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驾离去后的安阳城,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叶明站在农政司的院子里,看着各地送来的农情奏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大人,这是江南送来的稻种。”陈瑜双手捧着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走进房间,“说是耐旱的新品种。”
叶明闻言,眼睛一亮,连忙接过布包,轻轻解开上面的细绳。布包展开,露出里面的稻种。
那稻种粒粒饱满,金黄的颜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宛如一颗颗金色的珍珠。
“好稻!”叶明不禁赞叹道,“这稻种看着就不错,想必产量一定很高。”他转头对陈瑜说,“你立刻把这些稻种送到书院的农科,让他们先试种一季,看看效果如何。”
陈瑜点头应是,正准备转身离去,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紧接着,房门被猛地推开,一个满头大汗的驿卒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他的背上还绑着一个竹筒,看起来十分狼狈。
“大、大人!”驿卒气喘吁吁地喊道,“北山瓷窑……出事了!”
叶明心中一紧,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顾不上其他,急忙问道:“怎么回事?快说!”
驿卒定了定神,缓了口气,说道:“小人刚刚从北山赶来,路过瓷窑时,发现那里浓烟滚滚,火势很大。我赶紧去查看,才知道瓷窑着火了!”
叶明眉头紧皱,他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北山瓷窑可是重要的产业,一旦遭受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走,去看看!”叶明当机立断,带着陈瑜和驿卒,急匆匆地赶往北山。
北山脚下,瓷窑的大火已经熊熊燃烧起来。滚滚浓烟直冲云霄,遮天蔽日。周围的工匠们正手忙脚乱地泼水救火,但火势却越来越猛,似乎完全失去了控制。
叶明赶到现场,一眼就看到了满脸烟灰的老道。老道正站在瓷窑前,声嘶力竭地指挥着工匠们救火。
“怎么回事?”叶明跳下马,快步走到老道面前,焦急地问道。
老道急得直跺脚:"新试的釉色配方,火候没掌握好..."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可您看这个!"
布包里是个茶杯残片,釉色竟如朝霞般绚烂!
"这是..."
"窑变!天赐的窑变!"老道激动得语无伦次,"若能掌握这火候,咱们的'安阳彩'定能名扬天下!"
叶明接过瓷片,对着阳光细看。釉色在阳光下流转,宛如活物。他当即拍板:"重建瓷窑,费用官府出一半!"
回城路上,叶明特意绕道去看新建的"农技展示馆"。这座由废弃陶窑改造的展馆,如今陈列着安阳十年来的各种发明创造。
"大人!"张允匆匆迎出来,"江南来的学子想见您!"
展厅角落里,几个年轻人正围着新式水车模型激烈讨论。见叶明来了,一个清秀少年上前行礼:"学生苏州沈清,拜见叶大人!"
叶明觉得这少年有些眼熟:"我们见过?"
"家父沈明远,曾任苏州织造。"少年腼腆道,"学生看了大人的《农政纪要》,特意前来求学。"
叶明恍然大悟——沈明远是他在京城时的故交,没想到儿子都这么大了。
"想学什么?"
"水利!"少年眼睛发亮,"江南水网纵横,若有安阳这般巧器..."
叶明拍拍他肩膀:"去找张教习报名吧。不过先说好,农科学生都得下地干活。"
少年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学生不怕脏累!"
转眼到了腊月,安阳城飘起今冬第一场雪。叶明正在衙门批阅文书,忽然听见前院一阵骚动。
"大人!"其其格冲进来,脸蛋冻得通红,"顾小将军回来了!还带了...带了个番邦女子!"
叶明笔尖一顿:"什么?"
前院里,顾慎正和一个金发碧眼的胡姬比划着交流。
见叶明来了,顾慎如蒙大赦:"老叶!这位是波斯商队的通译,说有要事找你!"
胡姬行了个古怪的礼,操着生硬的官话:"大人,我们主人,想买...痒痒布!"
叶明差点被口水呛着:"什么?"
经过一番鸡同鸭讲才弄明白——原来北燕商人把"痒痒布"当成稀罕物卖到了波斯,现在波斯王室点名要采购!
顾慎憋笑憋得脸都紫了:"老叶,你这'痒痒布'可真是...名扬四海啊!"
叶明哭笑不得:"告诉他们,安阳不产那种布。不过..."他眼珠一转,"我们有更好的七彩锦和安阳毯。"
除夕守岁,叶明邀了书院师生、工坊匠人、各村里正在衙门吃年夜饭。席间,老道献宝似的捧出个锦盒:"大人请看!"
盒中是一套"安阳彩"茶具,釉色如虹,流光溢彩。
"成了!"老道激动得胡子直颤,"窑变的奥秘,贫道摸清了!"
众人传看赞叹,唯有沈清那小子盯着茶具出神。突然,他跳起来:"大人!这釉色变化,学生或许能算出规律!"
叶明眼前一亮:"怎么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釉料成分不同,受热膨胀率各异。"少年比划着,"若能精确计算..."
"好!"叶明拍案,"开春后你们合作,建个'釉色算经'项目!"
守岁到子时,众人散去后,叶明独自在院中看雪。十年光景,安阳从贫瘠边城变成北境明珠,这其中艰辛,唯有自知。
"大人..."陈瑜捧着大氅过来,"天冷。"
叶明接过氅衣,忽然问:"陈瑜,若有一天我调任他处,你可愿随行?"
陈瑜不假思索:"属下跟定大人了!"
叶明笑着摇头:"安阳离不开你。这里的一草一木,你都熟悉。"
陈瑜急了眼:"大人是要..."
"未雨绸缪罢了。"叶明望着飘雪,"皇上让我兼着北境,迟早要派新知府来。"
正月十五,安阳城花灯如昼。叶明微服逛灯市,在猜灯谜的摊子前驻足。
"这位老爷试试?"摊主指着盏鲤鱼灯,"猜中送安阳彩茶盏一个!"
谜面是:"安阳四宝,非金非玉。甘薯饱腹,彩瓷..."后面被烧了个洞。
叶明正琢磨着,旁边有个稚嫩的声音接道:"...彩瓷名扬!"
低头一看,是个扎着总角的小丫头。摊主乐了:"小丫头知道安阳四宝?"
"当然!"丫头扳着手指数,"甘薯、彩瓷、七彩锦、安阳毯!"
叶明忍俊不禁:"谁教你的?"
"我娘!"丫头骄傲地昂着头,"我娘是织坊最好的织工!"
摊主递过茶盏,丫头却摇头:"我不要。我爹说,不能白拿别人东西。"
叶明心头一热,摸出几个铜钱:"我买下这茶盏,送你可好?"
丫头眨着大眼睛:"那...那我要帮您做件事才行!"
"那就..."叶明想了想,"带我去尝尝你娘做的甘薯饼吧。"
灯火阑珊处,小丫头一手捧着彩瓷茶盏,一手牵着叶明,蹦蹦跳跳往家走。
街边的花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要一直延伸到安阳的未来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