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太后要给奉国大长公主一个交代。”

奉国大长公主看着孙女,他们家马上就要走上巅峰,现在全毁了。

奉国大长公主如何能甘心?就是一些保皇党也不甘心。

不说他们是否相信太后,如果太后辅政还有镇国公这个摄政王在,那大秦是不是要姓萧了?

“肃王污蔑哀家,他一个发动政变的人的话如何可信?哀家何须交代?

当务之急是清理伤亡安排好皇帝的丧事,至于皇后?

她虽然是继后,此次就和皇帝一起去帝陵合葬吧。”

皇帝原配在其未登基时就过世了,虽然追封了皇后,但祭天承凤印的是现在的皇后。

反正她已经死了,萧太后愿意给对方这个体面。

这番言语自然不能让奉国大长公主满意,但帝都刚刚经受叛乱,急需稳定,剩下的事情他们也要商量一下,只能暂时忍下。

于是云念初醒来时就知道皇后在昨天的叛乱中被刺身亡。

云念初眨巴一下眼睛,太后这是直接撕破脸了?

不管云念初如何腹诽,此时外面的消息还是源源不断的传来。

昨天帝都死了不少人,也有不少趁乱闹事的,甚至几个官宦人家还被冲破了大门。

索性这里面并无亲近的人家,云长清也传来消息让她安心。

只是出门时看着街上还有没有清扫干净的鲜血以及一路上隐隐传来的哭嚎声,云念初突然理解林秋橙为什么不喜欢这个世界了。

“小念,你还好吧?可有吓到?”

萧定安并不担心镇国公府,如果叛军能闯进里面,他还不如吊死算了。

“我没事,后续事情可都安排好了?”

萧定安摇头,估计等皇上下葬后应该会有一个交代,总要给那些人一个商量的时间才行。

云念初点头,去了自己的位置,只是云念初没有想到,皇后一系人居然在皇陵刚刚关闭就开始发难了。

“各位,此次暴乱虽然是肃王发动的,但其能那么容易攻进宫里,是有人暗中给叛军开了城门。

经调查是镇国公府姻亲的一个旁支,只可惜那人已经自尽。”

云念初听着这话有些无语,别说这拐着弯的亲戚关系,就是那人都死了,难不成那些人想要用这个死人给太后和镇国公府定罪?

“还有刺杀皇后的人,经过询问,那些人训练有素出手狠辣,根本不是普通的叛军可比的。”

云念初看着说话的人都有些替他着急,所以呢?那些人的尸体呢?证据呢?

当然云念初也猜出来,估计是奉国大长公主一系实在找不出确切的证据才如此的,但仅此这些真的没用。

“哼,哀家知道皇后意外身死你们心里难受,但想要以此污蔑哀家污蔑镇国公府,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萧太后冷笑,就算大家都知道皇后是她借机弄死的又如何?

她既然动手了自然不会留下证据,她可是太后,背后还有镇国公府,奉国大长公主一系除了怀疑难不成真敢做什么?

奉国大长公主一系人自然知晓这样动不了太后,所以他们还有后招。

只见一个宫女被带了上来,此人身材丰满面容姣好,正是萧太后身边的二等宫女。

也是云念初的老熟人,这一世没做成萧定安宠妾的媚儿姑娘。

“奴婢都说,奴婢暗中听到太后娘娘命令宫里的侍卫装作叛军冲进皇后寝宫刺杀她。

至于大皇子的伤,是故意的,为的就是洗清嫌疑。

奴婢没有说谎,那侍卫奴婢偷看过,是王侍卫长。”

媚儿口中的王侍卫长是王灵均庶出的弟弟,云念初没有想到萧皇后居然还用了王家人。

之前给她画饼时可是让她霸占了镇国公府,结果她居然是两头画饼?

幸亏自己没上当。

“哼,这个贱婢污蔑哀家,哀家要是密谋什么事情会让一个宫女听见?

奉国大长公主,您找来这样一个宫女就想给哀家定罪,未免太可笑了。”

萧太后冷笑一声,她是一国太后,就凭一个宫女就想如何,未免太看不起她看不起镇国公府了。

“太后娘娘,这个叫媚儿的宫女可是你及其信任之人,她的话自然有可信的道理。

而且王家子也的确偷偷开了城门,这是他的供词,也表明是太后你安排的。

那些叛军的路线都有迹可循,并没有到皇后寝宫,那刺杀皇后的人又是从何而来?”

奉国大长公主也是寸步不让,他们选择在皇陵发难就是想让列祖列宗看看,让天下人看看,逼着萧家必须给出一个交代。

“媚儿对本哀家存怨念,当初哀家想让她给定安做妾没有成功,她对哀家就有了二心。

现在被人收买也情有可原,至于王家?

王家和镇国公府就差从姻亲变仇人了,又怎么会听哀家的?

至于那些叛军?里面存在一些高手行刺杀之事也正常。

想来他们是想要刺杀大皇子,毕竟他是皇上唯一的骨血。

皇后应该是被大皇子牵连才殒命的,哀家由衷感谢皇后。”

至于为什么被行刺的大皇子只受了轻伤而皇后身死,那就只能用意外来形容了。

毕竟叛军的行为谁能把控?

“太后娘娘是不是以为我们只有这些证据?”

奉国大长公主看向媚儿,她咬了咬牙。

她能一直活到现在可不是因为需要她出来作证,而是她表示手中有给太后一击毙命的证据。

只是她一直没有吐口,现在说出来也是为了博一线生机。

“给皇上看病的孙太医在叛乱中一家全部身死,但其实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所以藏了一份血书。

上面记载了他一家为什么会身死,我知道那封血书藏在哪里了,我只求平安无忧地活到老。”

媚儿的话让萧皇后眼神闪了闪,孙太医居然留了证据?

皇帝还未成为太子时就命不久矣,如果此事爆发出来,皇帝的皇位都会动摇。

想要大皇子继位就有些波折,还有靖王给皇帝下毒一事可能会平反,萧太后自然有些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