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他开始讲述,那些词汇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母亲的纺织厂、赵铁柱的严格、技能大赛的挫折...最后,他说到了五金店老板的道歉。
"偏见不会因为一次道歉就消失,"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但我们能用实力让它变得可笑。"
掌声响起时,周明看到林小雨眼睛亮亮的,像含着星星。
座谈会结束后,她在走廊追上他:"说得太棒了!对了..."
她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这是你的劳务费。"
周明接过信封,厚度超出预期:"这么多?"
"专家待遇嘛。"林小雨眨眨眼,"周五了,要不要一起吃个饭?我知道附近有家很好的面馆。"
周明的大脑瞬间处理了无数信息:宿舍的火锅约定、这算不算约会、自己穿得够不够体面...最终他听见自己说:"好,但我得早点回宿舍...朋友们等着。"
"理解。"林小雨微笑,"职高兄弟情嘛。"
面馆很小,但干净明亮。
林小雨讲她大学时的采访趣事,周明则说了些宿舍的糗事,当他说到张浩把洗发水当洗面奶用了两周,每次说买到山寨货辣眼睛时,她笑得差点呛到。
"你们感情真好。"她擦着眼角的泪花,"其实...我弟弟也是职高生,学厨师的,家里一直觉得他没出息。"
周明放下筷子:"现在呢?"
"看了你的采访,我妈居然问他工作累不累。"林小雨摇摇头,"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他哭了一晚上。"
回校的公交上,周明收到林小雨的消息:"下周有空吗?想请你弟弟们一起吃个饭。"
紧接着又补充,"纯粹朋友聚会!"
周明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宿舍群:
张浩:"腊肉已到位!速归!"
李阳:"我爸居然哭了,说我比他勇敢,世界末日要来了?"
刘强:"合同签了,周一入职,他们给我配了独立工作台。"
周明把手机贴在胸口,感受着那些消息带来的温暖振动。
恒力机械的早晨七点,厂区笼罩在灰蓝色的晨雾中。
刘强站在更衣室镜子前,反复调整着新领到的深蓝色工装,胸前的"实习"二字刺眼得像是某种标记,提醒着每个人他的身份。
"新来的?"一个满脸油污的老师傅走进来,上下打量他,"职高生?"
刘强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工具包边缘。
"老杨特别关照的那个?"老师傅嗤笑一声,"跟我来。"
车间比刘强想象中更大,各种机床排列得像一支金属军队,空气中弥漫着切削液和机油混合的气味,地面上的黄线标识已经被无数鞋底磨得模糊不清。
老师傅名牌上写着"王建国",把他带到一台老旧的车床前。
"今天任务,加工五十个这个。"王师傅扔过来一张图纸,"下午三点前完成质检。"
刘强扫了一眼图纸,是个简单的轴套零件,但公差要求异常严格,正常情况下,这种精度需要更精密的设备。
"这台机床精度可能不够..."他谨慎地说。
王师傅挑眉:"怎么,职高生挑活儿?"
旁边几个工人发出窃笑,刘强不再说话,默默开始检查设备。
机床导轨有明显的磨损,丝杠间隙过大,确实不适合高精度加工,但他知道,质疑只会让处境更糟。
上午十点,刘强已经加工出二十个零件。
汗水顺着他的太阳穴滑下,在后背工装上洇出深色痕迹,他每完成五个就自检一次,已经有三个因精度不达标被放入废料箱。
"吃饭了!"王师傅大声招呼其他人,却故意没看刘强。
车间很快空了下来,只剩下机床冷却风扇的嗡嗡声。
刘强从背包里拿出水壶和饭盒,母亲凌晨四点起来准备的饭菜已经凉了,但饿极的他还是狼吞虎咽起来。
饭后,他没有休息,而是开始调整机床,凭借父亲教的经验,他用特殊手法补偿了丝杠间隙,又改进了装夹方式。
下午两点,五十个零件全部完成,质检通过了四十五个,远超王师傅的预期。
"运气不错。"王师傅检查完最后一个,语气却缓和了些,"明天去五号机,那台更难伺候。"
刘强点点头,收拾工具时发现右手食指磨出了水泡,疼痛很轻微,几乎让他感到某种奇怪的满足。
下班时,他在厂门口遇到了杨志国。
"第一天怎么样?"杨工问,眼睛却已经扫到了刘强手上的创可贴。
"还行。"刘强简短回答。
杨志国拍拍他肩膀:"王师傅是厂里最好的八级工,脾气臭但手艺精,能过他这关,以后就顺了。"
回宿舍的公交车上,刘强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想起父亲今早坚持送他到车站的样子。
那个曾经高大的男人现在需要扶着墙走路,却执意要看他穿上新工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好学,"父亲说,声音比平时沙哑,"别惦记家里。"
宿舍里空无一人,刘强冲完澡,发现手机上有条李阳的信息:"今晚不回了,我爸非留我住。"
文字后面跟了个翻白眼的表情,但刘强能感觉到字里行间的微妙变化。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的高档住宅区,李阳躺在比自己宿舍还大的客房床上,盯着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
晚餐时父亲的提议还在他耳边回响:
"城东新开了个汽车文化园,我想投资个高端改装店,"父亲用谈生意的口吻说,"你来负责技术团队,占三成股份。"
这是父亲第一次用平等的姿态与他商量事情,而不是下达命令,李阳的第一反应是怀疑,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陷阱?但父亲眼中的期待又那么真实。
"为什么突然..."李阳当时问道,叉子在牛排上无意义地划着。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目光落在餐厅墙上的全家福,那是李阳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笑容勉强得像个人质。
"那天看你比赛,"父亲最终说,"才发现你摆弄发动机的样子,跟我当年谈成第一笔生意时一模一样。"
这个罕见的坦诚让李阳措手不及,现在躺在床上,他仍不确定该如何回应这份突如其来的认可。
手机屏幕亮起,是父亲发来的汽车文化园规划图,李阳放大细看,不得不承认这个位置和配置确实专业。
"再看吧。"他回复道,却忍不住保存了图片。
第二天清晨,周明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后,张浩举着手机冲进来:"老周,你上热搜了!"
屏幕上是本地教育论坛的页面,标题赫然写着《职高生嘲讽普高教育:我们靠实力不靠文凭》。
帖子内容断章取义地截取了周明在电视台座谈会的发言,评论区已经吵翻了天。
"这他妈根本不是我说的原话!"周明皱眉,睡意全无。
"当然不是!"张浩划拉着屏幕,"但有人故意带节奏,看这个ID'正义书生',一直在煽风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