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综影视:过分觊觎 >  第413章 战长沙5

"纱布!再拿些纱布来!"

薛宁的声音在教会医院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响起。文夕大火过去一周,长沙城满目疮痍,但生活必须继续。原来的医院建筑在大火中损毁严重,只能在院子里增设帐篷作为临时诊疗区。

"来了!"胡湘湘小跑着送来一叠刚消毒的纱布,动作麻利地协助薛宁为一名烧伤患者更换敷料。

薛宁欣慰地看着这个进步神速的"学徒"。火灾后的胡湘湘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再是那个莽撞的少女,而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医护助手。胡家暂时住在教会后院的小屋里,胡湘湘每天跟着薛宁学习,进步惊人。

"很好,记住烧伤换药的关键是轻柔和无菌。"薛宁轻声指导,"这位先生二度烧伤面积达30%,感染风险很高。"

胡湘湘认真点头,小心翼翼地按薛宁教的方法操作。患者是个四十多岁的码头工人,火灾时为了救邻居孩子被严重烧伤。

"薛大夫,"患者虚弱地问,"我这条胳膊...还能干活吗?"

薛宁检查了一下创面:"恢复得不错,按时换药,坚持做我教你的手指活动,会好起来的。"

走出帐篷,胡湘湘小声问:"薛姐姐,他的手指关节真的不会僵硬吗?我看那些肌腱..."

"如果坚持复健,希望很大。"薛宁揉了揉酸痛的后颈。连续七天的高强度工作,她的体力已接近极限。

"薛医生,院长请您去会议室。"一个护士跑来通知。

教会医院的院长布朗医生是位六十多岁的英国传教士医师,在大火中坚持留守医院,保住了大部分医疗设备。薛宁整理了一下皱巴巴的白大褂——这是大火后唯一一件还能称为"干净"的衣服——走向主楼尚未完全修复的会议室。

推开门,她意外地发现除了布朗院长和安娜护士长外,还有几位穿白大褂的中国医生,以及...顾清明。他今天穿着正式的军装,坐姿笔挺,肩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看到她进来,他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薛,来,坐这里。"布朗院长和蔼地招手,"我们正在讨论灾后防疫计划。"

薛宁在唯一的空位——恰好挨着顾清明——坐下。桌面上摊开着长沙城区地图,上面标注了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薛医生,"一位戴圆框眼镜的中年医生开口,"我是市立医院的林主任。听说你在烧伤治疗上很有心得,使用了一种...特殊药膏?"

薛宁瞬间明白了会议主题——她的"超前"医疗方法引起了同行注意。她谨慎地回答:"只是根据老师教的一些改良方法。"

"改良?"林主任推了推眼镜,"据我所知,你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油膏疗法,改用干性愈合理论。这在欧洲都是前沿研究。"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薛宁身上。她感到顾清明在桌下轻轻碰了碰她的鞋尖,像是无声的支持。

"战争时期,我们需要最有效的方法。"薛宁选择实话部分说,"我的老师曾在德国留学,接触过最新研究。烧伤创面湿润环境易滋生细菌,干性愈合配合磺胺药能有效降低感染率。"

"磺胺?"一位年轻医生惊呼,"那可是贵重药品!"

"所以我只用于重症。"薛宁平静地说,"对于普通烧伤,严格的清洁和干燥同样有效。"

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薛宁系统地介绍了无菌操作、分诊制度和简易隔离病房等概念,这些都是现代医院的基础,但在1938年的中国还很少见。顾清明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只在关键时候插话支持薛宁的建议。

会议结束时,布朗院长宣布成立长沙灾后医疗委员会,出乎薛宁意料,她被推举为三名技术顾问之一。

"薛医生年轻有为,又熟悉西方最新医学,正是我们需要的。"布朗院长笑着说,"当然,还要感谢顾参谋的推荐。"

薛宁惊讶地看向顾清明,后者正低头整理文件,睫毛在脸上投下一小片阴影,掩去了表情。

散会后,薛宁在走廊被顾清明叫住:"薛医生,能否借一步说话?"

他们走到医院后院的银杏树下。深秋的银杏叶金黄灿烂,与周围的废墟形成鲜明对比。顾清明从公文包取出一个纸包:"给你的。"

薛宁打开,是一套崭新的护士服和医用口罩。"这...太贵重了。"她轻触质地优良的棉布,战时这种物资极为稀缺。

"你救了很多人的命。"顾清明的声音比平时柔和,"包括我。"

薛宁想起火灾那晚他为保护她而受伤的肩膀:"你的伤..."

"快好了。"他微微活动了一下左肩,"多亏你的药。"

一阵风吹过,银杏叶纷纷扬扬落下。薛宁突然注意到顾清明军装领口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色徽章,形状像把利剑。

"这是..."

"黄埔军校毕业徽章。"顾清明顺着她的目光解释,"我十六期。"

薛宁在现代读过黄埔军校的历史,知道那是民国时期最着名的军事学府,培养了大批优秀军官。"你...很年轻就当上参谋了。"

"家世帮了些忙。"顾清明难得地露出一丝自嘲,"不过战场上,子弹不认识你是谁的儿子。"

薛宁第一次听他谈起自己,不禁好奇:"为什么从军?"

顾清明沉默片刻:"国家危亡,总要有人站出来。"他抬头看向远处,"我大哥死在淞沪会战,二哥在南京...失踪。"

薛宁胸口一紧。她知道"南京失踪"在1938年意味着什么。下意识地,她伸手轻轻握住了他的手腕:"对不起。"

顾清明似乎对她的触碰有些意外,但没有抽回手:"你呢?为什么学医?"

薛宁想起自己选择医学的初衷:"为了救人。虽然...有时候救不了所有人。"她想起现代医院里那些因各种原因逝去的生命,和眼前这个时代无数在战火中消逝的普通人。

两人沉默地站在银杏树下,某种无需言语的理解在空气中流动。

"对了,"顾清明突然说,"军政部那边暂时不会来打扰你了。我父亲...打了招呼。"

薛宁这才明白为何刘处长之后再没出现。"谢谢你。不过...你父亲知道我的事?"

"只知道你是个医术高明的女医生,救了不少人。"顾清明看向她,"至于其他...那是我的秘密。"

薛宁心头一热。他在保护她。

"我该回去了,还有病人等着。"她最终说。

顾清明点头:"我晚上来检查防疫工作进展。"顿了顿,又补充,"公事。"

薛宁忍不住微笑:"当然,公事。"

回到临时病房,胡湘湘神秘兮兮地凑过来:"薛姐姐,顾长官又来找你啦?"

"工作上的事。"薛宁故作严肃,"别瞎想。"

"我才没瞎想呢!"胡湘湘笑嘻嘻地递过病历本,"不过顾长官最近来医院的次数可真多,比卫生处的巡查员还勤快。"

薛宁轻拍她的头:"专心学习。今天教你静脉注射。"

接下来的日子,薛宁全身心投入医院重建和医疗改革。在她的推动下,教会医院率先建立了系统的消毒流程:所有器械必须高温蒸煮,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要用肥皂洗手,伤口处理必须戴消毒手套...这些在现代医院司空见惯的措施,在当时却是革命性的改变。

起初,不少老医生和护士抵触这种"麻烦"的做法,但当一个星期后,医院感染率下降了60%,反对声很快变成了钦佩。薛宁趁机开办培训班,系统地教授基础医学知识和护理技巧,学员不仅有医护人员,还有普通市民。

"战争时期,每个人都能成为救命者。"她在开班仪式上说。

顾清明几乎每天都会"恰好"路过医院。有时带来紧缺的药品,有时只是简单询问有什么需要。薛宁逐渐习惯了他的存在,甚至开始期待那抹军绿色的身影出现在病房门口。

一个寒冷的夜晚,薛宁加班整理病历。胡湘湘早已回去休息,医院大部分区域已熄灯。她捧着油灯穿过后院时,隐约看到角落里有一点火光。

出于警惕,她悄悄走近,发现是顾清明独自蹲在墙角,面前是一个小小的铁盆,里面烧着纸钱。火光映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照亮了那双平日坚毅此刻却盛满悲伤的眼睛。

"...王连长,李排长,兄弟们..."他低声念着一个个名字,"安息吧...我会照顾好你们的家人..."

薛宁屏住呼吸,不敢打扰这私人时刻。她从未见过这样的顾清明——卸下所有军人面具,只是一个悼念战友的普通年轻人。

一片落叶飘到铁盆里,火苗猛地窜高。顾清明抬头,正好看到站在阴影中的薛宁。

两人四目相对,薛宁尴尬地想要退开,顾清明却轻声说:"来一起烧些纸钱吧。"

薛宁默默走过去,蹲在他身边。顾清明递给她一叠纸钱:"今天是我们团在徐州突围一周年的日子...三百二十七个兄弟,只活下来五十六人。"

薛宁将纸钱一张张放入火中,看着它们化为灰烬:"你很爱你的士兵。"

"他们信任我。"顾清明盯着火焰,"而我带他们走向死亡。"

"你带他们为国家和人民而战。"薛宁轻声说,"这是军人的荣耀。"

顾清明转头看她,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你说话...不像这个时代的人。"

薛宁心跳漏了一拍——她又一次暴露了。但顾清明没有追问,只是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他的手很大,掌心有枪茧,却异常温暖。

"手这么冷。"他皱眉,"你该多穿点。"

"南方人,不习惯湖南的冬天。"薛宁试图开个玩笑,声音却有些发抖——不是因为冷。

顾清明脱下自己的军外套披在她肩上:"别着凉。"

就像那天早晨在医院台阶上一样。薛宁裹紧带着他体温和气息的外套,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在这个陌生的时空,这个曾经怀疑她的男人,竟成了最理解她的人。

"回去吧,很晚了。"顾清明站起身,顺手拉她起来。

他们并肩走回医院后门,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明天我要去趟湘潭,"顾清明在分别时说,"三天后回来。"

薛宁点头:"注意安全。"

"等我回来,有件事想告诉你。"顾清明的眼神异常认真。

薛宁想问是什么,却被他制止:"到时候再说。"

那一晚,薛宁辗转难眠。顾清明想说什么?关于她的身份?还是...别的什么?她发现自己竟然在期待那个答案,这让她既兴奋又害怕。

第二天早晨,薛宁正在查房,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妇女在护士引领下走进来。

"薛医生?"妇女上下打量她,目光锐利得让人不适。

"我是。您哪里不舒服?"薛宁合上病历本。

"我没病。"妇女微微一笑,"我是顾清明的母亲。"

薛宁手中的病历本啪地掉在地上。

顾夫人优雅地弯腰拾起本子递还给她:"听说我儿子经常来这家医院,我很好奇是什么...吸引了他。"

薛宁强自镇定:"顾参谋负责军地医疗协调工作。"

"是吗?"顾夫人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周围忙碌的护士和病人,"我儿子从小就不爱和医生打交道,连发烧都不肯吃药。现在却突然对医学如此热心..."

薛宁不知如何接话,只好保持沉默。

顾夫人突然伸手抬起薛宁的下巴,动作轻柔却不容抗拒:"确实漂亮,气质也好。但顾家不是普通人家,清明也不是普通军官。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薛宁挣脱开来,正色道:"顾夫人,我和您儿子只是工作关系。如果您没有医疗需求,请恕我失陪,还有很多病人等着。"

顾夫人不怒反笑:"有骨气。不过..."她从手袋取出一张照片,"认识这个人吗?"

照片上是一个穿西装的年轻男子,面容与山本健一有几分相似。薛宁摇头:"不认识。"

"山本健二的哥哥。他一直在打听一个会'神奇医术'的中国女医生。"顾夫人收起照片,"薛小姐,乱世之中,一个无亲无故的漂亮女子太显眼可不是好事。尤其当她的医术...超前于时代。"

薛宁血液凝固——顾夫人在调查她!而且查得很深。

"我不知道您在暗示什么。"薛宁努力保持冷静,"我只是个普通医生。"

"普通医生不会让军政部特别关注,也不会让我儿子如此上心。"顾夫人转身准备离开,又停步道,"对了,清明从小有婚约在身。对方是财政部陈次长的千金,刚从英国留学回来。"

这句话像一盆冰水浇在薛宁头上。她机械地完成上午的工作,脑海中不断回放顾夫人的话。婚约?难怪顾清明说"有件事想告诉你"...

午休时,胡湘湘兴冲冲地跑来:"薛姐姐!猜猜怎么了?我通过初级护理考试了!布朗院长说我可以当正式助手了!"

薛宁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太好了...恭喜。"

胡湘湘立刻察觉异常:"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没事,有点累。"薛宁揉揉太阳穴,"下午的手术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但是..."胡湘湘犹豫了一下,"刚才我听护士们议论,说顾长官的母亲来了?"

薛宁苦笑——消息传得真快。"嗯,来...看看医院情况。"

胡湘湘一脸不信,但体贴地没有追问:"对了,安娜护士长找你,说药品库存有问题。"

下午的手术是一例烧伤感染清创,薛宁全神贯注工作了两个小时。当最后一块敷料贴好时,护士匆忙进来:"薛医生,急诊室来了重伤员,需要您立刻过去!"

急诊室里,几名士兵围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伤员。薛宁一靠近就闻到了浓重的血腥味和...火药味。

"哪里受伤?"她戴上手套准备检查。

"左胸...子弹..."伤员艰难地说,声音异常熟悉。

薛宁猛地拨开挡在前面的士兵,看清了伤员的脸——顾清明!他面色惨白,军装被血浸透,呼吸微弱而急促。

"准备手术!立刻!"薛宁的声音因惊恐而变调,"通知血库备血!"

顾清明虚弱地抓住她的手腕:"薛宁...听我说...湘潭...有埋伏..."

"别说话,保存体力。"薛宁命令护士推来担架。

"不...重要..."顾清明固执地继续,"情报...错了...我们被...出卖..."

薛宁俯身靠近他:"这些等你好了再说。现在,你必须活下来,明白吗?"

顾清明的眼神开始涣散,但仍挣扎着说:"想告诉你的...事...我..."

他的头歪向一边,监护仪上的心跳变成了一条直线。

"室颤!除颤器!肾上腺素!"薛宁大喊,同时开始胸外按压。

一片忙乱中,她只有一个念头:顾清明不能死!绝不能死在这个时代冰冷的手术台上,不能死在她面前,不能死在还没来得及说完那句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