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瑶和父亲回到家里,然后发现他们停留在的是阿娘的卧房。

显然老夫人在他们走后就将沈丞相的卧具都搬入了自己的房中。

“后院比前院安静一些,适合老爷休息。”

老夫人是这样对他们解释的。

而沈玉瑶则很清楚,阿娘如此做是为了避开皇上的眼线。

以两家的关系,皇上倒也不会刻意在沈家安插人手。

但太医们进进出出,外院人多,难免会发现一些端倪。

而后院,因为家里隐秘多,老夫人早已经整理的针插不进,水泼不出了。

如此安排,让一家人都更放心些。

果然,对于夫人的安排沈丞相很是满意。

此时早已过了子时,天都快要亮了。

两位老人都熬了差不多一宿,沈玉瑶也不愿意和他们多说,回来就开始催促二老睡觉。

只道她如今也添了这来去自如的本事,以后会和小毅与南熹一样经常往返于两边,有再多的话也不急于一时。

听女儿这么说,老夫人的神情里多了一丝欣慰。

谁也不知道她今天一天心里有多担心。

既担心老伴的病情,又担心女儿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老夫人这样的担心不是没理由的。

毕竟她和两个儿子当初享受的都是单程的旅行。

回来后想要再去,就根本无法实现了。

如今听了女儿的承诺,老夫人的一颗心总算是落了地。

沈老夫人安排女儿在自己院内的东厢房住下,然后将自己的铺盖卷也搬了过去。

哪怕不说什么,和女儿同榻而眠她也感觉非常开心了。

昨天半夜的时候,大概是药效过了,沈丞相又烧了一阵子。

好在大夫们提前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给他们配了药。

将药吃过后,老爷子的烧很快就退了。

而这一折腾,老夫人半夜也就没有再过来。

沈玉瑶一觉睡到了大天光。

其实她早上醒了的。

主要是天刚刚亮,太医院的医正就亲自上门来给沈丞相诊脉了。

说是皇上听说丞相病情加重,特下圣旨让他来的。

众人自是又是一阵叩谢天恩。

但实际都清楚,这是因为昨天早早把太医们都请出去,然后又给老爷子换了住所的原因。

要说皇上对沈家有什么恶意?

那肯定没有。

但他明显非常关心沈丞相的病情,似乎是在等待什么神迹。

这种情况沈玉瑶就不好出门了。

她在床上一边琢磨着要怎么打击打击皇上这好奇的破毛病,一边稀里糊涂就又睡了过去。

待她一觉睡醒,都八点多了。

小毅和南熹都已经赶了过来,正坐在老夫人的堂屋里吃早饭呢。

沈玉瑶从东厢房出来,自己梳洗了一番就走了进去。

看到两个孩子她也没惊讶,只是打了个哈欠问:“你们爸呢?他没给你们做早饭?”

南熹抬头看了看睡眼惺忪的妈妈,撅了噘嘴:“妈,你可真能睡。因为外公的病,我昨天一晚上都没睡好。”

沈玉瑶朝小女儿看了看。

过去朝着她的额头就弹了一个脑崩。

不顾她的喊叫,骂道:“惯得你,怎么跟你妈说话呢?还一晚上没睡,昨天谁没离开医院就睡着了?是你爸把你给背走的!我又没健忘,这会儿还来念叨我了。”

看妹妹吃瘪小毅在一旁低着头笑。

看妈妈说得差不多了,他才解释:“我爸一大早就回单位了,我们起来就看见张字条。说你在这边,让我们过来吃早饭。我们连他的影子都没见着。”

果然。

沈玉瑶这下明白女儿的不高兴来自于哪里了。

小丫头很少经历起床后家里爹妈都不在的情景。

估计是有点不自在了。

沈玉瑶没有理会他们,径自进了里屋。

里屋,老夫人正在陪着沈丞相喝粥。

一晚上过去,沈丞相的情况确实见好,主要是不发烧了,人也有了点力气。

这会儿竟已经能喝下半碗燕窝粥了。

确定父亲的病情有所好转后沈玉瑶也有心思看看家里的情况了。

毕竟她已经离开了十几年,家里的变化也非常大。

首先她看到了随着母亲一起来给爷爷奶奶请安的小明晨。

明晨是明月的弟弟,比南熹还小一岁,可以说是沈家目前最小的孩子了。

明晨如今已经入学,今天是知道自己那位做了神女的姑姑回来了,死活闹着阿爹帮他请了一天假,过来拜见姑姑的。

生活在沈家的孩子,自幼受到的教育就是必须学会保守秘密。

要清楚的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所以倒也没人会去质疑小明晨会在外面胡言乱语。

明晨和已经抽条的明月不同,此时还是个小包子呢。

脸上还带着婴儿肥,看上去肉肉的,软软的,极为可爱。

可就是这么个小胖子,却和他爹小时候一样,在外人面前极为守礼。

行礼时那一板一正的小模样,看得沈玉瑶心里痒痒的,只想伸手捏一捏侄子的小脸蛋。

来的太过于匆忙,沈玉瑶并没有带什么礼物。

好在小毅是懂礼数的,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早上来的时候他就把家里提前买的过年礼给带来了。

这过年礼是一把小木头冲锋枪,还是上回去百货大楼逛的时候,小毅亲自给表弟选的。

原本是想留着过年给他惊喜,没想到今天提前派了用场。

果然,小明晨看到冲锋枪欢喜极了。

抱着枪,他也顾不得羞涩了,望着沈玉瑶眼巴巴地问:“姑姑,你能也带我回你家看看吗?”