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799章 过冬物资

随着北燕和黑狼部的退走,时间很快就到了腊月。

安阳城外的官道上积雪未消。叶明站在北城门楼上,望着远处白鹿营地的方向出神。

寒风呼啸,刮得脸生疼,但他浑然不觉。以前,他曾向白鹿部承诺——若在安阳安家,必保他们安然过冬。如今战事已毕,是时候兑现诺言了。

"大人,物资清点完毕。"陈瑜捧着账册走来,鼻尖冻得通红,"按您的吩咐,准备了棉布五百匹、粮食两百石、盐二十担,还有铁锅、农具若干。"

叶明接过账册细看。这些物资足够白鹿部度过严冬,但运输成了难题——连日大雪封山,寻常车马难行。

"用雪橇吧。"叶明合上账册,"去军工坊问问铁手先生,能否赶制几架大型雪橇。"

军工坊内,铁手先生正带着徒弟们调试新式水车模型。

听说要造雪橇,老人哼了一声:"早准备好了!"他掀开角落里的油布,露出五架造型奇特的大型雪橇——底部不是传统的平木板,而是弧形铁条。

"这是..."

"改良过的。"铁手先生得意地敲了敲铁条,"包了铁皮,更耐磨,速度也快。每架能载千斤,五架足够运你那点东西。"

叶明大喜。这老人看似脾气古怪,实则心细如发,早就料到他的需求。

"多谢先生!"

"少来这套。"铁手先生摆摆手,"真要谢我,就让乌云那丫头多来学学机关术。她手巧,比那些笨徒弟强多了。"

叶明会意一笑。老人表面上嫌弃乌云是女子,实则早已将她视为得意门生。

离开军工坊,叶明顺道去了趟纺织区。女工们正在赶制最后一批送往白鹿部的棉衣。

与普通冬衣不同,这批衣物特意加长了后摆,更适合骑马;袖口也做了收紧设计,防风又利落。

"大人放心,明日就能完工。"领班的女工信心满满,"姐妹们知道是给白鹿部做的,都抢着加班呢!"

叶明注意到,不少棉衣内衬绣着小小的图案——有的是白鹿图腾,有的是汉字"安"。这些朴实的装饰,承载着安阳女子对草原邻居的祝福。

正月初六,物资全部准备就绪。叶明决定亲自带队送往白鹿营地。临行前,刘婶特意准备了十坛腌菜和五大筐腊肉。

"草原上少菜,这些能防坏血病。"老厨娘絮絮叨叨地叮嘱,"记得告诉萨满婆婆,腊肉要挂在通风处..."

五架雪橇在晨光中列队出发。拉橇的不是狗,而是特别挑选的健壮骡子,每架配备四头,由两名驭手轮流驾驶。叶明和乌云乘坐领头的雪橇,巴图则带着白鹿部勇士前后护卫。

雪原上,改良雪橇展现出惊人的性能。铁制滑轨在积雪上几乎无阻力,速度比传统雪橇快了一倍不止。

晌午时分,队伍已经行进了三十余里,白鹿营地的毡房轮廓隐约可见。

"大人快看!"乌云突然指向远处。

只见营地外站着几十个身影,为首的正是萨满婆婆。老人身着盛装,手持铜铃,显然已经等候多时。

"婆婆怎么知道我们今天到?"叶明惊讶地问。

乌云眼中闪着神秘的光:"萨满能感知很多事..."

雪橇队缓缓驶入营地,立刻被欢呼的白鹿部族人包围。

孩子们好奇地摸着铁制滑轨,妇女们则惊叹于棉布的细密柔软。萨满婆婆缓步上前,向叶明行了一个庄重的抚胸礼。

"知府大人守信如金,老身代全族谢过。"

叶明连忙还礼:"婆婆言重了。白鹿部为安阳流血牺牲,这点物资不足言谢。"

卸货工作持续了整个下午。每户人家都分到了足够的粮食、盐和布匹,还有铁锅、镰刀等生活必需品。

最受欢迎的要数那些特制棉衣,白鹿部牧民一试穿就爱不释手——既暖和又不妨碍骑马射箭,比皮袄轻便多了。

"大人,这布料..."一个老牧民摸着棉衣,激动得声音发颤,"真是给我们的?"

"当然。"叶明笑道,"以后每年都会供应。安阳纺织区还准备招收白鹿部女子学艺,包吃住,月钱二两。"

这个消息在营地引起了轰动。以往白鹿部与汉人交易,总是被奸商盘剥。如今不仅能平价获得物资,还有机会学习技艺,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傍晚,萨满婆婆在最大的毡帐内设宴款待叶明一行。帐中央的火塘噼啪作响,烤全羊的香气弥漫四周。

与汉人宴席不同,这里没有严格的座次,大家围坐成一圈,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大人,"萨满婆婆将一块最嫩的羊肋排夹到叶明碗中,"老身有个不情之请。"

"婆婆请讲。"

老人指了指帐外嬉戏的孩童:"这些孩子,能否去安阳学堂读书?"

叶明一怔,随即欣然应允:"求之不得!府衙可以专门开设双语学堂,既教中原文字,也不忘白鹿部传统。"

萨满婆婆欣慰地笑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如此,老身死而无憾矣。"

宴席持续到深夜。酒过三巡,巴图突然带着几个青年来到叶明面前,齐刷刷单膝跪地。

"大人,我们商量好了。开春后,愿意加入安阳民团,共同守卫边境!"

叶明连忙扶起众人:"有诸位勇士相助,安阳固若金汤!"

这一夜,叶明留宿在白鹿营地。躺在温暖的毡帐里,听着外面隐约的风声和牧羊犬的吠叫,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汉白两族的隔阂,正在这些实实在在的交流中一点点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