇允许他戴罪立功(意指代替失败的二哥),率军驰援,挽回败局。这一次,支持他的声音占据了绝对上风。连一些原本中立的老臣,也认为不能再让二皇子胡闹下去了。
慕容奕看着舆图上不断扩大的沦陷区,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在又一次收到失城战报后,沉声道:“传朕旨意,二皇子慕容玮作战不利,即刻卸去主帅之职,回京听候发落!由五皇子慕容琦接任征西大将军,统率西北诸军,务必给朕稳住战线,收复失地!”
“儿臣领旨!定不负父皇重托!”慕容琦跪地接旨,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皇后得知消息,喜不自胜,连忙吩咐宫人准备宴席,要在五皇子出征前为他壮行。然而,就在宴会前,杨鹤琳因有些体己话想提前与皇后说,便未通传直接去了后殿。刚走到寝殿窗外,却听见里面传来皇后压低却难掩激动的声音,以及清竹冷静的附和。
“……总算成了!琦儿此去,定能立下不世之功!”这是皇后的声音。
“娘娘放心,一切均已安排妥当。那边会‘配合’的,五殿下此去有惊无险,只需徐徐图之,且战且赢,既能积累军功威望,又不至于功高震主,惹皇上猜疑……”这是清竹的声音。
“对对对,不能赢太快,要稳住,慢慢来……等琦儿在军中树立威信,这太子之位……”
窗外的杨鹤琳如遭雷击,浑身血液瞬间冰凉!她听得清清楚楚——“那边会配合”、“且战且赢”、“徐徐图之”!这哪里是去打仗?这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用国家疆土和将士百姓鲜血染红的镀金游戏!而主导这一切的,竟然是她的姐姐,是她的杨家!
一股巨大的愤怒和恶心感涌上心头。她可以容忍后宫争斗,可以理解权力倾轧,但她无法接受,为了私利,竟然勾结外敌,陷边境将士和黎民百姓于水火!这已经不是争权,这是叛国!
她踉跄着后退几步,脸色苍白,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凤极宫,连原本要说的体己话也忘得一干二净。回到自己宫中,她内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挣扎。一边是血脉相连的姐姐和家族,一边是国法纲纪和无辜生灵。最终,那份深埋于心的良知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占据了上风。
她不能再沉默下去了!
杨鹤琳深吸一口气,换上一身素净的宫装,未带任何宫人,径直前往养心殿求见慕容奕。她屏退左右,在慕容奕深邃而威压的目光注视下,将她听到的皇后与清竹的对话,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和盘托出!
“……皇上,臣妾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愿受千刀万剐之刑!”杨鹤琳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却坚定。
慕容奕听完,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是滔天的怒火!他猛地一拍御案,坚实的紫檀木桌案竟被拍得裂开一道缝隙!他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是前所未有的震怒与杀意!
“好!好一个杨家!好一个皇后!好一个‘且战且赢’!”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冰寒刺骨的冷意。他之前虽有怀疑,却没想到真相竟如此不堪!为了扶持五皇子上位,他们竟敢通敌卖国,视江山社稷为儿戏!
盛怒之后,是帝王的绝对冷静。慕容奕立刻意识到,西北战场危如累卵,五皇子慕容琦此刻前去,根本不是打仗,而是去接收一场被安排好的“胜利”,这无异于将更多的将士和城池推向深渊!
“李中!”慕容奕声音森寒,“即刻传旨,五皇子慕容琦暂缓出征!另,八百里加急,传骠骑将军谢狰,朕授他临机专断之权,必要时可接管西北军务,不惜一切代价,给朕稳住局势,查清真相!”
“奴才遵旨!”李中感受到皇帝那几乎凝成实质的杀气,浑身一颤,连忙躬身退下安排。
就在谢狰接到密旨,星夜兼程奔赴西北的同时。慕容珺之前派出的暗探,以及接到她信件后立刻行动起来的大皇子慕容珏派出的精锐护卫,也几乎同时抵达了混乱的南境。
大皇子的人手持慕容珏的信物和慕容珺的密信,迅速与南境几位忠于皇室、或与大皇子私交甚密的将领取得了联系,悄然加强了几个关键隘口的布防。而慕容珺的暗探,则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沦陷区与交战区,开始搜集情报,并试图与仍在抵抗的谢狰及其残部建立联系。
西北的天空,战云密布,阴谋与忠诚,背叛与坚守,在这片焦土之上即将展开更加惨烈的碰撞。而京城之中,一场席卷后宫与前朝的风暴,也随着慕容奕那冰冷的杀意,悄然酝酿。慕容珺站在曦华宫的了望台上,远眺西北方向,她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她播下的种子,和她那看似远离纷争的皇长兄伸出的援手,或许将成为打破这盘死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