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

自从收服了甘宁,又让刘羽得到了四匹汗血宝马,以及数百匹西凉健马,刘羽的实力,也小赚一波。

与此同时,与陈留接壤的东郡太守桥瑁,虽说向刘羽递交的投降书信。

却担忧自己贸然的跑到了陈留郡,刘羽会怪罪自己。

到时很有可能就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了。

因此只是交上书信,并没有主动前往投降的意思。

刘羽上次就已经公告天下。

一定时间之内,不来陈留负荆请罪,按照谋逆罪论处,应当诛其九族。

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当即便让黄忠领军,攻打东郡。

此时各路诸侯的情况。

右北平太守公孙瓒退守右北平,正在与幽州牧刘虞掰扯,暂时没有太大的动静。

岳飞派遣杨再兴为先锋,主力大军兵临壶关,做出一副大举进攻冀州的态势。

冀州牧韩馥与渤海太守袁绍,还在担忧岳飞是否进军冀州,正在紧锣密鼓做出一系列的防备。

加之袁绍记着韩馥的冀州,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想尽一切办法,逼着韩馥相让冀州,自然无暇他顾。

至于曹操,就更不用说,正在紧锣密鼓地夺取青州。

中原之地,也是乱成了一锅粥。

南阳太守袁术,以江东猛虎孙坚为先锋,大规模进攻豫州。

豫州刺史孔侑接连战败,损兵折将。

中原其余几路诸侯被夹在袁术与刘羽之间,正瑟瑟发抖,压根就没有任何人前去营救东郡太守乔瑁。

黄忠率大军出击,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就已经夺取东郡全郡,并且擒获东郡太守乔瑁。

刘羽自然要履行诺言,当即便将乔瑁一家八百余口,全部腰斩弃市。

此举既震慑了当地军民百姓,也让天下诸侯都为之震惊。

他们也非常清楚,这位大汉天子是动了真格。

一旦被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死无葬身之地。

然而从青州传回来的一则消息,则是让刘羽隐隐约约感觉到些许担忧。

根据锦衣卫传回来的情报,曹操逃往青州之后,一战消灭张绕又收服了平原卞喜。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就已经得到了整个平原郡。

不仅得了一郡之地,更是收降的近万余兵马。

让其在短时间之内,实力大增不仅如此。

曹操在得到平原之后,并不满足,又急忙调兵遣将,攻打乐安、济南。

似乎想在短时间之内,攻取济南二郡。

刘羽非常清楚,曹操历史起家的家底。

便是由青州黄巾贼寇,改编而来的青州军。

也是曹操麾下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兵者。

正是靠着这支兵马,支持着曹操南征北战,于官渡大败袁绍。

眼下青州群龙无首,大小数十支黄巾贼寇,不停的肆虐青州。

倘若按照历史轨迹下去,让曹操将青州的黄巾折扣全部收拾一遍。

不仅得到整个钦州,更是能从那些黄巾折扣青壮年当中,得到一支数万人的军队。

长此以往。将会成为刘羽的大敌。

奈何轻舟距离刘羽的地盘,实在是过于遥远。

无论是从并州发兵,需经过冀州,方才能抵达钦州。

还是从陈留发兵,需要跨越兖州、豫州之地。

为了一个曹操,在内部内忧外患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之下,劳师远征,显然是不现实的。

恰在此时,一个人出现在刘羽的视野当中。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北海太守孔融。

若说这些诸侯当中,最过识时务的莫过于北海太守孔融。

孔融早就在刘羽登基之时,便亲自前来洛阳,拜会刘羽。

并且愿意加入出北海的军政大权,让朝廷派人接收。

只是碍于刘羽刚刚称帝,诸多局势都不稳。

即便派人强行接收北海,也无太大的作用。

刘羽因此并未指派北海太守,只是让当地豪强,暂时管理北海。

待到朝廷商定好北海太守的人选之后,再行安排。

孔融拥有着足够强大的名气,又是主动来投靠的,为天下之表率。

刘羽当即便给予孔融三公之位。

也是为了让天下诸侯看看,我刘羽是绝对不会亏待那些,效忠于我的人。

能够给的,我刘羽也绝对不会吝啬的。

但凡跟着我刘羽的,我吃肉必定有你们一口汤喝。

现在看起来,还得任用孔融。

当即便命人快马,将孔融从洛阳请过来。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刘羽也做出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

由孔融担任青州牧,在名义上掌管青州的一切军政大权。

曹操不是要夺取青州吗。

刘羽就将孔融安排为青州牧。

无论是大义,还是其他曹操半点都得不到。

顶着反贼的头衔,曹操无论做何事都处于下乘。

与此同时,由魏延担任青州督尉,兼任北海太守,负责调动青州一切军事。

甘宁为靖海将军,负责在北海组建一支海军。

至于。出征北海的军队。

刘羽并没有大规模的调兵遣将,除了魏延与甘宁的本部兵马,并没有给他们调拨任何一兵一卒。

北海郡原本就有孔融的旧布约摸着七八千兵马,再加之甘宁、魏延手中的千余兵马,也有了八千多兵马。

有了这支兵马前往北海驻军,不仅能够遏制住曹操在青州的发展,还能够在青州之地开辟一块新的根据地。

为刘羽日后平定中原以及北方之地,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惜。

刘羽在陈留等了好几日,并没有等到徐庶的到来。

如若不然,将徐庶派过去充当军师处理,北海的政事,倒是挺方便的。

既然没有等到徐庶,刘羽身旁又没有合适的谋士派过去,就只好将此事暂且搁下。

必以魏延、甘宁的能力,纵然无法全力阻止曹操攻略青州,守卫北海之地,在曹操的大后方安下一颗钉子,还是绰绰有余。

此次派遣魏延出征,在青州战场上,除了名义上的军事老大孔融之外,魏延便相当于青州军队的一把手,可谓是大权在握。

也是刘羽对魏延,有着绝对的信任。

临走之际,魏延找到了大桥,小桥特地前来拜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