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生后皇朝中我指鹿为马 >  第520章 进退两难

翌日。

午时。

松州。

平西侯府。

"啪!"

赵景和怒目圆睁,一掌将信纸重重拍在檀木案几上,震得茶盏里的水纹剧烈晃动。

他胸膛剧烈起伏,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声音里压着滔天怒意:"大哥!朝廷这是在给我们下马威啊!这算什么赏赐?我呸!陛下这是越来越容不下我们兄弟了!"

李青端坐在主位,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青瓷茶盏的边沿,神色平静。

他抬眼望向窗外苍茫的戈壁,淡淡道:"哼,如今我们手中原有的八万兵权,能真正听命于我们的将士还剩多少?更遑论你私下训练的那支新军......"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换作是我,也容不得你这般作为。只是没想到,我们身边的眼线竟已如此无孔不入。这山高皇帝远的松州,倒与东都一般无二了。"

赵景和一拳砸在案几上,茶盏"哐当"跳起,又重重落下。

他颓然坐回椅中,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大哥,那你说现在该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

李青轻啜一口早已凉透的茶,眼中闪过一丝讥诮:"自然是老老实实交出兵权。陛下这次派来的人带着厚赏,明面上是犒劳我们训练新军有功,实则......"

他指尖轻轻敲击案几:"这是要让我们骑虎难下啊。交了,不过吃个哑巴亏;不交......呵,那就是抗旨谋反了。"

赵景和猛地抬头,眼中燃起熊熊怒火:"那可是三万将士啊!大哥!我们......"

他压低声音,却掩不住其中的狠厉:"不如反了!"

"反?"

李青突然冷笑出声,眼中寒芒乍现,"你觉得自己比崔炎如何?他在东都天子脚下,手握十万精兵,结果如何?弹指间灰飞烟灭!我们凭什么?"

他缓缓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赵景和:"就凭那八万未必听令的旧部?还是凭你那训练不足三月的新军?"

赵景和喉结滚动,半晌才哑声道:"可我不甘心啊,大哥。我们在这大西北镇守边关多少年了?当初蛟国来犯,哪次不是我们兄弟浴血奋战打退的?如今边境太平了,陛下倒要过河拆桥了?"

李青缓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眼神深邃如渊:"我早与你说过,不急。若能回东都离开这是非之地最好,若不能......"

他转身,眼中闪过一丝锋芒:"等待时机杀回去也未尝不可。只是现在,你这一时冲动,倒给别人做了嫁衣。"

窗外,一阵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卷起漫天黄沙,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屋内霎时陷入死寂,连烛火燃烧的细微噼啪声都清晰可闻。

赵景和重重跌坐在太师椅上,椅背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他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指腹下的青筋隐隐跳动:"说来这事确实怪我,太过急躁了......"

他的声音突然变得艰涩:"只是我实在想不通,在这松州地界,我的行踪为何会像摊开的棋谱一般,被人看得一清二楚?"

李青背对着他站在窗前,阳光透过窗棂在他玄色锦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凝视着远处城墙上的大旗,声音飘忽得像一缕春风:"也许......从许梁那封信送到我们手上的那一刻起,这盘棋就已经定局了。"

屋内又陷入长久的沉默,只有铜漏滴答作响。

李青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说不出的疲惫与自嘲:"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当年随陛下打天下时,所求不过是几亩薄田、一间草庐。如今良田千顷、府邸连绵,怎么反倒......"

他抬手抚过窗棂上精致的雕花:"贪得更多了?"

"砰"的一声,房门被猛地推开。

一名侍卫单膝跪地,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侯爷,查清楚了,是探清府的人在监视我们。"

赵景和猛地站起身,案几上的茶盏被衣袖带倒,茶水在信笺上洇开一片暗色。

他额角青筋暴起,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探清府......孟皓清的人!"

右手不自觉地按上腰间佩剑:"这个小兔崽子,我这就去把那些阴沟里的老鼠一个个揪出来!"

"站住!"

李青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无形的锁链。

他缓缓转身:"没用的。现在的探清府早已今非昔比,你以为杀了这几个,就能断了他们的耳目?"

他冷笑一声:"只怕你前脚刚处置完,后脚就会有新的探子补上。"

赵景和一拳砸在柱子上,指节渗出丝丝血迹:"难道就这么任人监视?"

李青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像出鞘的利剑:"你以为......只有探清府?"

他缓步走近,每一步都像踩在人心上:"陛下手里除了禁卫军,还藏着多少能人异士?这些人连东宫太子都不知其面目,更遑论实力深浅......"

他忽然压低声音:"你真觉得,在这松州边陲,陛下会只派一拨人盯着我们?"

北风风突然加剧,吹得窗纸哗啦作响,仿佛在应和着这个令人窒息的真相。

李青建功立业之后被封了侯爵赐了李姓,他的心态变得极其矛盾,以前没被赐李姓的时候他没有任何贪婪的想法。

可是如今天下太平,他的心里就有一种声音,那个位置谁坐不都是一样的吗,给他坐坐这大尉不还是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