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俗称纯碱。

古代包括17世纪在内,都是没法人工合成纯碱的。

那时使用的纯碱,主要来源于天然碱湖、草木灰、海藻灰等天然资源。

这些物质中的碳酸钠含量较低,需要进行提取和纯化等处理,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纯碱主要被用于玻璃、肥皂、纺织业等领域。

如今南海边地公司已经有了玻璃业和纺织业,虽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为了公司的发展,这两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肯定会不断增长。

肥皂,李国助肯定也是要造的。

除了纯碱,肥皂最重要的原料还有油脂,可以是植物油,也可以是动物油。

植物油需要有大面积的油料作物种植,南海边地公司的领土现在还十分有限,

即使将来随着人口的增长扩大了领土,也会优先开辟蚕场,及种植粮食作物,

而不太可能大规模种植油料作物。

不过南海边地公司在朝鲜有不断增长的棉花种植园,

在为纺织业提供棉花的同时,也能提供棉籽用于榨油,用棉籽油做肥皂。

但只用棉籽油做的肥皂存在保质期短,泡沫性能一般的缺点。

实际制作肥皂时,通常不会单独使用棉籽油,而是将其与别的油脂混合使用。

通过合理调配不同油脂的比例,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油脂的优势,弥补棉籽油的不足。

既然别的植物油没法在公司领地内大量生产,便可以考虑动物油。

南海边地的气候和地貌是比较适合发展畜牧业的。

比如库雅喇部聚居的摩阔崴一带就有广阔的平原,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再比如库页岛北部就多是平原地形,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也具备发展畜牧业的条件。

即使是西边沿海一带的丘陵和山区,也可以畜牧山羊。

畜牧业不但能为肥皂业提供油脂,还能为纺织业提供羊毛,

为农业提供耕牛,为食品业提供肉蛋奶,为军队提供战马。

可惜的是,限于人口规模,南海边地公司近几年内恐怕还不能发展自己的畜牧业。

在此之前,如果想要让肥皂生产形成规模,也可以考虑进口油脂。

为了节省运输成本,进口的对象当然最好是近处的东海女真、朝鲜,

稍远一点的日本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考虑。

不过东海女真主要是以渔猎为生,并没有成规模的畜牧业。

但可以通过贸易,引导他们去饲养牛羊,供应给南海边地公司。

不过进口油脂肯定会增加生产肥皂的成本。

这时设法增加纯碱的来源,便成为一个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

而要增加纯碱的来源,最有效的办法,唯有人工合成一途。

可惜纯碱的人工合成直到18世纪末才取得成功,同时也开启了纯碱的工业化生产。

1791年,法国化学家尼古拉?勒布朗发明了勒布朗制碱法。

该方法以食盐、硫酸等常见原料为基础,通过两步化学反应来制取纯碱,

先是食盐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再将硫酸钠与石灰石、煤炭等混合煅烧得到纯碱。

很显然由于原材料齐全,工艺简单,这种方法在17世纪使用也是毫无障碍的。

至于后来出现的那些制碱法,就不是17世纪能用的了。

在亲自实验了三酸的早期工业化制取方法后,李国助又亲自实验了勒布朗制碱法,

同样也获得了成功。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一些天然存在的碱类物质来满足生活及简单生产需求。

虽然当时还未明确制得氢氧化钠这种纯净的化合物,但已经有了相关的实践探索。

例如,人们通过将熟石灰与纯碱的溶液混合,利用复分解反应来制取烧碱,

不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烧碱纯度有限,含有较多杂质。

当时主要将其用于制作肥皂等生活用品。

与用纯碱制造肥皂相比,用火碱制造肥皂具有成形快、硬度高、清洁能力强的优点,

但若控制不好用量,也会出现容易对皮肤产生较强刺激性的缺陷。

毕竟火碱是一种强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火碱的人工合成与工业化生产还要等到19世纪。

最初,勒布朗制碱法在纯碱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通过将纯碱进一步转化等方式可以制取火碱。

比如采用苛化法,将纯碱与石灰乳混合后加热、搅拌,

促使反应充分进行,进一步提高了烧碱的产量和质量,

从而满足了纺织、造纸等工业对于火碱日益增长的需求。

既然在17世纪用勒布朗制碱法生产纯碱没有障碍,而石灰乳在17世纪也不难得到,

那么用苛化法在17世纪对火碱进行一定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自然也不存在任何问题。

李国助经过对苛化法的亲自实验后,也取得了成功。

至此他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三酸两碱都可以在17世纪进行一定程度的工业化生产。

尽管这些工业化生产三酸两碱的方法在原来的历史上基本都是18世纪才出现的。

且不说这对于李国助最关心的军事工业的重大意义。

单是纯碱和火碱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

就足以把肥皂变成平民百姓也能消费的起的日常卫生用品。

若是只能用天然碱性物质生产的话,基本上只有富裕阶层才能用的起肥皂。

这对想靠生产肥皂在中国发财的穿越者可不是个好消息,

因为它很可能竞争不过同时代的中国清洁用品。

在明代,中国的清洁用品主要是皂荚和猪胰子。

皂荚历史悠久,成本低廉,在中国民间使用广泛,是普通百姓日常清洁的重要用品。

如果肥皂的成本降不下来,则皂荚将始终牢牢占据中国广大的平民市场。

猪胰子生产成本比较高,面向的是富裕阶层的市场,

倒是有可能被只能用天然碱性物质生产的肥皂所代替,

只是利润不见得就能比猪胰子高出多少,顶多在初期缺少竞争的时候,可以多赚一些。

一旦其他商家掌握了肥皂的生产技术,你的优势也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