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在此之前,曹操便已经请除北海太守孔融,亲自去洛阳朝拜天子,并且率领北海全郡,投靠到天子的麾下。

对此。

曹操嗤之以鼻,压根就没有当做一回事。

孔融不过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罢了。

无论是治国还是行军打仗,曹操都未曾将其放在眼底。

纵然投靠到刘羽麾下,对于曹操而言也压根没有任何的威胁。

最为重要的一点,青州的地盘与刘羽的地盘完全不相连。

无论是走北方。需要经过冀州袁绍、韩腹等人的地盘,还是走兖州,需要经过各路诸侯的地盘。

因此在曹操看来,纵然自己在青州搅动风云,即便夺取了整个青州。

哪怕刘羽想要对付自己,也鞭长莫及,压根就没有任何的办法。

可谁曾想到,刘羽为了遏制住曹操的发展。

趁着北海太守孔融投靠朝廷之际,居然派遣大军往青州驻军。

所以说朝廷派遣到北海的兵马,并没有多少。

即便联合北海当地的兵马,也不过万余军队罢了。

可有了这支军队,曹操想要快速的夺取北海,占领着青州全郡,则是有些困难。

不仅如此,魏延、徐庶、甘宁等人到达北海之后,在北海地头蛇孔融的帮助之下,快速的稳定了北海的情况。

魏延、甘宁原本就有大将之才,而徐庶更是能文能武,堪称是文武全才。

这几人搭配在一起,简直就是绝配。

不过简短的一个月时间,不仅稳定了北海的军心民心,收拢了北海全郡的军队。

在徐庶的谋划之下,由魏延镇守北海,甘宁率大军东征东莱。

凭借着王师的旗帜,几乎兵不血刃地收复了东莱全郡。

将东莱与北海两个郡联合在一起。

魏延等人在青州这块地盘上的实力,大幅度提升。

不仅如此,在夺取了东莱之后,也稳固了后方。

避免后方捣乱,让他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北海、东莱,全部都落入刘羽的手中。

曹操想要短时间之内,夺取青州全郡的计划,自然彻底的泡汤。

这对于曹操来说,如何能够忍受。

不仅缺少青州三分之一的地盘,更有甚者,刘羽已经在青州之地驻军。

对曹操后方,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今后想要出兵,无论是南征北战,还是其他,都必须防备北海之地的朝廷大军,随时随地偷袭他的后方,威胁曹操的老巢。

齐国临淄。

曹操大本营。

曹操望着手中的书信,深吸了一口气,扫视着众人,沉声成一句。

“朝廷已经派遣魏延、徐庶与甘宁,占据着北海,前些时候。甘宁率领大军夺取了东莱。”

“如今刘羽掌控着北海、东莱,如同一枚钉子,死死的钉在了我曹操的后背,若是不拔除这颗钉子,对我曹操而言,简直是有致命的威胁,”

“看样子,是时候跟刘羽正面对抗,让他知晓我曹操的厉害之处了。”

话音落下的同时,曹操将手中的情报,交给了众人。

让众人踊跃的发言,商讨如何对刘羽用兵。

按照曹操原本的计划,应该由自己独自霸占青州六郡,借助青州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自己收拢的青州黄巾军,快速的提升自己的实力。

而整个天下局势。

刘羽作为大汉天子,霸占着洛阳、河内、陈留、东郡与并州,在刘羽的西面,还有着董卓等西凉军阀的威胁。

在刘羽没有彻底解决董卓,平定后方之前,是绝对不敢大规模的对外用兵。

北方,渤海太守袁绍与冀州牧韩馥共同占据着整个冀州,可曹操清楚。袁绍的野心绝不仅仅是渤海一郡之地,肯定会图谋冀州。

而一切也如同袁绍、曹操所想的那般。

袁绍此时正在紧锣密鼓,趁机夺取整个冀州。

中原之地,各路诸侯混战,实力最强的莫过于袁术,以及徐州牧陶谦。

而他曹操夺取青州之后,没有任何一块地盘与刘羽接壤。

刘羽也不可能将曹操,当做第一剿灭的对象。

加之刘羽还有着董卓的西凉军阀的牵扯,压根就无力东征。

他曹操只要趁着天下局势有变,在率领大军出征。

无论是北上、南下还是西出,都能够进退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可眼下的情况。

刘羽居然在北海驻军,还趁机夺取了东莱,将东莱与北海连成一线。

这就等同于,曹操全据青州六郡的计划,全部泡汤。

不仅如此,刘羽占据着东莱与北海之后,地盘直接与曹操相连。

并且在曹操的背后,布置了一把钢刀。

倘若曹操率领主力大军离开青州,北海的大军就能趁虚而入,直接打到曹操的老巢。

对于曹操而言,可谓是有着致命的危险。

当然。

曹操此时压根就不清楚,他以为的董卓等西凉军阀,占据着长安,能威胁刘羽的背后。

实则此时的董卓早已经被杀,就连长安等地,也落入了刘羽的手中。

来自西凉军阀的威胁,已经减少了一大半。

视野拉回到,曹操与他麾下的一众文臣武将的身上。

曹操在知晓刘羽夺取了北海之地后,也是心急如焚,将目光放在一众手下身上。

希望他们踊跃发言,商量着接下来的行动。

“依我看来,主公也不必过于的忧患,虽说刘羽占据了北海两郡,可那又如何,他们手中的兵力不过一万多人罢了。”

“我军在夺取青州四郡之后,已经收拢了三万精锐的青州兵,再加上我们手中拥有的军队,能够调动作战的兵力就高达四万。”

“借助绝对优势的兵力,干脆直接攻打北海,强行夺取北海两郡,将朝廷的力量从青州驱逐出去。”

第一个站出来发言的不是别人,乃是曹氏宗族的第一大将曹仁。

他的意见,也代表着曹操阵营当中,诸多武将的意见。

对于那些武将而言,自然就只有一个真理,

不服就干。

谁的拳头大,谁说的话就是真理。

曹操夺取青州四郡,实力大增,自然也有了一定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