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忘机愣了一下,小脸绷得紧紧的,手不自觉地摸上剑柄。温晁见状,赶紧跳开几步,笑嘻嘻地跑走了。
回到客房,魏无羡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只见一块鸽子蛋大小的红石头躺在里面,在阳光下像烧红的炭似的发着光,里头仿佛有火苗在窜动。
“是温家的离火晶。” 蓝忘机仔细瞧了瞧,确认没问题才放下心,“能驱邪保平安,只有温家嫡系才能有。”
这石头是地底的火灵气凝成的,戴在身上不怕邪祟,练火系功法的人还能用它帮忙。温晁把这宝贝送给魏无羡,确实是把他当好朋友了。
“温二哥真够意思!” 魏无羡用指尖轻轻戳了戳石头,立刻被烫得缩回手,却还是凑近了左看右看,“好烫!但真好看!”
他虽然也是火属性灵力,却没有学会离火晶的使用方法,贸然触碰才会被烫到。
蓝忘机抿着嘴,指尖凝出一丝带着寒意的灵气,轻轻覆在魏无羡被烫红的指尖上,低声道:“小心些。”
魏无羡眼珠一转,突然把木盒推到蓝忘机跟前:“湛哥哥,这个给你保管好不好?”
蓝忘机一愣,小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为什么?”
魏无羡歪着头,眼睛亮晶晶的:“因为湛哥哥最会保管东西了!我的小木剑、草编蚱蜢,都被你收得好好的!等我想玩得时候,再找你要。”
他拉起蓝忘机的手,把盒子轻轻放在他掌心,“而且,你的灵力刚好克制它,放在你那肯定不烫手!”
蓝忘机心头原本有些闷闷的,感受到手里渐渐不烫了的石头,嘴角悄悄翘了翘。他小心翼翼地把盒子收入储物戒,确认万无一失后,才低声说:“……以后,阿婴的东西,我都会收好。”
魏无羡欢呼一声,扑上去一把抱住他,小脑袋在蓝忘机肩头蹭了蹭:“湛哥哥最好啦!等温二哥下次来,我们再一起玩!”
蓝忘机轻轻“嗯”了一声,任由他抱着自己撒娇,手却下意识地护住他的后背,生怕他一个激动摔着。
虽然他还是不太喜欢温晁,但看到阿婴这么开心,他也跟着弯起了眼睛。
-------------
崔雪回抵达不净世那日,苏清玥亲自出门相迎。两位夫人一见如故,在庭院里烹茶闲话。白昭坐在一旁,眉眼间带着温柔的笑意,时不时为二人添茶。
“雪回妹妹,无羡这孩子真是天赐的福星。” 苏清玥捧着茶盏,眼角还带着未干的泪痕,“不仅帮怀桑引气入体,还救了我的命……”
聂怀桑开创新道法的事,大人们心照不宣地默契隐瞒。毕竟,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若是被人轻易知晓,极有可能被扣上邪魔歪道的帽子,甚至招致暗中的迫害。
他们决定耐心等待,等到聂怀桑真正结丹,那时有聂、蓝、魏三家强大的后盾支持,便无需再惧怕有人觊觎他的道法,也能为他争取到一个安稳的成长环境。
“玥姐姐说得极是。”白昭放下茶壶,眼中泛起柔和的光,“当年若非阿婴相救,我恐怕早已……”
崔雪回看着两位姐妹,轻轻摇头:“都是缘分。阿婴那孩子心善,见不得别人受苦。”
白昭指尖轻轻摩挲着茶杯,温声道:“这次带他们出门夜猎,正好可以历练一番,孩子还是需要在实战中成长。”
崔雪回点头: “正是。最近岐山边界有几处邪祟作乱的传闻,正好带他们去见识一番。”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崔雪回莞尔一笑:“小皮猴,还不进来?”
魏无羡拉着蓝忘机的手蹦跳着进来,身后还跟着探头探脑的聂怀桑。三个孩子规规矩矩行礼后,魏无羡就迫不及待地扑到崔雪回怀里:“阿娘!我们什么时候去夜猎呀?”
崔雪回捏捏儿子的小鼻子:“明日一早就走。”
她看向眼巴巴的聂怀桑,笑着道:“怀桑也要努力修炼,等你结丹了,让你大哥带你出来历练。”
聂怀桑重重点头:“雪姨,我一定加倍用功!”
翌日清晨,一行四人整装待发。聂家众人一直送到大门外,临行前,魏无羡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荷包:“怀桑,这个给你!”
聂怀桑惊讶地接过,看着荷包上的符文,眼中露出疑惑:“这是……”
“昭姨绣的荷包,里面是我画的护身符!” 魏无羡骄傲地挺起小胸膛,“可以预警危险,还能抵挡一次邪祟攻击!”
蓝忘机在一旁补充:“阿婴研究了三天才完成。”
其实他更想说的是,他也有一个呢,跟阿婴的还是一对,背面分别绣了琴和笛。
苏清玥感动地摸了摸魏无羡的头:“无羡真是有心了。”
聂怀桑紧紧攥着荷包,红着眼圈挥手:“阿婴,要小心啊!"
魏无羡已经站在飞剑上,使劲点头:“放心吧!等我回来给你讲夜猎的故事!"
飞剑升空,两个小家伙一左一右跟在崔雪回和白昭身边,渐渐远去。蓝忘机腰背挺得笔直,全神贯注。魏无羡倒是胆大,时不时探头往下看,惹得崔雪回不得不分神护着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岐山边界处的黑水镇近日频发怪事。镇外河流无故变黑,已有三名渔夫失踪。当地百姓传言是水鬼作祟,却无人敢近水查探。
四人抵达时正值黄昏,整个镇子笼罩在诡异的寂静中。崔雪回带着他们走访了几户人家,终于从一个老渔夫口中得知详情。
“那黑水里…有东西会拉人……”老渔夫颤抖着说,“前几日张家的娃子就在岸边玩,一眨眼就不见了… ”
魏无羡眼睛一亮:“阿娘,让我和湛哥哥去看看吧!清川也有很多水祟,阿爹已经教过我们该怎么对付了。”
崔雪回沉吟片刻,点头道:“可以,但必须按计划行事。”
夜幕降临,魏无羡和蓝忘机潜伏在河边芦苇丛中。不多时,水面果然泛起诡异的波纹。突然,一只惨白的手猛地伸出,抓向岸边!
“就是现在!” 魏无羡甩出一张定身符,蓝忘机同时拔剑,一道剑气斩向水中。
“哗啦”一声,一个浑身湿漉漉的水鬼被逼出水面。魏无羡眼疾手快,又甩出几张驱邪符,配合蓝忘机的剑招,很快将其制服。
崔雪回和白昭站在不远处,满意地看着两个小家伙配合默契地完成第一次实战。
“阿婴的符篆运用得很熟练。” 白昭轻声赞叹,“忘机的剑法也精进了不少。”
崔雪回眼中满是欣慰:“这两个孩子,确实都是好苗子。”
离开黑水镇后,他们来到一片阴气森森的树林。据说这里曾经是两个小仙门火拼的战场,近来每到子时就有鬼火飘荡,还伴随着凄厉的哭声。
崔雪回对两个孩子说:“这次你们自己拿主意,我们只在一旁看着。”
魏无羡顿时来了精神,立刻拉着蓝忘机到旁边商量。不多时,就见他在林间空地上画起了招阴的阵法,蓝忘机则持剑守在阵眼处,两个小小的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认真。
天色完全暗下来后,幽绿的鬼火果然从四面八方飘来。阵法发出淡淡微光,将那些游魂渐渐聚拢。突然阴风大作,几道黑影张牙舞爪地扑来。
“打!” 魏无羡一声轻喝,与蓝忘机同时出手。两道剑光交织,那些黑影发出刺耳的尖啸,化作黑烟消散。
“湛哥哥,配合得不错哟!” 魏无羡正要上前,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低头看去,竟是一截白骨。
蓝忘机立即将他拉到身后,两人这才发现,整片林子地下都是累累尸骨。
白昭轻声道:“这些都是当年战死的修士,怨气不散,才会在此作祟。”
崔雪回取出往生符开始超度,白昭则警惕地守在旁边。魏无羡和蓝忘机对视一眼,一个吹起玉笛,一个弹起古琴。空灵悲悯的安息曲在林中回荡,与符篆的金光交织在一起。
随着最后一道怨气消散,笼罩林子的阴霾终于散去。皎洁的月光洒落下来,照得林中一片清朗。
魏无羡兴奋地拽住蓝忘机的衣袖,眼睛亮晶晶的:“湛哥哥,夜猎太有趣了!以后我们天天一起夜猎好不好?”
蓝忘机看着眼前雀跃的小人儿,嘴角微微翘起,郑重地点头:“好。”
“那说定了!” 魏无羡伸出小拇指,“拉钩!”
蓝忘机迟疑了一下,还是伸出自己的小拇指,与魏无羡的勾在一起。
魏无羡立刻欢快地摇晃着两人相连的手指:“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站在一旁的崔雪回和白昭见状,相视一眼,一个挤眉弄眼,一个掩唇轻笑。
一行四人就这样一路夜猎,一路游历,不知不觉已过去大半年。
魏无羡和蓝忘机在无数次实战中修为日渐精进,配合得更是天衣无缝。到后来,十次夜猎倒有七八次不需两位母亲出手,两个少年便能将邪祟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一路走来,魏无羡那双大眼睛总在观察着各种不便之处。
夜宿荒郊时,他望着崔雪回放飞传讯纸鹤总要等上许久才有回音,便琢磨着改良传讯方式。几经试验,他竟创出一种“传音符”—— 将特制符纸以灵力相系,持符之人无论相隔多远,都能即时传音。
更妙的是,他还在符纸上加了个镜像法阵,能让对方的身影浮现在符纸上方,虽不及真人清晰,却已足够辨认眉目。
“湛哥哥你看!” 魏无羡献宝似的举起最新改良的传音符——改名“照影符”,符纸上方,蓝忘机的影像在灵光中若隐若现,“这样就算你每年回云深一个月,我也能天天看见你啦!”
蓝忘机望着符纸上跃动的身影,眼底泛起温柔的笑意:“嗯,很好,阿婴真厉害。”
除了通讯之物,魏无羡还发明了不少实用的小法器。有能自动生火的“明火石”,只需注入少许灵力就能持续燃烧一整夜;有可以净化水源的“冰心壶”,再浑浊的溪水倒进去都会变得清冽甘甜;还参照聂明玦送他的铃铛,制作出了能感应阴气的“玄阴铃”,挂在腰间遇到阴气就会轻轻震动。
当然,这些名字自然都是蓝忘机取的,如果让他取名,八成要招来两位长辈的笑话。
他还想做出能住人、可随时变大变小的房子,可惜材料难寻,只能先做出几个帐篷。即便如此,已经让他们风餐露宿的夜猎生活舒适许多,倒像是把家安在了山水之间。
最让崔雪回哭笑不得的是,魏无羡居然仿照陈情给的储物戒,做出了会自己收拾行李的“乾坤袋”。那袋子能自动将物品分门别类放好,只是偶尔会把锅碗瓢盆和衣物混在一起,惹得众人又好气又好笑。
“阿婴这孩子,倒是把‘偷懒’琢磨成了学问。”
崔雪回望着正与蓝忘机演示新法器的魏无羡,摇头轻笑,“心思都用在些稀奇古怪的地方。”
白昭抿嘴一笑:“我倒觉得挺好。没有这份‘懒’,先祖们怎会想出御剑代步?又怎会有传送符替代千里跋涉?修仙之道,本就在于突破陈规。有了阿婴这些发明,未来会精彩许多,说不定会为修真界开创新纪元。”
她眼中满是赞许,“毕竟,改变世间的,往往就是这些‘懒人’的巧思。”
崔雪回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她望着自家儿子,眼底满是藏不住的骄傲。
暮色中,魏无羡又开始手舞足蹈地说着下一个发明构想,蓝忘机安静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应和,提出自己的建议。在他们身后,两位母亲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
-------------
一条荒僻的古道旁,一家三口仓皇奔逃,后方八道黑影如鬼魅般紧追不舍,绝望的气息几乎令人窒息。
薛父薛母眼中除了恐惧,更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常年隐匿带来的警惕。
“阿洋,快!”
薛母强忍着左肩传来的剧痛,将四岁的薛洋塞进树洞,“记住娘的话!闭上眼睛,捂住耳朵!无论听到什么,绝对不要出声!不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