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有点进展,但着实不多……”

郭怀一有些迟疑地答道,

“目前的改进主要集中在耕作技术的改良上,”

“刚才说过的番薯和玉米在丘陵向阳坡套种,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此外还有烧土增温、垄作覆草、点种深播等方法。”

“何为烧土增温?”李国助问道。

“就是在播种前七天焚烧秸秆,再覆上三寸厚的土,可以提升地温。”

郭怀一随口答道。

“何谓垄作覆草?”李国助又问。

“就是起一尺高垄,覆盖桦树皮碎片,可以防霜保湿。”郭怀一还是对答如流。

“何谓点种深播?”李国助再问。

“就是用木锥扎半尺深穴播种,可避地表冻害。”郭怀一依旧从容答道。

“诶,这几种方法好像都是为了提高出苗数量啊。”

徐光启突然说道。

“没错,徐大人真是洞察入微!”

郭怀一由衷地恭维道,

“出苗数量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想有效提高粮食产量,从提高出苗数入手,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嗯……言之有理……”

徐光启若有所思地点头道,

“那现在玉米的亩产量能稳定到多少?”

“350斤左右。”郭怀一不无自豪地答道。

“哦!不错嘛!”

徐光启眼中一亮,惊喜地道,

“据我所知,关内通常只是在田间地头的边角处种植玉米,亩产量普遍没有超过200斤的。”

“没想到你们不但大规模种植玉米,还用心研究如何提高其产量。”

“更让我意外的是,你们居然还能在这关外苦寒之地,把玉米的产量提高到这种程度!”

“不知你们为何会对玉米如此上心呢?”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里确实提到了玉米,但只有寥寥几笔,说明他对玉米的重视并不够。

刚才听说玉米和番薯套种能提高产量,他之所以会显得惊喜,关注点其实并不在玉米,而是在番薯上。

“起初是因为少爷对玉米比较上心。”

郭怀一娓娓道来,

“但后来,我发现这东西果然如少爷所说不怎么挑地,也适合在山上种植。”

“这永乐大帝湾沿岸一带,着实是沿海丘陵占多数。”

“看来看去,除了土豆、番薯、荞麦等,也就是玉米能种在丘陵上了。”

“所以我们才会比较成规模地种植玉米,并设法提高它的产量。”

“嗯——不错不错——”徐光启深以为然地点头。

“那你们就没有想过培育,或者寻找早熟种玉米吗?”

李国助突然开口说道,

“咱们这地方,但凡是早熟种的,不管是什么,产量肯定不会差。”

“当然有!”

郭怀一斩钉截铁地道,

“前几年,我们一直在尝试培育早熟种,可惜收效甚微。”

“但近两年,我们从一些南洋来的商人那里听说,暹罗好像有种植六十到八十天可收获的早熟品种。”

“还有葡萄牙、西班牙来的商人透露说,亚墨利加也有种植六十到九十天可收获的早熟品种。”

“我们去年已经跟这些商人重金求购了早熟种的种子,今年也收到了一些。”

“等明年,我们就会开始试种。”

“好啊好啊!”李国助高兴得手舞足蹈,“我相信明年玉米的产量一定会提升一大截的!”

“也别抱太大期望。”

郭怀一泼冷水道,

“暹罗那地方来到早熟种,还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咱们这里夏季的凉爽气候呢。”

“听说亚墨利加那边的早熟种玉米,也是从比较热的地方出来的。”

“呃……尽人事听天命吧……”

李国助讪笑着摆了摆手,转对徐光启道,

“徐大人,这几天正是放养秋蚕的时候,这附近就有蚕场,有兴趣去看看吗?”

“好呀!求之不得。”徐光启顿时来了精神。

……

辽阳,后金王宫。

“大汗!请为奴才做主啊——”

舒穆禄?扬古利披麻跪倒在努尔哈赤面前哭诉道。

“扬古利,你这是怎么了?”

努尔哈赤端坐在龙椅上,耷拉着三角眼,没精打采地问道。

“我部族八百里加急传来南海边地的最新消息,”

扬古利咬牙切齿地道,

“我弟弟冷格里,他、他被永明镇总兵颜思齐——”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突然悲痛地哭嚎道,

“斩了——”

“什么?!”

后金满朝文武突然异口同声地惊呼出声,随即就是议论纷纷,搞得朝堂上一片喧闹。

扬古利的部族,本是世居珲春的一个骨看兀狄哈部的小氏族。

其父郎柱曾是这个氏族的首领。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时期,郎柱认为他日后必成大器,

便将14岁的扬古利送到努尔哈赤身边,以表示对他的支持。

不久,兀惹氏族首领达乌设计让舒穆禄氏牛头寨头目鲁登诱杀了郎柱,

并联合了牛头寨、狼牙寨人马围攻舒穆禄氏城寨。

扬古利的母亲与弟弟突围后投奔努尔哈赤。

后来,达乌也来投奔努尔哈赤,扬古利却趁机手刃了仇人。

努尔哈赤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其更加看重,还将养女娥丽格格嫁给了他。

扬古利从此成为努尔哈赤的“额驸”,正式成为努尔哈赤麾下的一名将领。

冷格里是扬古利的兄弟,是跟扬古利一起被送过来的。

而跟他们的母亲一起突围出来,投奔努尔哈赤的那个弟弟,叫纳穆泰,是皇太极时期的八大臣之一。

历史上,冷格里本来是病逝于1634年,生前也算战功卓着。

他崭露头角的第一战,是在两年后,领兵渡鸭绿江,袭击了毛文龙的屯田军。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不可能再发生了。

“肃静!”

努尔哈赤的声音突然划破喧闹,让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

“扬古利,你继续说。”

“谢大汗!”

扬古利叩首,继续说道,

“颜思齐还扬言,要用大汗的——”

说到这里,他却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赶忙闭嘴不说了。

“嗯——颜思齐扬言要用本汗的什么干什么?”

努尔哈赤眼皮微抬,闪出一丝冷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