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脱颜本无需死。

因为他未来此地之前,即使是耳聪目明的张道之。

也只能隐约看到其脸部轮廓。

无法谈什么面相。

但他一来到张道之跟前,性质就变了。

如此明显的枭雄面相,张道之断然不能让他活。

毕竟,斩草要除根。

待脱颜一死,已经吹响撤退号角的整支北元大军,便就乱成一团。

有人叫嚣着要取了张道之的性命,为脱颜报仇。

有人心生胆怯,不愿再战。

因为在这位神秘道人面前,他们实在拿不出什么优势。

尤其是在那道神明法相尚未消散时。

张道之终于肯挪动身躯。

他缓步上前,将脱颜的脑袋提起,什么话也没说。

只是静静地看着距离自己最近的那些北元将士。

仅是一个眼神。

似可让百万大军却步。

最终,在张道之的逼视下。

这支北元铁蹄,在今夜,再不敢犯雁门秋毫。

张道之眼瞅着他们撤兵,心中,终是松了口气。

立于虚空中的那道神明法相,也逐渐消散。

张道之抬首看去,却见真武法相也在看着他。

他朝着法相深深一拜。

冥冥中,似有一道声音,传入到他的耳中。

乃是一句谶语,

【绝天通,神隐踪,人间劫起九难逢】

这句话,仅有张道之一人听到了。

犹如众妙之音。

“这是来自真武大帝的声音?”

张道之心惊不已。

万万没有想到,此战过后,竟还有此收获。

虽不足以强大自身。

但是,从这番话里,张道之也窥探到了未来二三隐秘。

绝地天通...神仙隐踪...

也就是说,今后大劫降临,漫天诸神,无法相助人间渡过大劫。

又或者说,就连高高在上的‘神’,也需要渡劫?

这对张道之很重要。

将来,人间大劫,主要还是由‘人’去解决。

真武大帝如此降音,对自身定然也有影响。

似想用这种方式,提醒张道之,前方的路,依旧坎坷。

“这是我第一次使用请神手段...”

“将来劫数,就连荡魔祖师都心存忌惮...”

张道之愈发感到责任重大。

在真武法相彻底消散的那一刻。

张道之突然有了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

若非将天师剑插在地面支撑。

只怕是要踉跄跌倒。

“低血糖?”

张道之摇晃了一下脑袋,认真分析道:

“人常言,请神之法,极伤神识。”

“请神之前,我已耗了些许气机。”

“请神之后,没想到,竟是对自身影响如此之大!”

他将脱颜脑袋随手扔到别处,而后盘腿坐下,稍许吐纳片刻,才恢复自如。

“请神之后,神明不对普通百姓出手。”

“仅凭我斩龙一剑,应对起那狼居胥山的腾格里,只怕力有不逮。”

“但是,此役之后,即使不敌,也可请神自保。”

有些时候,一些底牌,该用就要用。

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

狼居胥山一行,他对自己,也多了些信心。

张道之收敛心神。

就在这时。

雁门关城门打开。

雁北军的将士,纷纷来到他身前,齐齐单膝下跪。

先由那守城主将开口,而后众人陆续道谢:

“今日若非仙长您相助,我雁门危矣!敢问仙长名讳道号?在下好上表朝廷,为仙长请功!”

“仙长对我们雁门有恩,请受我们一拜!”

“多谢仙长护我雁门,护我大周门户,救我等性命!”

“...”

张道之手指微动,那为首主将便是缓缓起身。

此时,眼前这些雁北军将士,只听他开口道:

“贫道护雁门,并非是要让你等日后报答。”

“此役,使我中原门户不受草原铁蹄践踏,也算功德一件。”

说罢,他便欲起身离去。

那守城主将见状,连忙追上前去,抱拳道:

“仙长,末将欲为您立碑,求您,给个名号,好让雁门百姓,世世代代,感激您的功德。”

这时,张道之已将天师剑收入囊中。

他想了想,不苟言笑道:

“唤贫道遂古即可。”

遂古?

守城主将似听说过这个名字。

但又不知从何处听说过。

一时,有些想不起来了。

待他回过神来时,却见张道之早已不见了踪迹。

稍后。

那守城主将忽然猛地一拍大腿,

“写那个啥《妖魔图录》的,是不是叫遂古?”

此话一出。

不少将士都陷入到回忆中。

由‘遂古’先生创作的妖魔图录,经过柴家的推波助澜。

已经在神州各地,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这部书里,罗列万象,涉及诸多妖邪异士。

某些军中将士,也迫切需要补充这种知识。

所以,此书也在某些军队里流传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甚至,为了让将士们了解邪祟、异士特性,这位雁门关主将。

还特意请来了几位说书先生,轮番给将士们说书。

他们本身对于这等灵异之事也极为关注。

一来二去,倒是在雁北军里,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原来,救咱们雁门的,就是编纂妖魔图录的那位神人...”

“俺早就说过,能写妖魔的先生,岂能是一般人?”

“谢遂古仙长救我雁门!”

“...”

随后,越来越多的将士,都开始朝着张道之离去的方向再跪拜,异口同声道:

“谢仙长救我雁门!”

“...”

这时。

张道之已然远去。

他听到了雁北军诸将士的道谢声。

不知为何,他再一次想起了被他斩杀的国师申九千。

他抬头看向归于平静的漫天星辰,喃喃道:

“终是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

申九千去世时,目光一直凝望北方。

燕云十六州,死了很多中原人、草原人。

有将士,有异士,有寻常百姓。

他们都很清楚,在将来很长一段岁月里,在燕云这片土地上,永远都少不了死人的事情。

或许,只有这世上出现一位真正的圣人时,才会出现天下大同的局面。

...

几日后。

编纂《妖魔图录》一书的遂古先生。

于雁门关一剑灭甲千余众,请神当关退万敌的传闻,便在九州境内流传开来。

这为《妖魔图录》一书,再次带来了非同一般的热度。

一些人,或许不知遂古仙长究竟是谁。

但亦有一些人,却清楚地知道,那位遂古仙长,究竟是谁。

京城、皇宫。

一道密信传入赵长青手中。

上面只写有寥寥几字:

【天师出关入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