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景兰走过去。
她的目光落在了队伍上,看着那密密麻麻的人群,尤其有不少的女子。
盛景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都是陛下的功劳。”
女帝听到这句话,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光靠朕一人可不行,还有你们的付出。”
时间过得很快,科考的日子转瞬即逝。
很快,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们就陆续从贡院里走了出来。
他们有的面带笑容,似乎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有的则神情凝重,显然对考试结果不太乐观。
盛景兰和其他几位大臣被女帝召见,一同进入皇宫,开始了紧张的阅卷工作。
一个月后。
阅卷结束。
盛景兰一行人毕恭毕敬地将榜单呈递给女帝,女帝接过榜单后,便开始仔细端详起来。
她的目光如炬,在榜单上扫视着,最后停留在了前三名的名字上。
只见女帝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她轻声说道。
“嗯,不错。看来女子科考入朝为官,确实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啊。看看这大宋的男儿们,连女子都考不过呢。”
女帝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一般,在朝堂之上回荡着。
六部的官员们和韩相听到这句话后,脸顿时不好看,仿佛被人当众扇了一记耳光。
尤其是六部的官员们,他们这次出题可是费尽心思,故意将题目出得异常困难,目的就是想让女子们知难而退,从而证明男子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势。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前三名竟然没有一个男子的名字。
与六部官员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老太师。
他的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因为他家中的两个孙女和两个外孙女都成功考上了科举。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女帝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六部官员和韩相的脸色变化,她继续说道。
“把这份榜单张贴出去吧,让所有人都看看。还有,把前三名的考卷也一并贴出去,省得有人说朕偏心女子。”
六部官员和韩相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通红,仿佛被人狠狠地扇了几个耳光一般,火辣辣的疼。
这次科举考试,无疑是大宋历史上最为公平公正的一次。
所有学子的试卷都经过了严格的密封处理,名字被完全遮住,根本无法看到考生的任何信息。
然而,如果能够看到考生的信息,这些官员们恐怕绝对不会让女子占据前三名的位置。
毕竟,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能够读书识字已经实属不易,更别提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了。
可当阅卷工作结束,官员们揭开试卷上的封条,看到前三名考生的真实身份时,他们心中的震惊和懊悔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
盛景兰一行人来到贡院门口。
只见这里早就围满了人。
盛景兰把榜单递给身旁的小吏,小吏接过榜单,迅速将其张贴在了显眼的位置。
人群瞬间沸腾起来,大家纷纷涌上前去,想要一睹榜单上的名字。
“快看,前三名都是女子。”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顿时引起了一阵惊叹声。
这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一个声音:“四姐姐第三名,第三名,四姐姐你是第三名。”
盛景兰看过去只见盛如兰拉着盛墨兰跳来跳去。
王若弗和林小娘紧紧地拉着盛墨兰。
而盛墨兰紧紧地抱着她们俩。
“六妹妹,我们快找找你的名字。”
盛墨兰兴奋地喊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听到盛墨兰的话,王若弗和林小娘也立刻回过神来,迅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
她们瞪大眼睛,仔细地扫视着榜单上的每一个名字,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三人的心情愈发紧张起来。
就在大家都有些焦急的时候,突然,盛墨兰的眼睛一亮,她指着榜单上的一个名字,兴奋地叫了起来。
“中了,中了,六妹妹你二甲第十名!”
这一声喊叫,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瞬间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注意。
王若弗和林小娘听到声音,急忙围拢过来,顺着盛墨兰手指的方向看去。
“在哪呢?”
盛如兰急切地问道,她的心跳得像打鼓一样。
当她终于看到自己的名字时,整个人都激动得跳了起来:“中了,中了!”
王若弗也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说道:“如儿中了,中了。”
一旁的盛景兰看着高兴得像孩子一样的盛如兰和王若弗,脸上也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然而,这笑声却让站在盛景兰附近的几个官员有些不自在。
他们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
顺着盛景兰的方向看过去,这些官员们才发现原来是盛家的妹妹中了进士,正在那里兴高采烈地庆祝。
看着这一幕,这些官员们心中不禁感叹:这盛家的女子怎么都如此厉害,一个和女帝逼宫当了丞相,一个第三名最低也是一个探花,一个二甲第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